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低估的营销阵地,工地施工现场。

我很荣幸能够进入这个行业,每每看到因工程品质好业主一家那开心的笑容,我就有很强的成就感!这也是我热爱这个行业的主因,更是我工作动力的源泉。

自进入行业我就十分重视工程品质,始终坚持把工程做好,把工程全过程管好,把全过程充分的展示给大家看,这才是装企在宣传上最佳的表达方式!

把每一个工地都作为营销的载体去与市场保持紧密的沟通,我认为这才是真正高级的营销思维,更是当下所推崇的“用户思维”。

2003年我刚进入这个行业时,由于对装饰业的陌生,当时在我去巡视工地时见到看到的都是毫无标准可言,而我觉得这一切是正常的,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什么不好。

改变我的是一次巡视工地的经历,当我在例行巡视时,遇上海尔空调安装工人来我们这个工地安装空调。门打开他并没有进来,而是自己先穿上自带的鞋套,然后再进入工地,当时我被他这一举动所吸引,原因在于当时的工地现场脏、乱、差,他的这一举动让我觉得有点意外。

然后我停止了巡视,跟着他想看看接下来他是如何做的?他进到卧室找到空调安装位置后,首先,拿出一块蓝色的工作布铺在地上,然后就拿出工具、零件等放在工作布上,接着他拿起电锤打眼,打好后下来放好电锤。

然后再爬上去从腰间工具包里拿出一把毛刷,从上至下刷净红色砖尘。再然后用我们工地的扫把扫干净装入现场的垃圾袋中。

接着就是安装,安装完毕,调试无误,然后让现场工人代签字,他不抽烟,不喝水,漂亮退场。他整个过程给我的印象是规范、标准、专业,职业化素养高,这让我吃惊不小。

他走后我就没什么心事再看工地,返回公司正好设计部周例会,我就去问了问设计师们,可得到的回答让我十分震惊!

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海尔的工人都这样。我震惊的是,他们不是一个人二个人是这样,而是几乎所有工人都是这样,那问题来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要知道,他们也是走千家万户,也是在城市的东南西北不同的地方,而且还是没人监督的情况下。

最后我终于想明白了个中道理。首先,是设计出相关标准、作业流程和行为指南,形成操作手册,然后就是进行培训,考试通过后上岗,再通过较长时间的监督、检查、反馈等,最后让所有工人形成习惯,只有“习惯”才能达到这种结果。

通过这件事我得到了启发,也开始对家装工程管理有了新的想法。后又在北京阔达工作三年,其“标准工程”使我对工程管理有了更深的理解。

经历了这些才有了后面为某中法合资装企研发的欧标工程,同时也形成了我对装企经营管理方面较独特的思路。

所以无论我在哪个城市去工作,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有名气的公司的工地和公司进行观摩与考察。

我看他们对待工作是否严谨、员工是否有使命感和自律意识。这样好了解我将要面对的竞争对手,更便于我制定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下面我把这多年总结出来的一点心得分享给大家。

熟悉管理的人都知道,全球的管理模式都大同小异,甚至中国的管理系统在某些方面比国外更为先进。我们还是要看到自己好的一面,不能总是迷信国外的东西。

但是,国外也有很多先进的理念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比如,契约精神,质量意识,自律意识等,还有他们对管理规范的执行力度,以及上到管理人员下到工人的自我管理和约束意识。

海尔曾经有个这样的测试,规定每位办公室人员每天清理桌面并擦桌子七遍。刚开始几天所有人都能按规定来做,后来行管人员发现,很多人都在逐渐减少擦桌子的遍数。

再后来大多数人又回到了规定前的水平,唯独日本籍员工,从开始执行此规定的第一天起,一直到最后他们无论是在有没有人监督和检查的情况下,都能按照规定来执行。这说明了什么?我想大家应该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装企因产品特性所致,需要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尤其是对施工过程的管控能力的提升,不仅要更新材料和工艺,更主要的是注重施工场地环境的营造。

当时我们就像上面所讲的那些日本人那样,“一根筋”的去按照欧标工程严苛的标准来执行的,由于执行力强,所以我们的工程总验收都是一次性完美通过。

所有的节点验收都是由四道关口来把控,第一关每个工种的工人自行验收通过,第二关项目经理小组自验收通过,第三关工程部组织的预验收通过,第四关业主参与的验收通过。

工程项目开始就由项目经理按照工人的每项工作的作业时间来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报工程部备案,所有的工人都自觉的严格按图去施工。

工人在拿到施工任务的时候,各工种也会制定出自己的施工计划,然后再进行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工程管理人员高密度进行监控,因此工人会严格遵守施工标准,控制损耗,自我检查和自我修正。

