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最近與身邊的朋友們聊天,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身邊有很多同齡朋友失業和暫停創業,求穩的去選擇應聘求職,投遞了很多簡歷也面試了很多公司,感慨最多的是“人到中年不如狗啊!”,逐漸的對自己能力開始產生了懷疑和否定,抱怨自己沒有關係、沒有學歷、沒有資金創業、沒有好的項目等等;被拒絕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暫時不是我們公司需要的人才!”。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傘外之才


每一個公司都在尋求自己公司需要的人才,是否被需要就看面試的幾十分鐘對自己能力的展示程度,決定了是否被對方所選擇和需要;看看現在環境的大格局,我們不但要清楚自己能力與崗位的匹配度,還是要看到現在企業選擇人才模式的改變,已經從原來的“人才靠培養”的自我培養模式,轉變成現在的“人才靠挖掘”的拿來主義模式,要知道自我能力的優秀才是我們的底氣,而不是自怨自艾的抱怨!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挖掘人才


要明白能力的根本是“心”能力。

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是成為人才的關鍵,有時候感覺好多朋友都沒有明白能力的內在定義,能力並不全是知識、經驗、學歷、證書等硬件的部分,這些只是實體外在比較直觀的體現,都是過去的能力體現,只能告訴自己和他人,自己可以勝任原有崗位職責和應有知識儲備;其實能力還有自我在學習、執行、“心”的軟件部分,都是通過自己的“心”來實現,可以把這些簡稱為“心”能力,其實軟件部分才是能力的核心,是一個人能力的未來體現,直接體現自己未來的能量和發展,是人內在最根本的能力;能力的軟件部分,才是組成我們最根本能力核心的未來,只有把握“心”能力才能面對不停變化的快節奏環境,才能讓自己越來越有能力去面對外界的挑戰。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心”能力


不停的認知和領悟的學習能力。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都脫離不了學習,只有通過不停的學習才能適應不停變化的外在環境;現在的21世紀是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新的知識、新的科技、新的商業模式等等,外部環境都在不停的快速變化著,想要跟隨不斷變化的潮流,只有通過不停的積極主動去學習,提高自己的認知,才會不被社會所淘汰;認知是初步的開端,認識外在不代表理解外在,要學會通過認知提升到覺知,形成自己的領悟,讓外在的知識轉變成自己真正的知識積累,這往往需要通過總結、歸納、體會、領悟來實現;只有緊跟外在不停變化的環境,通過不停的認知學習和自我領悟,形成自己的知識、經驗、見識、閱歷等的積累,才能很好的適應不停變化的環境。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學習能力


高效有力的執行能力。

心學大師王陽明教誨我們“知行合一”的理念,告訴我們“知”與“行”是共同存在的,只有能夠用於行的“知”才是屬於自己的“真知”,也只有通過“行”才能檢驗自己的“知”不是“假知”;要學會讓自己快速的行動起來,讓自己的“真知”轉化成自己的價值,從而體現自己的外在能力;知識面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就像“道”一樣毫無遮攔的呈現在每一個人面前,但在學習能力“悟性”方面的不一樣,造成不一樣的“知”從而導致不一樣的“行”,通過不同效率的執行到位,能力的差異也會逐漸凸顯出來;我們要學會快速有效的“知行合一”,讓自己的執行力高效起來,這樣才能在人與人的競爭中獲得一定的優勢,從而讓自己可以快人一步到步步領先。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執行能力


自我淬鍊的“心”能力。

人修煉成“人才”的路徑其實和佛家成佛的路徑是一樣的,都是從看清自己本質到知己知彼,從而克服人性的弱點來達成最終的目的;儒家在《禮記-大學》中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從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項內容中去實現,所有外在事物都依託於“心”而存在和實現,“心”的能力才是一個人是否有能力的根本所在,也是外在的一切基石;我們要學會不斷通過向內求於“心”,提升“心”的強度和韌性來堅固內在“心”的基石,以積極的心態、廣大的格局、靈敏的智力、博大的心胸、強健的體魄、慈善的菩提之心和飽滿的精神,來應對外在不停變化的一切挑戰。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心”能力


能力的大小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要讓自己停留在以前,時間過往不可追,要學會跟緊時代的步伐,依託過往的沉澱,通過尋其能力的根由,不停的提高認知和領悟的學習能力、高效有力的執行能力和自我淬鍊的“心”能力,讓自己聳立於不停變化的環境中激流勇進。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心”萬物


我是“荊棘皇冠1983”,一個迷途中尋找心靈燈光的行者,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一道光,點亮自己的同時點亮他人,大家可以多交流學習,共同進步,請點贊加關注,謝謝!

人生最應該追求其實是“心”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