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2019年夏天最燃的莫過於國漫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 ,影片上映後口碑和票房一路高漲,成為國產動畫電影中"里程碑"式的存在。影片創造了國內49.7億票房奇蹟,入選奧斯卡最佳動畫初選名單,被人民日報點名稱讚。

哪吒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點燃整個夏天的熱情。命運也是有偏差的,哪吒降臨人世間起便被看做是魔童。

哪吒被人們貼上標籤,他有了一個與正常孩子 "格格不入"的童年:哪吒梳著兩個丸子頭,頂著煙燻妝招搖過市、時不時目露兇光、聲音粗啞、標誌是邪魅的笑,自嘲地唱過"我是個小妖怪,逍遙又自在。"

哪吒不願意做魔童,他本是靈珠英雄被命運安排成了混世大魔王,哪吒不願意做妖怪,他父是托塔天王李靖,他本是英雄之子,卻是混元珠之中的魔念幻化而成的魔丸。

哪吒想要一個正常的孩子一樣的童年,但人們加諸在他身上的標籤讓他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成了一個局外人。

《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申公豹對敖丙說過:"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

申公豹千年前是一隻豹子精,他不願意妥協努力修煉成功位列仙班。他成了元始天尊的弟子,因為他是豹子精,天尊不願意把晉升的最後一個名額給他。

申公豹因為豹子精出身導致他的一切努力效果成了笑話,他並不想做壞事,人們加諸在他身上的標籤讓他變壞,讓他變成一個於與眾不同的人。

當哪吒和申公豹他們與世間某些規則不協調、不適應的時候,他們選擇不妥協。我想起一個和他們一樣的人,那就是加繆在《局外人》中塑造的角色默爾索。

《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因此,"局外人"三個字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

短片小說《局外人》是阿爾貝·加繆的成名作,1957年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瞭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

《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加繆揭示世界的荒誕的同時卻並不絕望和頹喪,他主張要在荒誕中奮起反抗,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他"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使他成為他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我們和世界的關係漸漸演變成《海上鋼琴師》裡1900所說的:"我從一生下來就和這個世界擦肩而過。"

我們都成了孤獨的怪物。

默爾索的母親去世了,他長途跋涉趕回來參加葬禮,因為旅途奔波而感到勞累,於是在守靈時喝了咖啡、抽了煙。

他沒有看母親的遺容,也沒有流淚。

後來他不慎槍殺一個流氓,卻引起了大眾對他的審判和指控。檢察官借他在母親葬禮上的冷淡沒有為母親流一滴淚,認為他是冷漠的人,指控他為殺人兇手。

"局外人"默爾索並不試圖改變生活。他對於升職、結婚、交際都不在意,因為在他看來生活的改變只是習慣的問題,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他最常說的就是"在我看來都一樣"。這既是不在意,也是無能為力。

01、默爾索是感情上的局外人

"每個正常的人,都會盼望身邊最親近的人死去。"

默爾索把母親送養老院,母親死亡後他參加葬禮沒有流淚,他認為母親是自然死忙沒有承受任何痛苦,不必為母親的離去而感到悲傷。

默爾索對於母親的離去默爾索看的通透,看的達觀。

默爾索多次表達自己是愛母親的,他被關進監獄後,幾次想起自己的母親。

默爾索說自己是愛著他的母親,但他在他母親的葬禮上表現冷淡沒有落淚,世人不敢苟同默爾索的行為。

世人認為默爾索是沒有感情的局外人。

《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當女友向他所愛時,默爾索回答不愛,他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不怕女友離開自己。

對於默爾索而言,他的需求和慾望是排在第一位的,而結婚他不懂,如果瑪莉想,那就結婚,搬到他並不喜歡的巴黎去住。

默爾索對瑪莉更多的是一種慾望,而不是人們賦予深刻含義的愛。

所有人都可以揣測他是一個怎樣的人,所有人認為他在母親的葬禮後與瑪莉發生關係,這是一種罪惡。

王小波曾說:"我個人的一個秘密是在需要極大快樂和悲傷的公眾場合卻達不到這種快樂和悲傷應有的水平,因而內心驚恐萬狀,汗下如雨。"

