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練在你家》:想讓孩子作文得高分?你需要一位教練來教你

我曾經讀過這樣一首小詩:

眼睛

我的眼睛很大很大

裝得下高山,

裝得下大海,

裝得下藍天,

裝得下整個世界。

我的眼睛很小很小,

有時遇到心事,

就連兩行淚,

也裝不下。

誰能想到,這首詩出自一個八歲孩子之手呢?

詩的前半部分,小作者用眼睛看過的景色來形容眼睛之大,這是虛寫,因為眼睛並不是真的能裝下高山、大海。

後半部分,小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從眼睛大轉到了眼睛小,有多小呢?小到裝不下兩行淚,這是實寫,實際是表達孩子在遇到心事的時候會忍不住想哭。

一虛一實,一大一小,寥寥數語,盡顯功力。難怪這首詩的評語是“最接近大師水平的少兒詩歌”。

八歲的孩子寫出這樣的詩,彷彿是老天爺賞飯吃,給了他一顆細膩的心和一支我手寫我心的筆。

那寫作到底是難還是易呢?是可以練習還是全靠天賦呢?就像冰心先生說的:“寫作的天才們往往只用了一分靈感,還需要九分汗水去多寫多看。”少兒文學創作者郝廣才也說,寫作可以練習,而他正是一個好的寫作教練。

郝廣才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話說,每個孩子都有想分享的故事,於是,他將教孩子寫作的心得與秘訣,有系統地記錄下來,寫成了本書——《寫作教練在你家》。

《寫作教練在你家》:想讓孩子作文得高分?你需要一位教練來教你

如果說名家大師關於寫作的諄諄教誨注重於“道”,要多讀、要多寫、要新知識聯繫舊知識,那麼郝廣才這本書中介紹的方法就是“術”,怎樣具體地寫好一個故事;在寫作當作,要怎樣遣詞造句,怎樣用好形容、用好對比。

他說:“寫作是用理性的方法表達感性,再用感性的方法表達理性。”

學寫作,要有豐富的圖像思考能力

郝廣才認為,學寫作要做到的第一步,就是要有豐富的圖像思考能力。

什麼是豐富的圖像思考能力呢?最經典的一首詩是:“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詩呈現出來的全是景色,但每個景色都透著蕭瑟的秋天,行人思鄉的愁緒。

還有一句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句詠梅的名句甚至都沒有透露出一個“梅”字,但卻將梅花枝插在花瓶中的姿態,以及散發出的清幽香氣呈現出來。

所以,要想寫得好,那就不要簡單地平鋪直敘,而是要將畫面描述出來。

怎樣將畫面描述出來呢?郝廣才介紹了幾個方法:

第一,巧用形容。我們要想形容一個人胖,那就絕對不應該只說“他很胖”“他特別胖”,要將胖的感覺形容出來。很多人會寫,他胖得像一隻豬。但是郝廣才說,豬太平常,我們應該換一種動物,一個動物太單調,兩個動物更有創意,於是就有了“他像一頭吞下河馬的蟒蛇”,這樣畫面感就出來了,河馬身材巨大,蟒蛇吞下之後,肚子鼓鼓的。

那大師們是怎麼形容胖的呢?莎士比亞是這樣寫的:“她的身體像個渾圓的地球,我可以在她身上找出世界各國來。”這樣的形容非常具體,地球上的各國都不大,如果一個人的身體胖得像個地球,輕易就能找出世界各國,可見有多胖了。

第二,準確描寫動作。很多人都知道“推敲”這個詞的來源,是詩人賈島在寫“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時,不知道用“推”比較好,還是用“敲”比較好。他反覆演示推和敲的動作,就有了“推敲”這個形容人們反覆琢磨、用心思考的詞。由此可見,一個好的動作,能夠讓文字更加生動。

怎樣加動作呢?郝廣才建議用“一組動作”,比如要寫一個人說“我愛你”的情景,可以這樣寫:“他深吸一口氣,壓住強烈的心跳,嘴唇顫抖地說:’我愛你’。”這句話中用了三個動作,深吸一口氣,壓住心跳,嘴唇顫抖,將一個人心情激動的感覺用動作描述了出來。動作加幾個好呢?“3”是個奇妙的數字,三個動詞的組合不多不少,既豐富又不累贅,既細膩又不拖沓。

