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教父”在西方的封建時代是個重權者,羅大佑被尊稱為“華語流行音樂教父”,可想而知,他在華語樂壇的地位是如何的舉足輕重。

他有過偷看隔壁班女生的童年,說過深情款款的愛的箴言,做過春天裡花開花落的野百合,經歷了世事茫茫的滾滾紅塵,歌頌過迴歸母親懷抱的東方之珠,面對全世界心潮澎湃地呼喊過明天會更好!

現在的歌,流傳不超過三個月,但羅大佑的歌,流傳了三十多年。他就是這樣一個跨時代的唱作人。連周杰倫都以他為目標,夢想成為時代的音樂教父。

戴著墨鏡的羅大佑除了舞臺造型酷似“黑幫”教父之外,傾聽他的作品,你會發現鮮衣怒馬的少年,也有一針見血的人文精神,它們披著流行音樂的外衣,不經意地注入到了幾代人的精神思想裡,這也是羅大佑一直存在人們心目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黑色是羅大佑的標配

羅大佑的跨年新曲《請珍重》,發表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從配文來看,我們知道,羅大佑的初心沒變,變化的是這個時代,正如新曲配文裡所提到的:浮躁不安。

所以,你從這首《請珍重》裡,聽不到太多當下流行的元素,旋律也不算優美,是一首需要一點時間發酵,需要反覆傾聽,需要調動你深藏的故事,甚至再經歷點什麼,再加上點年紀才能夠更好地共振和欣賞的歌曲。

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正如新曲宣傳文案裡說的

“《請珍重》詞曲溫柔澎湃,撫慰在這大時代的浮載人們

歌曲主視覺美術宏觀細緻,如見大千世界人心的美好向往

《請珍重》像極了過去作品的總和、反思精煉後的進化體,面對彷徨疲累的人心,他稍稍收起犀利的稜角,改以溫柔而澎湃的目光撫慰在大時代浮載的人們,重新摩擦生起原本靈魂的熱度。”

《請珍重》的編曲主要由吉他、絃樂、和聲循序層層堆疊推進,最後加上管樂和喇叭的合奏,彷彿是一種精神的鼓舞:

“離家漂泊的人們啊!仍在追尋夢想的人們啊!人生繼續向前累積,不論年齡階段,不論成敗,都是值得去經歷的,就是不能放棄,因為生命不會重來;只要心中仍存曙光,這把火就從不會熄滅。”

《請珍重》這首歌,也許年少的人聽不懂,聽得懂的人已不年少,甚至內心充滿感觸,眼裡有些雨霧婆娑。

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請珍重》被定位為“一首穿透時光隔閡、傳遞《明天會更好》溫暖祝福的承先啟後之作”。

其實,這個說法讓人感覺有點落空。如果說羅大佑是華語樂壇教父般的存在,那由羅大佑主創的《明天會更好》是華語樂壇聖典般的存在。

1986年是世界和平年,邁克爾傑克遜等諸多世界明星領銜暢想了世界和平之曲《We Are The World》,作為有思想有理想的羅大佑一眾,也不甘落後,聯手李壽全、張艾嘉等中國臺灣歌手共同創作了這首歌曲,並出面召集了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共60位華人歌手共同演唱了這首歌。

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We Are The World

這首三十多年前創作的歌,一直傳唱到現在,每當中國需要團結一致振奮人心的時候,我們總是自然而然地唱起這首歌。

《請珍重》無論是從大環境、參與者、歌曲本身的詞曲旋律而言,與《明天會更好》之間還是具有一定差距的。

但這仍然不影響這首歌成為傳遞《明天會更好》溫暖的後續之作,因為我們從中仍然聽到了羅大佑的初心,以及認真創作的態度,歌曲對他而言,有時是一把解剖刀,有時是一團火一樣的思想,有時是海一般的深情,但從來不是賺錢的工具。

羅大佑跨年新曲《請珍重》,聽懂已是曲中人

不過說實話,羅大佑唱這首歌確實一般般,也許,誰來翻唱一下,就大熱了。羅大佑很多歌曲都這樣。他那鴨公般的嗓音,還不拘小節,不是一般人能夠欣賞得來。

《請珍重》收聽網站

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咪咕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