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在上学时,学校往往会布置作业,要求假期阅读中外名著。对天真的中小学生来说,最具可读性的,想来是笛福描绘的那段奇幻漂流传奇了。鲁滨孙靠着坚韧与勇气,在孤岛上坚守了4年多的寂寞,最终成功逃出生天。这个故事并不是完全编造,而是有点半传记的色彩,是由一位苏格兰水手的人生经历改编而来。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我们常会为主人公独自在岛上度过那么长时间而感到经验,想想自己,根本没有那么丰富的求生技巧,也没有那样钢铁般的意志。不过,鲁滨孙和他的原型,毕竟还有一处可以容身的岛屿,物产并不能说太匮乏。有一个人,他连岛都没有,仅有一只小木筏,孤身在海上漂泊近半年时间,最终成功获救,一度创下了海上漂流的世界纪录。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这个人还是个美籍华人,他叫潘濂,1918年在海南出生。当时的海南可没有现在这样繁华,大多数人只能靠打渔勉力维持生活。潘家也比较贫困,父亲靠着在附近村庄教人习武,将他拉扯大。等他长到18岁,父亲托人将儿子送到香港,在一艘海轮上当学徒。在潘濂掌握好海上技巧后,他又与另一个船长签了合同,当了个二等侍应生,相当于在船上打杂。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日本和英国都是海岛国家,但前者并不是传统的海洋民族,最大的原因就是海运。英国能维持300年海上霸主地位,除了强大的军舰外,最大的原因就是遍布全球贸易航道的轮船。根据传统,皇家海军的首要任务是为商船护航,而战争来临时,所有商船也必须听从征召,为政府服务。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没过几年,二战全面爆发,潘濂所在的商船也接到了运输战争物资的任务,开赴大西洋。商船虽属民船,但德国军队根本不管,甚至会为了切断补给线,专门攻击民船。德国人甚至有一项军事传统,被称作“无限制潜艇战”,要求潜艇狼群肆无忌惮地击沉每一艘非己方的海船,不管它是军用还是民用。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从39年到42年,虽说战事越发激烈,德国海军的骄傲,那艘威风凛凛的巨舰,吨位超过5万吨的“俾斯麦”号,甚至被围歼击沉,但德国依然拥有大量潜艇。在海上安稳度过3年后,潘濂还是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大的逆境——一艘德国潜艇发现了这艘商船,两枚凶猛的鱼雷在船底爆炸。仅过了2分钟,商船就沉没在海上。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潘濂是个谨慎的人,他迅速找到救生衣穿上,当大部分船员葬身碧波中,他猛然抓住一块木板,从船只沉没的大漩涡中逃脱出来。在海上漂了两个小时,他惊喜地找到了一艘逃生用的小木筏,上面还有一些应急物资,有各种高热量的食物,还有最宝贵的40升淡水。除此之外,还有手电筒和几枚信号弹之类的求救装备,方便他呼叫救援。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长期的海上生活中,他向老船员学到了很多求生手段。他先是捞起一大张帆布,固定在木筏和桅杆上,作为一面简陋的顶棚。这样既能为他挡住烈日和暴雨,防止自己脱水或者感冒,顶棚中间凹陷的地方还能搜集珍贵的雨水——毕竟已有的淡水是极其有限的,必须精打细算地分配。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潘濂本以为自己的船只是在航道上沉没,很快就会有人前来救他,谁知木筏不知漂到了何处,直到他一点点把食物吃完,到了第55天,始终没能等来救援。食物与淡水同样重要,他就将手电筒中的弹簧取出来弯成钩,又把缆绳分开搓成鱼线,拿贝类生物作饵,靠钓鱼维持生计。没有火,他只能忍着鱼腥,将生鱼全部吃掉。鱼血也不能放过,有时候几天都不下雨,只能靠它来补充水分。有一次,他竟然钓上了一条小鲨鱼,又引来大鲨鱼的攻击。他像那位著名的老人一样,勇猛地与鲨鱼搏斗,并成功将它杀死,身躯被分开挂在桅杆上,潘濂就这样吃到了鱼干。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他曾经狂喜地对路过的商船打出信号弹,但船上的白人们看到他的黄色皮肤,毫不留情地开离。一架盟军的飞机也曾向他投下标记,准备呼叫救援,但很快就发生了暴风雨,把浮标卷走了。最终,靠着坚定的意志,他终于等到了木筏漂到巴西海岸边,两个渔民救下了他,他最终也回到英国,拿到了政府颁发的勋章,最后移民到美国。

这个华人比“鲁滨孙”还牛,海上漂流133天,63年后纪录才被打破


潘濂以他不向命运跪下的勇气与毅力,以及长达133天的求生天数,在海员圈受到了极高的敬仰。直到2006年,才有3个墨西哥人靠着漂流10个月的苦难经历,才打破了他的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