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庐话画「第八十期」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

董邦达《烟磴寒林图》▼

渊庐话画「第八十期」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

说到“体制内”,董邦达应该是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既是位地位很高的官员,同时又是技艺高超的画家,而且还颇受皇帝喜爱。作为官员的董邦达,一生可谓仕途通达,荣耀万分。从董邦达的身世看,他走的是科举之路,高中进士,身为朝廷命官,平日忙于公务,作画只能是董邦达的“副业”,因此他并不是一位职业画家;作为画家的董邦达,他又确实擅长此道,尤其以山水画闻名,是当时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其画风远师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近学“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极浓。


董邦达《三希堂记意图》▼

渊庐话画「第八十期」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

董邦达传世的作品很多,作为“副业”能说明他的勤奋程度。并且他好古力学,书画皆精。其绘画以墨笔山水见长,善用枯笔,气势磅礴,别开生面。书画、篆隶深得古人之法,山水取法元人。其画风远师 “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近学“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的山水画作品水墨疏淡,设色淡雅,用笔轻柔,皴法松秀,文人情趣极浓。其画作中年秀润,晚年苍浑,用笔在不生不熟之间,绝无狂妄之态。尤其晚年之作沉雄朴茂,极具巧拙野逸之趣,所呈现的文人意趣,继承南宗笔墨的野逸疏放。

董邦达《乾隆皇帝松荫消夏图》▼

渊庐话画「第八十期」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

现在各大拍卖行古代书画拍卖作品中,董邦达的作品总体不多,但成交价还是不错的。说到古代书画拍品,个人觉得靠不住的为多数,靠得住的就那么几件“传承有序”的,也都是重复出现,这次这个拍卖行拍进,下次其他拍卖行又拍出,只看见在不停地折腾。那些靠不住的仔细分析后,基本也是各大拍卖行的常客,多数价格一二十年都没什么变化,我都不知道是真成交还是假成交,可怜那些“新藏家”。


渊庐作品欣赏

渊庐话画「第八十期」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

《古香》

渊庐话画

汪渊,字渊之,号小庐、渊庐,藏家,书画评论家

渊庐话画「第八十期」清朝“体制内”最重要的画家——董邦达

上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