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民國六大新女性畫家”──潘玉良、方君璧、關紫蘭、蔡威廉、丘堤與孫多慈。(

已經講述了“民國女畫家:明星容貌、富商家庭、留日學畫、不忘師恩的關紫蘭” 、 “民國女畫家:剪髮 改名 留學 新思潮家庭中長大的閩東才女丘堤” )在這六人中,潘玉良無疑是最不同的一位。另外五人大多是出自名門望族、富貴之家的窈窕淑女,或書香門第、一身書卷氣的個性女子。唯有潘玉良出生最貧寒,經歷最波折屈辱,容貌又一般。而她卻是這些女畫家中最大名望的一個。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 1946年作《自畫像》中國嘉德拍賣7.92萬元成交


這個名望是她低到塵埃裡的不幸身世與至死都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所導致,更因她的藝術才華得到各界認可的緣故。潘玉良是我國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畫家,曾兩次遠渡重洋,在巴黎從事藝術活動達50多個春秋。

一手爛牌卻打出新人生

人生好像一場牌戲,起初每個人拿到手中的牌都不一樣。有的人運氣好拿了好牌,可是打得卻很臭。有的人不走運分到了爛牌,卻偏要靠自己努力將它打好。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 1950年代晚期作《青甁紅菊》香港蘇富比拍賣1744萬港幣成交


她一出生,拿到的就是一手最爛的牌。潘玉良,原名楊秀清,又名張玉良。1895年出生於江蘇揚州。她出生那年,父親病故,8歲時母親又撒手人寰。13歲時她被舅舅騙到蕪湖,賣到了妓院當燒火丫頭。在妓院4年之中,因拒絕接客,逃跑10次,毀容上吊數回,幸虧遇到蕪湖鹽督潘贊化多次相救,並且替玉良贖身,跳出火炕。

潘贊化,早年畢業於日本東京早稻田大學,是同盟會會員。1913年,潘贊化和張玉良結成伉儷,張玉良改姓潘,證婚人是陳獨秀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和潘贊化


婚後夫婦二人住在上海,潘玉良求知慾和上進心都很強,她在上海美專色彩教授洪野教授的影響下,對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1918年,潘玉良考入了上海圖畫美術院(上海美專前身),成為第一批女學生,她把長髮剪成了短髮,成了當時最時髦的女學生。潘玉良十分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勤奮刻苦,成績優異,經常受到教師和校長劉海粟的激勵。潘玉良自己說:“不止一次地從夢中笑醒。”因此,潘玉良也受到一些人的妒恨,一時間流言蜚語紛紛。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 1942年作《藍衣貴婦》


那時,國內剛剛引進畫裸體畫,沒有人當模特,潘玉良就脫光衣服對著鏡子畫自己。她還鑽進浴室,躲在黑暗裡,偷偷畫別人的身體。有一次,她在浴室畫畫被人發現了,大家抓住她的頭髮打了她,可是她並不難過,因為她的畫越來越傳神,她覺得很值。

最終潘玉良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1921年留法勤工儉學興起,潘玉良考取留法深造,從此遠渡重洋,同行的還有蘇雪林、林寶權、羅振英、楊潤餘等13名女生,在“法華教育會”安排下,離開上海遠赴歐洲。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 1950年作《月夜琴聲》香港蘇富比拍賣434萬港元


學成歸國 繪畫風格自有主張

潘玉良先到法國里昂“中法大學”學習法文,兩個月後考進里昂國立美術專科學校學習油畫,兩年後畢業。考取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師從達仰·西蒙,與徐悲鴻師出同門。1925年參加意大利美術展覽獲獎章和5000里拉的獎金。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 1940年代作《巴黎湖景》中國嘉德拍賣253萬元成交


達仰·西蒙是風景畫大師柯羅的學生,柯羅屬於巴比松畫派,是一個現實主義畫家。潘玉良早期作品題材廣泛,有描繪她眼中所見的人事、風景,也有描繪她心中所憧憬的理想世界。她的寫生作品造型嚴謹,用筆剛勁,構圖莊重,頗具現實主義風範。

1928年冬季,潘玉良學成歸國,受聘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任西畫系主任。年底舉辦回國後第一次畫展,中華書局還出版了一本《潘玉良畫冊》,其中《壯士頭像》被當時的外交部部長以1000銀元收購,轟動一時。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瓶花》中國嘉德拍賣12.1萬元成交


在此期間,除了上海美專請她當老師,中央國立美術學院還請她當教授。為她辦畫展,展覽當天,當時的民國政府主席林森親自到場參觀。行政院長孫科都來捧場,並定畫數幅,滿載而去。內政部次長張道藩上午看了,下午還去看,左手拿菸斗,頭部微斜,看得得意時,跑近前去,又往後倒退,差點撞到其他觀眾。

徐悲鴻說:“當時的中國畫壇,能夠稱得上畫家的人不過三人,其中一個就是潘玉良。”

陳獨秀說:“所作油畫已入縱橫自如之境,非復以運筆配色見長矣。”

張大千說:“潘玉良用筆用墨為國畫正派。”

潘玉良的畫風基本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為基礎,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作畫不嫵媚,不纖柔,用筆乾脆俐落,用色主觀大膽,面對她的畫總讓人感到一種毫不掩飾的情緒。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1941年《書香》北京華辰拍賣13.2萬元成交


