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文化的繼承?我們不如日本和服

  近年來漢服文化復興運動的興起,我們時常都能看到一兩個穿著中國漢服服裝的年輕人。當看到這些人時,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有些人會嘲笑、會讚美或會感到新奇。

  但是從中國越過大海的日本人經常穿和服在街上行走,每個人都認為這是很普通的事情。特別是在傳統的日本節日或重大節日方面,全國各地的男女老少都穿著和服慶祝的習慣。

漢服文化的繼承?我們不如日本和服

漢服文化傳承

  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像日本那樣保留自己的服飾傳統?甚至很多中國人終生都沒有穿漢服?

  原因一、平民服裝越來越單調

  在中國古代階級等級制度嚴峻,社會階級分化嚴重。為了區分各個階級,從商代開始,貴族服飾和平民服飾就有所區別。在隋唐時期黃色成為皇帝的專屬色彩,有些鮮豔的色彩逐漸成為貴族服裝的專有顏色,而民俗服裝變得越來越簡單,在清末民俗服飾基本上演變成了一件普通的青色禮服。

  原因二、沒有注意漢服的發展與傳承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已開展了各種運動來拯救國家,有些人完全忽略了中國文化,包括衣服在內的中國全面西化,漢服文化從未被重視過。

漢服文化的繼承?我們不如日本和服

漢服文化復興

  當時明治維新後,日本也是整個洋務化的道路和西服,但日本逐漸發現整個洋務化不可能繼續給日本帶來新的發展。在《大日本憲法》中明確定義了日本的特色文化,通常情況下他們在傳統節日需要穿和服。

  原因三、漢服生產未形成規模

  在日本當孩子出生時,會有一件和服屬於他。無論男女老少在每個階段都會購買和服,就像我們購買休閒服一樣,和服已成為滿足所有日本人需求的常規產品。

漢服文化的繼承?我們不如日本和服

傳統漢服行業

  原因四、漢服文化不流行

  儘管有些人非常喜歡漢服,但很難突破公眾和他們內心的“障礙”。真的很害怕穿戴上它們之後,他們很可能會被稱為陌生人。而且儘管漢服長相好看,但是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外貌還不足以穿漢服,或者穿起來會很尷尬。

  歸根結底漢服文化還不夠流行,是具有多方面原因的,所以漢服的推廣和普及仍然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