默爾索他不說謊,不耍花招,不矯飾自己感情,坦誠無比。

默爾索是工作上的局外人,老闆安排默爾索去巴黎工作,默爾索拒絕了老闆,他坦言"人們永遠無法改變生活,什麼樣的生活都差不多"。

他並不熱愛生活,今天做這件事可以,換一件事情同樣也可以。聽老闆的調動去更好的工作環境可以,不去也可以

雷蒙問他"願不願意做他的朋友",他說"做不做都可以"。

對於雷蒙的寫信請求和去警察局作證的邀請,他也從不拒絕,理由是這樣做沒什麼不好,那麼就去做吧。

在海灘上遭遇想要報復雷蒙的阿拉伯人時,他也會以合適的方式勸雷蒙不要隨便開槍。

當他的生命受到威脅,為了自保他開槍了。

《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02、默爾索是漠視死亡的局外人

默爾索被投入監獄後,獄中的他悟出了這樣的道理:一個人即使只生活過一天,他也可以在監獄裡待上一百年而不至於難以度日。

面對檢察官的反覆詢問,他覺得麻煩,都不願意過多地解釋。

就是這份不過多解釋的態度,帶給他更多的麻煩。

神父三次想讓默爾索信仰上帝,卻都無功而返。兩人的矛盾衝突點不在於宏大的實體信仰,而在於對時間線的掌握和對自身的確信。

默爾索說他從來沒能真正地對任何事情後悔過,他只專注於眼前。人們的揣測,讓他失去了表達情感、擁有善意的權利。

默爾索對待外界的感情既愚鈍,又清醒。他想的是"不讓他人難堪",看到法官和藹可親的態度,政府為他指派律師,他覺得這是對他的嘲諷。

他並不畏懼死亡,在被判決死刑前後,所有的情緒波動幾乎沒有出現"恐懼"這個字眼,而是被更多的不解、疑惑,以及由前者產生的憤怒而支配。

《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他對一切都無所謂的生活態度以及他向來無意識脫離群體的生活方式卻成了法庭上法官和眾人判罰他是否有罪的"有力"證據。

面對不公的指控,他像個局外人一樣站在法庭,沒有人再付他的想法。他以"不要勉強自己"為由放棄了上訴。

在監獄裡的最後時光,默爾索靠著回憶和哲思度過,最終成為了"看他人被處以死刑有莫名的喜悅"的自己眼中的他人。

他死於真誠,死於不對這個荒謬的世界妥協。就像加繆說:他是無任何英雄行為而自願為真理而死的人。

在《西西弗的神話》中,加繆再次闡述他的"荒謬"哲學:"當人對世界的理性和幸福的熱望,卻碰到了這個非人的毫無意義雜亂無章的世界,荒謬就產生了。"

身處荒謬世界中的西西弗和默爾索,都選擇用激情和勇氣擁抱這個世界。

西西弗斯因為綁架了死神,而觸怒了諸神。諸神為了懲罰他,便要求他把一塊巨石推上山頂。

面對日復一日推石上山不甘的命運,西西弗蔑視諸神,用默默承受來抗爭;面對不公的指控,默爾索不為所動,堅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世界的熱愛。

03、徹底的局外人,冷漠的旁觀者

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準則,但準則是怎麼來的呢?是從人性深處自發的需求而來,還是從根本的自然之法而來?

默爾索卻有意無意地要跳出這個世界的既定模式,保持和芸芸大眾的距離,完全遵照內心本性,做一個冷眼旁觀、我行我素的局外人。

默索爾不願被虛偽的世俗左右擺佈,他一身鎧甲,沒有什麼可以觸動他內心的痛點。

默爾索被認為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不認同這個社會的基本規範,被認為無視忍心與生俱來的情感。

整個故事裡默爾索就是一個局外人,沒有波瀾的內心起伏,奇怪又真實的視角,覺得他很勇敢,自在的活在自我的世界裡,完全的放下了別人的評判和眼光。

加繆將默爾索刻畫成了一個不會說謊的人,這一點在文中多次體現。

理想的局外人應當摒棄一切愛恨嗔痴,一個徹底的局外人應做一個在他人和自己的圈子外冷漠的旁觀者。

但默爾索他才是真正與世界一致的人,正如他所說,"接受世界溫柔的冷漠。感受這世界如此像我,親如手足。"

《局外人》:德判你死刑的罪名是因為你與世人格格不入

加繆對他主人公的評價:"我想塑造的主人公,是我們救世主該有的唯一的模樣。"這個模樣,在加繆看來是默爾索的唯一性格:他拒絕撒謊。

當所謂的社會規則成為公平標準時,這個世界已經比萬事無所謂的默爾索更加荒誕了。

格格不入往往是追尋內心想過的生活,在如此暗黑而多歧的人生路途中,以其所持有的率真終於尋到他要走的路,更是在心靈與生活中找到起止之所,用超然的態度面對一切。

加繆為我們描寫了這樣一個漠視規矩的"局外人",究竟是他一個人的荒誕,還是這個世界荒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