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深圳2019年人均GDP首次破20万元,领跑全国

近日,2019年全国GDP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出炉,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和天津。深圳人均GDP为203489元,首次突破了20万元大关,领跑全国。请注意,人均GDP不等于人均收入。

在全国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能够跻身前10%的头部城市,几乎都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或次中心,代表着中国经济的风向标。有意思的是,排名越靠前名次越稳定,头部的这10座城市,GDP已经雄踞前十强榜单多年,且常住人口均在千万以上,比较优势明显。

2019年深圳GDP总值269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厉害!深圳2019年人均GDP首次破20万元,领跑全国

据悉,深圳201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常住人口达1343.88万人,人均可支配收入62522.40元。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发布《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927.0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20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0495.84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16406.06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9.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3489元,增长3.0%,按2019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9498美元。

深圳市年末常住人口1343.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1.22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94.78万人,增长8.8%,占常住人口比重36.8%;常住非户籍人口849.10万人,增长0.1%,占比重63.2%。

厉害!深圳2019年人均GDP首次破20万元,领跑全国

2019年各区GDP总量的排位与2018年相比未有变化,南山区、龙岗区、福田区继续占据前三甲位置。其中,五区GDP增速达8%以上,分别为:深汕特别合作区、坪山区、盐田区、龙岗区、光明区。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的GDP增速可圈可点,皆高于全市平均增速。

在外贸整体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去年坪山区外贸进出口仍取得了双位数的显著增长。

龙岗区作为产业大区,2019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了10.3%的较高增长。

2019年盐田区进行了新的发展谋划并狠抓落实,实现了经济的稳中求进。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区2019年GDP增速达7.6%,受外部复杂环境等因素影响,南山区2018年GDP增速曾回落至4.5%,2019年增速重新上扬,展现出了经济的成色和韧性。

在各区中,2019年龙华区经济遭遇了较严峻的考验,规模以上工业和进出口受到外部环境的明显影响而出现负增长,GDP增速只达到2.5%,增速在深圳各区中垫底。

2019年,深圳的新兴产业增长较快

分类型来看,2019年深圳市的战略性行业增长41.4%,按“四普后”的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8.8%。其中新材料产业增长27.6%,数字经济产业增长18.0%,海洋经济产业增长13.9%,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3.3%(其中的医药制造业增长10.2%)。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6.6%,高技术制造业增长5.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5%,绿色低碳产业增长5.3%……

这部分数据的亮眼表现,意味着深圳的产业升级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中,依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土地资源的相对不足,深圳市一直非常重视发展、支持以“知识经济、创新科技为主轴的新经济”,尤其是极具战略价值的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

并且不断在淘汰、转移落后产业。这种坚定的战略使得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减速、放缓、调整、重构”,在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过程中,中间出现增速有所放缓符合经济规律,适时的调整往往是为了走得更快更远。因此,深圳的增长率是一种“高质量的增长”,超越了数字本身的意义。

2020年1、2月深圳市经济运行简况

今年1月至2月,深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下降18.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9.6%;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5.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4.8%。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2.9%。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4.8%,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35.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下降21.6%。

此外,今年1月至2月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6.9亿元,下降20.5%。

其中,书报杂志类增长8.4%,服装鞋帽针织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金银珠宝类以及汽车类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