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論》(十三)拳與功

《拳論》(十三)拳與功


武術界流傳著“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和“力不打拳,拳不打功”兩句話,說明了練功的極端重要性。如果不練功,身上沒功夫,那麼拳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花架子。

然而很多既刻苦練功又認真練拳的人卻依然沒有多少實戰能力,一旦動起手來,不是王八拳互毆就是摟抱廝打,跟街頭潑婦打架沒什麼兩樣,學非所用,用非所學,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這就是“拳不合技,功不合拳”的結果。

先說說什麼是“拳不合技”。拳是技法,非指套路。拳必須合於技(合乎技擊的要求),因為拳本來就是因格鬥而生,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環節都是為了適合格鬥,而且是經過了無數人、無數次實踐的檢驗,不斷總結、提煉、完善而成,所以說拳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毋庸置疑。如果練拳不能用於格鬥,或者效果不明顯,那麼拳既無存在的價值,也無練習的必要。

很多人練拳用不上或者不能用,根本原因就是“拳不合技”。這裡面有些本來屬於街頭雜耍和舞臺表演之類的東西,硬是被當成了傳統武術加以傳承,有些傳統武術則是在傳承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出現了偏差,逐漸偏離了軌道,名存實亡。這樣的拳根本不適合技擊,焉能取勝?前者多半是藉助歷史名人的聲望杜撰而成,沒有經過實踐的檢驗,說得難聽一點就是憑空想象的“意淫”拳。後者則是徒有其名,無有其實。而一些練拳者從不對所學之拳進行實踐應用,除了說手還是說手,恐怕連激烈一點的比劃都沒有,有實戰能力才是怪事。我在《橫平豎直絕對不是傳統武術》一文中曾闡明過此觀點,可悲的是一些所謂的專家、名家舉手投足間都是橫平豎直,還在大談什麼傳承,還在拿招式說事、教學,為什麼不擼起袖子打一打,看看管用不管用?真不知道他們的底氣都是從哪裡來的。

拳從格鬥中來,到格鬥中去,高效實用而不有損身體健康就是科學的。拳必合技,能打好用的才是拳。別總拿武德跟和平年代做擋箭牌,習武者可以不打,但必須能打。

再說說什麼是“功不合拳”。功是功力,也指功法。練功是為了更好地行拳,是為了發掘人的潛能,是為了提升拳的效能和威力。功為了拳而存在,而且始終要為拳服務,這就要求功必須適合於拳,而不是獨行其道,甚至是有悖於拳。

有些功不僅無助於行拳,相反對身體健康和行拳還有副作用,把身體練殘的、練僵硬的並不少見,這種與拳不合的功不如不練。

練拳是為了把身體練得協調一致、快速靈活,練出整體力、爆發力,練出靈敏的感知力和超常的速度,練出強悍的攻擊能和嚴密的防護能力,這就是功力。這些都依賴於科學的訓練方法,也就是俗稱的功法。功法和技法合稱為術,既然是術,又豈是潦草膚淺之人能理解和掌握的?

部隊裡有句話很經典:“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習武也是如此,“架怎麼打,拳就怎麼練”。練武的功法也不盡相同,各家有各家的路數,有的效率高,有的效率低,有的合於拳,有的悖於拳,適合的場合和特點也不一樣。就拿馬步來說,它適合古代的車戰、騎戰和長重兵器,如果用於徒步徒手格鬥則弊多利少,很難適應。再如鐵砂掌,打固定不靈活的目標管用,對付靈巧型的卻難湊效。蓄力型的所謂重拳也是如此。

比賽和實戰不同,比賽有比賽的特點,實戰有實戰的要求,二者永遠不能劃等號,有規則的東西只能用於舞臺,這與武術的初衷不符,二者的基因不同,目的也不一樣,終究不是一家人。傳武雖是無規則,但也不能總拿插眼踢襠說事,前提是你要能插得著、踢得上才行。

拳功一體,不能分家。練拳即是行功,練功也是行拳。功法是基礎,也是重點,是綱領性的拳法,提綱挈領,一動俱動,圍繞總則,牽一髮而動全身。拳法是形式,也是表象,是功法的具體運用,因地制宜,隨勢借勢,兵無常形,雖萬變不離其宗。功法為主,拳法為輔,拳寓於功中,功顯於拳內。功法以綜合性功法為上乘,大道至簡,一練俱練。拳法以代表性技法為重點,舉一反三,變化無常。無論功法與技法,都需簡潔精煉,抓住根本,貪多無益。功法與技法合為一體,久而久之,自然功力大增,實戰能力超強。

不能為了練功而練功、為了練拳而練拳,拳功分家是外行人。沒有功的拳沒有靈魂,身上沒東西就是花架子。不能運用於拳的功那是無用功,白白浪費時間消費體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