抗戰期間,潘玉良以極大的熱情投身於當時美術界義展義賣活動,發表講話,譴責一些“知名人士”遠離現實話多畫少。結果受到一些無恥之徒誹謗攻擊。潘玉良不為所動,她以加倍的努力投身藝術創作和社會活動。她創作油畫“白菊”,寄託自己對藝術,對愛情的無限忠誠。

旅居法國 生活清苦勤於作畫

但是種種關於她身世的蜚短流長,卻不斷地侵擾著她,最終令她心灰意冷。1937年借參加巴黎舉辦“萬國博覽會”和舉辦自己畫展的機會,潘玉良再次赴法,從此不返,客居他鄉40載。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1944年作《青瓶紅菊》香港蘇富比拍賣400萬港幣成交


20世紀40年代前後,潘玉良對東方繪畫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因為無論是馬蒂斯的野獸主義還是梵高、高更這樣後印象派的大師,無一不是從東方文化尤其是中國文化中汲取營養,而創立了全新的藝術體系的。潘玉良長期旅居海外,對海外文化有著更直觀的感受,更直接的參照,反觀母體文化,就會有著更深的體悟與理解,更加容易看清廬山真面目,她發現東方藝術原來才是西方現代藝術的本源。因此,潘玉良這一時期的作品在吸收融合西方繪畫的過程中更多地注入了中國傳統線描的因素,從而為確立自己的獨特的繪畫語言明確了方向。


戰後,西歐美術以存在主義哲學思潮為導向,各種流派更迭的頻率越來越快,面對這些藝術浪潮的起伏,她巧妙地抽取世紀末藝術中的象徵主義,異域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藝術中人性的部分釀造成醇酒,裝進寫實浪漫主義這個舊瓶裡。這一時期最多的作品是在宣紙上作的彩墨畫,在這些畫中她更加充分地運用中國畫中的勾勒與西洋畫中造型來塑造畫面,畫面中簡潔的裝飾色塊和線條顯然與東方繪畫有著一脈相承的聯繫。


潘玉良晚年作品風格傾向於以中國線條融入西方的色彩造型中,切合了她“中西合於一治”及“同古人中求我,非一從古人而忘我之”的藝術主張。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自畫像》


居法期間,潘玉良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是她生性豪爽,又樂於助人。她常留短髮,喜喝酒,不拘細節,說話時聲音很大,氣勢不讓鬚眉,頗有男子氣度。晚年時住在蒙巴拿斯附近的一條小街,她住在頂樓,住房兼畫室,生活清苦,但是勤於作畫,有時候一天到晚在家作畫,一天都不出來。1954年,法國曾拍過一部記錄片《蒙巴拿斯人》,介紹這個地區文化名人,其中就有潘玉良,她是片中唯一的一個東方人。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 1946年作《馬場風雲》香港蘇富比拍賣182萬元


潘玉良還參加過法國的51屆、55屆、56屆“法國獨立沙龍展”,油畫《裸女》參加1946年“秋季沙龍展”、聯合國舉辦的“現代國際藝術展”,並且在美國、英國、意大利、希臘等國巡展。榮獲過“法國國家金質獎章”、“巴黎大學多爾烈獎”、“法國藝術家協會鼓勵獎”、“比利時布魯塞爾銀獎”等等。潘玉良除油畫之外,創作了雕塑《格魯賽頭像》、《蒙德梭魯頭像》,分別為巴黎尚拿士奇博物館和法國國立教育學院收藏。

貧病交迫終離世 2000餘畫作回家鄉

1960年潘贊化在安徽病逝,得知消息的潘玉良悲痛欲絕,遙望藍天,憂鬱成病。此後身體時好時差,隨著年歲的增長,體力的衰退,她更加思念故土和親人。1976年她給兒子潘牟信寫信:“我一接到家信,就想到我的問題……我想把身體養好了,就回祖國了……”

在法國,畫家是屬於自由職業者,要靠賣畫維持自己的生活,在巴黎又是高消費的城市,潘玉良為人忠厚誠實,沒有代理商代理出售作品,她更不會經營宣傳“推銷”自己,歷年來,賣畫極少。尤其是到了晚年,年老體衰,往往入不敷出。只能靠社會補助金維持生計,一個人過著無依無靠的日子。


民國女畫家:不幸身世結良緣 旅法學畫為夢想的潘玉良

潘玉良《夏日風情》香港蘇富比拍賣72萬港元

1964年中法建交,黃鎮任首任駐法大使。黃鎮早年畢業於上海藝專,他幾次去看望潘玉良,同時介紹祖國的發展情況。潘玉良頓生回國看望親人,從事寫生創作之念。她寫信給她的兒子,要他辦理回國探親手續,可惜宿願未了。

“邊塞峽江三更月,揚子江頭萬里心。”越是暮年,潘玉良思鄉之心越切,尤其到了最後的歲月,自知來日不多。女畫家的枕頭下面,總是留有一張字條,下面寫著:“這是我的家信,如果我死了,煩朋友們將這封信寄給小孫潘忠玉留作紀念。中國,安慶市,郭家橋41號。”

1977年7月22日,潘玉良在病貧交迫之中,默默地離開了人間。1985年,經過呂霞光等人的努力,在中國駐法使館的幫助之下,將潘玉良的遺作,共計2000多件,運回潘玉良的故鄉安徽省博物館,籌建“潘玉良紀念館”。潘玉良的藝術心血結晶,終於回到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