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 (引子)

相信我們每一個成年人在長大以後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時光,都會有那麼幾次不怎麼令人愉快的經歷。比如:自己感覺很努力,好不容易考出了滿意的成績,家長卻冷冷的說一句,"不是才80多分嗎?離100分還遠著呢!""你看看跟你一起長大的跟你同班的同學,人家次次都考雙百,你好好向人家學學!""你看我說你不行吧。""別在玩遊戲啦,"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怎麼這麼不聽話。"

怎麼樣?各位這些話聽起來是不是言猶在耳,相信每個人小時候多多少少都會被父母嘮叨過這幾句吧。當年那些父母口中不聽話的小朋友,如今也自己成為了別人的父母。

大家回想一下是否也還在用同樣的態度,同樣的這幾句話來教訓自己的孩子呢?我們是不是不知不覺的在用同樣的一套方法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呢?既然是自己不喜歡聽的話不喜歡被對待的方式為什麼現在又脫口而出呢。要知道,如果我們從小不希望被這樣對待,那我們的孩子成長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裡,比我們當年更加聰明更加早慧,他們也一樣不希望被這樣的話傷害。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反思一下自己成長的環境以及自己被對待的方式,在親子生活中有意識的不再把這些言語和教育方式傳遞下去,我們要以用更好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再讓他們走我們的老路,也不再讓他們被這些以愛為名義,以為你好為名義的話語傷害。讓他們能夠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父母對他們的愛,而不是父母口中的愛,讓他們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父母是在為自己負責,而不是父母口中的為你好。相信在真正能夠體會到愛和父母信任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一定會擁有更加幸福的人生。

首先,我們來探討一個問題,教育孩子要通過什麼來教育呢?通過書本,通過教訓,還是通過家長的言傳身教呢。小編認為言傳身教是給孩子最直接最好的教育。

大家都知道做比說要難很多,而孩子常常不會聽父母說的話,卻會跟著父母的行為去模仿,例如,父母對孩子說,我們應該尊重老人。上車應該給老人讓座。但是真正到了該讓座的時候,卻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假裝沒看見。如果這樣的事情反反覆覆的發生,孩子從自己的觀察中就得知了父母是如何對待這一類事情的,那麼他的行為必然會和父母如出一轍。無論父母在嘴上如何說應該給老人讓座,孩子都會一動不動。面子上過不去的時候父母又會把這些問題推到孩子身上。

但是要做到這身教,對家長的要求很高。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隨口而出教育孩子的話,一套接一套的。有時候甚至是諷刺貶低挖苦孩子,不僅僅要把他們說的一無是處,還要把他們拿來和各種別人家的孩子的人比較。要知道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他也有豐富的感情和內心世界。尤其在孩子年齡小的階段,他們唯一能夠依賴唯一能夠信任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這樣貶低和不相信自己,對他們來說,世界上還會有誰相信他們能夠做的好呢。兒童的價值觀體系尚不完善,他們只能通過別人對自己做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而不能在內心中產生自己的評價。父母又是孩子的重要他人,老師父母這樣的角色,一旦給孩子貼上了標籤,想摘下來就很難了。

那麼在孩子出現問題或犯了錯誤或表現不佳時我們應該怎樣說更好呢?有那些話是不該說,甚至說了以後會起到反作用的呢。今天開始小編會不定期分享一些思考,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