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論》(八)能攻能防才是拳

《拳論》(八)能攻能防才是拳

觀當今之功夫,無論是練功過程還是實戰應用,人們普遍注重打而忽視防,進攻能力較強而防守能力薄弱,所以在打鬥過程中經常看到的就是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進而發展成互毆、互踢、摟抱,如果沒有別人的調停,和街頭潑婦打架沒什麼區別。

相信很多人會說:這就是實戰。而我要說:你沒有真正練過拳,因為能攻能防才是拳。

既然我們練的是拳,那麼它與體育課裡的健身運動就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拳是專門用來搏鬥的,它裡面既有技術層面,又有功夫因素。假如搏鬥僅僅是互毆,靠以力取勝、以猛取勝,那麼世世代代的人們就可以跟野人或狗熊一樣專門練習廝打亂纏就行,我們的祖先就沒必要花費那麼多精力去研究拳,術字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在拳的技術層面,講究有攻就有防,有進就有退,有治人之術就有化解之法,二者既相互矛盾又對立統一。至於這些技術是否合理完善、是否巧妙至極,則取決於術的優劣和傳承,也取決於時代特點的變化。這些方面在前文中均有闡述,在此不多重複。而學的這些技術能否發揮出來、發揮到什麼水平,則取決於自身功夫修煉的程度和與對方實力的差距。功夫練得越好、比對方的優勢越明顯,發揮得就會越理想。

對於搏鬥雙方來說,只有攻與防兩種情形。有了可靠的防守技術、能化解掉對方的進攻,才能做到有效保護自己,才能適時進行反擊。我們不可能總是先下手為強,也不會每次下手都能得手,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不可預料的、突發性的事件很多,也很複雜,跟“擂臺”比賽有很大區別,防守的功夫就顯得更為重要。

如何理解防守?這讓我想起了一度流行的“接化發”。

徐教練和馬保國的一場擂臺約戰,在武術界一場引起一場不小的風波,後來事情不斷髮酵,一句“接化發”成了人們的口頭禪,也成為大家譏笑的話柄。慢慢的“接化發”幾乎成了假大師的標誌符,成了傳武的一道雷區,以至於練傳武者無人再提及此事,生怕殃及自身。

以前我對於“接化發”這個名詞並不熟悉,但是顧名思義我能理解其中的含義,以我個人的理解,我比較贊同這個說法。

其實接化就是防守。接是指接手,是與對方肢體瞬間的接觸,是一個極短的過程。化就是化解。接的本身可以是化,也可以是為化做準備。化包含了接觸性化解和非接觸性化解兩種情形,而接觸性化解又可分為順勢化解和逆勢化解,順著對方來勢、借力化解的就是順勢化解;逆著對方來勢破解的就是逆勢化解。非接觸性化解指的是閃化,是指在不接觸對方肢體的前提下靠移動身形步法來躲閃化解,包括進閃和退閃兩種情況。

發就是實施進攻,可以是主動性的,也可以是在化的基礎上實施的。

攻與守、化與發都是隨機的,而且是隨時、隨勢轉化的,不能做到攻與守、化與發的結合與轉化,而一味追求猛打猛衝,與拳的要求相去甚遠。

很多人不相信也不支持“接化發”一說,認為是武俠小說看多了,是故弄玄虛、自欺欺人的說法,是假大空的代名詞。這種見解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目前能做到“接化發”的人很少,既然見不到,懷疑和否定也屬正常。

但是,如果說一個人練了多年的功夫,到頭來卻只會進攻不能防守,那麼只有以下幾種可能:一是當初所創的拳有瑕疵;二是傳承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三是自己沒領會透、沒練好。因為拳裡面本身就包含攻和防兩方面,只學會了攻而不能防,要麼是拳有缺陷,要麼是人有問題。

要做到“接化”並非容易,尤其是在對方速度比較快的情況下,有效的防守不是一般習武人能做到的,它需要練功方法正確而且練到一定的火候才行。首先需要做到以下四條:

1、胯轉腰活,身似陀螺,旋轉自如。

2、身步合一,快捷細膩,進退自如。

3、通透如棉,出手如電,收發自如。

4、念動體隨,無懼無畏,運用自如。

這四條標準,非得真傳不能做到,非爐火純青難以做到。

在此基礎上,還需要掌握相應的技法,沒有技法,再活再快也未必能達到防守的目的。

現在再回過頭來想一想:你的腰胯練活了嗎?你做到身步合一、進退自如了嗎?你的松功練好了嗎?你的發力正確嗎?你的意念用對了嗎?你掌握了接化的技法嗎?你的師父、老師教過、講過這些嗎?

如果沒有做到,如果還有很大差距,要想“接化”是不可能的,你當然會認為那只是天方夜譚、胡說八道,因為大多數人只相信自己,不相信別人。

要檢驗自己防守(接化)的能力其實很簡單,讓一個手腳敏捷的女人用街頭潑婦打架的方式,任意採用抓、撕、撓、咬、抱、踢等方法向你發起進攻,你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能夠靈活巧妙地化解掉對方的進攻,讓對方無法得逞,那麼你的防守功夫就達到了相當的水平。

防守是格鬥戰術和技術的需要,也體現了功夫的層次。功夫的高低是相對而言的,防守也是如此,與雙方的水平有關,成功率也未必都能達到百分之百,這個道理如同導彈與反導系統的較量。

有些事情自己做不到,不見得別人也做不到,目前做不到,不見得以後也做不到,什麼事情也不是絕對的。作為一個習武者,要客觀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不要輕易肯定什麼,也不要輕易否定什麼,我們應該多想想自己練的方法對不對、火候到不到。要多向別人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有長處,甚至是獨到之處,你的長處和獨到之處積累多了,還怕功夫上不了層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