在“一根筋”理念的管理下客户根本不会担心质量会出问题,其实装修周期最长的应该是在设计环节,设计阶段所有需确定的事项全部需要确定完毕,所有定制和非定制材料也是在施工之前需要全部订完并经客户签字确认,工人只需严格按图、按进度施工。

工程过程管控中的一些细节

例如,每户装修门口都摆放有供检查和参观的专用鞋套,检查、参观人员入内必须换上鞋套,这是为了不破坏屋内的成品保护和保持室内清洁。

所有施工现场内外均要得到全方位专业保护,在保证邻里通行安全的同时,也减少作业粉尘的污染。

成品保护都是随时更新,每个工人每做完一道工序后,就必须要把产生的垃圾清理干净,剩余材料和工具归还到原处放好放整齐,随后就会自行将自己做完的东西保护起来,这既是对工程现场环境的负责,也是对自己作品的尊重。

每个工人腰间都会配备一种专门设计的工具袋,所有需要用到的小型工具都能触手可及,每个工具袋都可以装下各类小型工具。

方便工人伸手就能拿到工具,要达到眼睛都不用去看,就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工具,有效避免了工具随手乱放和工地现场零乱的问题。这需要训练出平时做事严谨的习惯,以及施工的熟练程度。通过这样一个个小小的细节,来大大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压缩施工周期。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例如,标识、标牌、标线,还有各种图表、警示、色彩的运用,还有把室内分成若干区域,如生产制作区、各类材料码放区、工具及工人生活用品收放区等等。

形成可视化现场管理,让复杂的工程现场管理,变得清晰起来,简单起来,更主要的是要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懂,所谓可视化管理,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能够看得见的管理!

可能有的人会问,你这样的要求能达到吗?这会增加多少成本?工人能接受吗?其实也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难,任何事情都是可以量化的,也是可以控制的,更是能预防的。

关键在于你是否真的用了心,还有就是着力培育执行力文化,有句话说得好,“习惯成自然”!如何能做到?在我另篇“条件与优势”文中大家能找到答案。

在施工过程中显得现场脏乱差的原因,主要分为四大类,一是材料码放无序,二是现场制作产生的垃圾不及时清理,三是工人的工具及生活用品随手乱放,四是主材安装时的包装物到处乱扔。这样是不是很糟糕?

我就有很多这种成功的案例,记得在研发欧标工程的时候,当时好几百个施工现场,地面上的灰尘是非常少见的。

用句我们总裁当时去工地巡视时讲的话,这么干净的工地馒头掉在地上可以直接拿起来就吃(形容工地的清洁程度)!我们的墙面无尘打磨机是带有吸尘功能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墙面打磨是无尘打磨,一边打磨的时候一边就已经被吸入吸尘器了。

还有无尘切割机、微声空压机,墙面开糟机等等,还有就是上面说到的那四大类,在欧标工地都得到了彻底的解决。还有你如果是去过欧标工地,呈现在你眼前的是:干净、整齐、流畅、有序,这四个关键词是你对欧标工程最深刻的印象!

欧标工程的宗旨就是,打造无尘、无噪音、无污染的“环境友好”型工地。它是一种精神,就是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

在全员欧标精神的指引下,每名员工,每个工人,在每天的每道工序后都必须是随手清理现场,做到“落手清,清必净”!这样的工地现场你想它不整洁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他们在接待客户时的态度,以及主动向客户介绍公司品质,还有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充满了自信心和自豪感!相信曾经观摩过欧标工程现场的人现在印象也是深刻的,在这里我也就不赘述了。

其实说到工地营销。工地现场环境的营造就是其十分重要的部分。关键在于施工整个过程的控制,把每个施工环节,每个施工节点一一控制好。

关键点有二个:

一是打造执行力组织。

二是培育成执行力文化。

追求的目标也有二个:

一是均好性。

二是完好率。

它们有着相同的内涵;时间上和数量上的,不是一天二天,一个月二个月,一年二年,也不是一个二个,十个二十个,是所有工地的完好和均好,更是始终如一的好。

产品二好率要是高于98%,能树立起这样的口碑才是硬道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工地营销(而我看到的所谓的工地营销,不是停留在口号上,就是硬性的强制规定项目经理必须要带单回公司,这不是工地营销,是自欺欺人)!

这次我主要讲的都是些细节,当然细节就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所在。在装企工作十多年,让我深深地意识到家庭装修还是产品品质最重要。

当然,有好的工程品质,必然会带来成本的相应提高,其实业主是很乐意接受的,毕竟家庭装修不是儿戏,就不能相信价廉物美。

更不能因为竞争激烈而以牺牲品质去获客。这点业主心里比谁都清楚,装企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技工队伍和提高工人素质的重要性。

虽然我们现在与国外的工人素质存在着差距。但是我们应该有这种信心去缩短这种差距,将来要赶上甚至是超越他们,这既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更是未来中国家庭装饰业的发展趋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