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隋唐演义’的锤,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名将几乎没有用锤的

《隋唐演义》里有四猛八大锤,锤这类重型兵器似乎已经是名将的标配了。

对比‘隋唐演义’的锤,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名将几乎没有用锤的

而在《三国演义》里其实也有用锤的:武安国、王双、越吉、沙摩柯等,几乎都是二流武将。

《隋唐》讲锤,《三国》多刀

《隋唐》四猛是:擂鼓瓮金锤李元霸、梅花亮银锤裴元庆、黄铜倭瓜锤秦用、镔铁扎油锤梁师泰。

其中李元霸和裴元庆分别为天下第一和第三好汉,秦用是秦琼义子,梁师泰是天下排行十五的好汉。《隋唐》中用锤者,基本都是排有名号的,尤其是李元霸和裴元庆。

而《三国》中的锤,则属于二流,乃至于三流武将才用的,而且多是暗器,王双的流星锤就是属于暗器一类。罗贯中写刀、写剑者居多。

对比‘隋唐演义’的锤,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名将几乎没有用锤的

至于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对对力气的尊崇度不一样。


隋唐好汉多喜欢单挑,但那是纯力气的单挑,往往就是一锤下去,脑浆迸裂,没有太多的花架子。即便是程咬金的三板斧,那也要有力气的基础,否则一斧下来,没有足够的压制力,对方一挡再一横扫,就破了他的三板斧了。

三国虽然也有单挑,但多是用计:拖刀计、暗箭等,更多讲的是技巧,而不是一上来一刀定胜负(关羽这级别的另说)。所以《三国》选择适合长期马战的刀、枪,还有近身保卫的短刀、剑等,而《隋唐》多用一招定胜负的武器:锤、锏、鞭、斧等吃力的武器。

此外,《隋唐》之后的《说岳》、《薛刚反唐》等,几乎都有锤的身影,岳飞之子岳云使得就是一对大铜锤。可见《隋唐》之后的文学作品,也大多偏向于力气的交锋,而忽略了计谋的重要。

对比‘隋唐演义’的锤,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名将几乎没有用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