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王"彭家聲:到底是果敢的民族英雄,還是果敢的罪人?

"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能從他的傳奇經歷,可以看到一個民族擺脫戰亂之苦,走向和平發展的歷史軌跡"。

當一個民族的發展歷史可以映射到一個人身上時,這樣的人,在每個國家的歷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想必他的一生,必定極具傳奇色彩,耐人尋味。

廣袤的原始森林,美麗的熱帶海濱,眾多的名勝古蹟,獨特的風土人情,東南亞地區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遊客。

而和那裡一樣神秘的,還有這樣一個人——彭家聲。他擁有中國名字,祖籍是四川,但與他淵源最大的,是緬甸的果敢。彭家聲,便是果敢民族歷史的傳奇人物。

彭家祖先歷來在四川生活, 清末時期移居果敢。彭光廷是彭家聲的曾祖父,當時也是富甲一方有聲望的人。

1931年彭家聲出生時,緬甸還在被英國統治的時期。因為毗鄰中國雲南省,後來被擊退破陣的國民政府也有部分到那裡去。

18歲時,彭家聲和羅星漢參加了一個進修班,老師就是國民政府殘軍軍官。

經歷了幾個月的學習時間,雖然不是系統精深的講解,但仍然讓他受益匪淺,開闊了眼界。課程結束後,彭家聲到土司自衛隊擔任分隊長。

1963年,緬甸軍政府有了大動作,他們擺下"鴻門宴",很多新老政黨成了他們的目標,雖然前期是進行和平協商,但沒多久仍然原形畢露,軍隊對他們進行大規模的圍剿追殺,八月份的時候到了果敢地區。

當時,當地幾個主要的領導人已經被軍隊逮捕,在危機緊要時刻,果敢方也立馬召集兵力,雙方戰事一觸即發。果敢的兵力被分成六個隊,彭家聲則是其中一個隊的副隊長。

這場內部戰爭持續了兩年,最終以果敢軍隊的瓦解和投降以及前領導人的楊振聲的南下而告終。彭家聲也便回到了家中。

與政府軍的對抗

回到家的彭家聲放下槍支,像普通人一樣種地、經商,甚至讀書,畢竟生活要繼續維持。但彭家聲註定不會是普通人,讀培訓班時期,他便嶄露頭角。與死板的學生不同,他學習用功,思維也更加靈活,生性秉直、敢做敢為。

彭家聲經商時,中國正處在十年浩劫時期,加強了對國外的防範性,周邊國家的商人幾乎不敢到中國境內去做生意。但在彭家聲看來,做正經合法的生意是完全不需要忌憚的,果然在他去中國做生意的幾次都沒有任何意外。

有了些許家當的彭家聲,眼光更加開闊,他把注意力轉向了教育。受戰爭等影響,果敢地區的教育水平很落後,也缺少師資力量,彭家聲便投身到學校教育中去,他曾任職過的紅石頭學校也因此面貌一新。

事情的轉機,是在緬甸政府要求果敢土司交權時。為了抵抗政府軍,果敢方組織起武裝部隊,彭家聲憑藉以往優異的表現擔任了光明大隊的副隊長

最終,地方力量不敵聯合了前進委員會的緬甸政府軍。佔領果敢後,政府軍對他們嚴加干涉,彭家聲無法忍受,走上了上山與政府軍打游擊戰的道路。

最初,他們只有四個人,山裡環境惡劣,武器裝備不足。幸而他們有果敢當地人民的支持,這支隊伍在逐漸壯大,與此同時,政府軍的力量也在壯大。

彭家聲以前的同學羅星漢,也加入到了政府的隊伍中去,幫助其一起對抗果敢的武裝部隊。很快,城中的部隊被逐漸瓦解,最終只剩下山裡的彭家聲的隊伍

所有的政府軍緊盯著這一支隊伍,隊伍裡的人不僅食不果腹,還要隨時準備轉移陣地,很是精疲力竭。彭家聲最終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撤退到中國境內。

1967年,在中國繳械收留的彭家聲結識了緬甸隊伍。當時,緬甸實行反華,有些地區甚至出現了大暴動,中國政府多次出面才得以平息。

這一次,讓緬甸隊伍比以往更加團結,也是這一次,彭家聲結識了緬甸隊伍。"要革命就要有革命的政黨和組織,沒有革命的政黨和組織,民族鬥爭就是盲人騎瞎馬",緬共的理論讓彭家聲感觸頗深,至此,他決定加入緬甸隊伍。

和平奮鬥

這支隊伍獲得了修整的機會,接受了系統的政治軍事教育和嚴格的訓練,1968年,他們以煥然一新的"緬甸人民解放軍"的面貌重新回到果敢。

果敢人民一直沒有忘記他們,看到這支重振旗鼓的隊伍更加支持。第二年的三四月份,除了滾弄和南湖地區,彭家聲的部隊已經佔領了整個果敢地區,隨後,果敢立縣,彭家聲擔任縣長。

彭家聲是真正心繫人民的領導人,果敢經歷了政黨的變動,先前的緬甸政府也並非真正的致力於發展整個地區,因此彭家聲認為治理的核心的穩定。

他對土地進行和平分割,減免稅收,多項政策使得果敢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安定下來。儘管如此,和政府軍、羅星漢、楊振業結下的樑子仍然沒有解開,反而愈演愈烈。彭家聲也隨著緬甸隊伍的變化而沉浮,後來隱居賀島。

1977年,果敢被他人控制局勢,彭家聲復出,這場內戰又持續了12年,1989年,彭家聲宣佈與緬甸政府達成停火協議,這一決策也是他思慮良久,繼續交戰下去對雙方沒有任何好處。

一個國中之國誕生了,"果敢王"彭家聲帶領果敢成立了緬甸第一撣邦特區,他本人擔任特區政府主席,次年在果敢實施改種禁毒。

從這以後,果敢終於迎來和平年代,民族的和解與自治讓果敢的經濟和文化都發展起來,2009年,"8·8"事件發生,果敢再次被政府軍佔領,彭家聲被迫遠走他國。隨後的幾年時間,他銷聲匿跡,五年後,他再次重出江湖,指揮武裝力量與緬軍交戰。

"果敢王"彭家聲到底是果敢的民族英雄,還是果敢的罪人?其實,無論是英雄還是梟雄,彭家聲對果敢做出的貢獻是不可埋沒的。他一生沉浮,但毫無疑問的是,起碼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果敢進入了歷史上發展最快和最好的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