第三,敘事先寫景。不知道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這樣的現象,當鏡頭想要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會先從景物開始,慢慢地移動,最後聚焦在一個人身上。寫作其實也和拍電影一樣,敘事之前可以先寫景,或者用寫景來代替敘事。

寫景有一條重要的原則,那就是要寫什麼,不說什麼。比如我要寫夏天,就絕對不出現“夏天”這兩個字,但我們可以讓孩子先思考,夏天有什麼呢?有冰激凌、空調、荷花、沙灘、短褲、蟬鳴、蛙叫等等等等,然後讓孩子將這些事物組合起來,描述景色。

學會改寫成語、詩詞

在語文的學習時,我們常常讓孩子背很多的成語和詩詞,這些凝結古人智慧的成語和詩詞除了考試時精準填空,對於寫作似乎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與普通的語文老師希望學生們在作文中多引用成語和詩詞不同,郝廣才提出要少用成語和詩詞。

他打了一個有意思的比喻,成語就像抗生素,這是一劑特效藥,能夠快速起效,表達出言簡意賅、文短意長的意思,但是抗生素不能總是用,不然人就有了免疫力了,再用抗生素就不起作用了。

那難道就不用成語和詩詞了嗎?當然不是,但我們不是直接用,而是去改寫成語和詩詞。

比如“如臨深淵”,可以寫成“像踩鋼索,很怕掉下去”,“愚公移山”可以寫成“螞蟻搬大樹”。

至於詩詞的改寫,則更能夠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

《靜夜思》這首詩連三歲孩子都能背出來: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作者是這樣啟發孩子們改寫的:

他先讓孩子們抬頭看,觀察一下能夠看到什麼。

然後再思考一下剛剛看到的東西能夠想到什麼,可以用另外的什麼東西來形容呢?

接下來再問孩子平常會想念誰,這個人做的事情和剛剛想到的事情有什麼相似之處。

於是,就有了下面兩段不同的寫作:

天上的白雲好像會飛的棉花糖,

我抬頭看著白雲,

低頭想起去年暑假,

外婆帶我去吃的那碗刨冰。

電線上的麻雀,

好像會飛的音符。

我抬頭看著天上的小鳥,

低頭想起彈吉他給我聽的舅舅。

這樣的寫作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孩子們如果能寫出這樣的改寫詩詞,就算比不上寫《眼睛》的八歲小朋友,也差得不太遠了。

如何寫好一篇作文

我們給孩子做這麼多寫作練習,最終還是希望他們能夠寫好作文,那怎樣寫好作文呢?

開頭要一箭命中。什麼意思呢?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用在寫作上也是同樣如此,開頭抓人才會吸引人繼續往後讀。那什麼是好的開頭呢?既要能夠切合標題,又要能夠亮出觀點,所以也叫做一箭命中。郝廣才給出了一個三段式的開頭:

第一句,把格言寫成問句。比如“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格言,可以這樣寫:“所有成功人物的最大共同點是什麼?他們都經歷過很多失敗。”

第二句,用偉人演出格言。可以接著這樣寫:“喬丹、齊達內、阿加西、郎平有什麼共同點?他們都經歷過很多失敗,越成功的人物經歷失敗越多。”

第三句,用實際的東西表達格言,也就是說用具體的東西去講道理,比如:“喬丹一天投不進的球,比我們一生投進的球還多。”

這樣的三句合起來,還怕開頭寫不好嗎?

有了好的開頭後,接下來講你想要講的故事了。如何講好一個故事,郝廣才也提供了一個很使用的方法:

第一步,先將故事講出來;

第二步,從反面故事來論證;

第三步,將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結合起來;

第四步,用結尾來呼應開頭。

寫作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難就難在怎麼找出合適的素材,怎麼準確地描述;容易又容易在,萬法不離其宗,我們可以找到一些規律,多多練習。

學習寫作也是一種學習思考的過程,孩子們在寫作的時候,要學習怎樣謀篇佈局、怎樣推導出結論、怎樣描繪出意境、怎樣讓情節服務於主旨,這些都是要思考和練習的,絕不是看幾篇範文,一通瞎寫就能做到的。

最後,用郝廣才的一句話來和孩子們共勉:“寫作的能力代表思考的範圍,思考的界限等於是人生的極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