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遜成“群體免疫”犧牲品,英國應追究提出者的責任

如果約翰遜被送進重症監護,英國會發生動亂嗎?對這一問題,網友們有不同的看法,請見諒。

約翰遜成“群體免疫”犧牲品,英國應追究提出者的責任

首先,約翰遜病得很重,要不是他怎麼能進特護病房?不過,我祝福約翰遜早日康復,同時也相信約翰遜一定會康復,畢竟約翰遜年僅55歲,年富力強,應該能夠抵禦新冠病毒的侵襲。強森的病情導致了今天的局面,主要還是他的疏忽所致——為什麼會在一次意外中感染新冠狀病毒?診斷出來就應該進行治療,為什麼還要拖到病情嚴重時去治療?

二是天有不測,人有禍福。有人計算時間,不如天計算。如果約翰遜真的死了,英國就不會有動亂。一個人,地球離得越遠,英國就不可能沒有約翰遜而不運轉。這兩個國家,約翰遜擔任英國首相的時間都不長,差不多有一年了,除了退歐,對英國人民的貢獻並不大,何況退歐在英國本身就存在分歧。三、英國並不缺乏首相,既然約翰遜惡化的狀況在被轉到 ICU之後,外交大臣拉布可以代理首相的職務,為什麼拉布不能“由代轉正”?在英國,選誰當首相併不是什麼問題。

其三,無論約翰遜病好後繼續擔任首相,還是約翰遜遭遇不幸後需要重新選舉首相,無論誰擔任,英國政府之前實施的“群體免疫”都是一個慘痛的教訓,約翰遜已經成為了“集體免疫”的受害者。

因此,個人建議,英國政府應該讓“群體免疫”提出者承擔責任:3月13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朗斯首先提出了“團體免疫”;4月4日,英國大流行流感模型研究小組主席格雷厄姆·梅德利再次提到了“集團免疫”。被外界罵為“磚家”的這兩位專家,英國政府不應該止步不前,而應該按照法律的規定,追究他們的責任,使英國民眾平靜下來;與此同時,也讓這兩個“磚家”留有長點記性,在涉及到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等重大問題上,絕不能信口胡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