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曾國藩到底學什麼


學曾國藩到底學什麼

曾國藩為什麼尤其值得我們現代人研究、學習與效仿?因為他實在是我們理想的楷模。 什麼叫“理想”?讓別人滿意的,就叫理想。但是如果有人挑你的毛病,那有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因為本來任何事都是見仁見智的。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有人覺得好,就會有人覺得不好,有人認為有價值,就會有人認為這不算什麼。但總的來說曾國藩傳奇的一生,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第一、學曾國藩一生三不朽

曾國藩一生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他是三不朽的典範。什麼是“三不朽”?“三不朽”就是指立德、立功、立言。

一、立德:晚節得以保全

曾國藩最了不起的是他能功成身退,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一般人一旦有了權力以後,都想一直做到死,其實這是對自己很不利的事情,可是真正要放棄卻很難,剛開始都會說“我做到某個層次就怎麼怎麼樣”,可是真到了那個時候,他就不會信守承諾了 。\u0001

二、立功:開創中興大業

曾國藩是清朝的中興大臣,對清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是大家都公認的,這些也都可以算是他的功績。清朝那時候實際上已經快速地在沒落了,他帶領一幫人才把它振興起來,成就是很輝煌的,雖然這個振興也只是暫時的,但是最起碼讓清朝又能再多撐一段時間。那時候他的勢力之大,大家對他的尊敬,以及後來世人的評價,都表示他的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三、立言:家書廣為流傳

說到立言,曾國藩所著書籍中流傳最廣、聲名最著的可以說就是他的家書。另外,他還有一本書,就是我們前面講過的《挺經》,一直流傳至今,而且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依舊非常適用。除此之外,還有人認為《冰鑑》也是出自他之手。

第二、學曾國藩做千古完人

一、德才兼備,文武雙全

有一位史學家叫郭斌和,他曾對曾國藩作出極高的評價。他對曾國藩的第一句評語是“才德俱備,文武兼資”。這是很難得的,因為一般能文的人多半不能武,能武的人則多半不能文,很少有人二者皆能的,而且文武本身就是很難兼備的。

二、有道德家的篤實

“有道德家之篤實,而無其迂腐”。一般人講道德,多半會流於迂腐。什麼叫“迂腐”?迂腐就是守舊,不隨著時代而改變,即便不合理的事情,也還要堅持。 曾國藩有道德家的篤實,但卻不拘泥於道德中,不流於迂腐。

三、有哲學家的深思

“有哲學家之深思,而無其鑿空”。什麼叫“鑿空”?就是立論無據,流於空談。現在人們越來越強調獨立自主性,越來越強調獨立思考,但是往往喝了一點墨水,就像乾癟的麥穗一般高昂起頭來高談闊論,憑空說大話,殊不知自己所言脫離實際、空洞無物,其人更如井底青蛙般淺陋無知。

四、有政治家的手腕

“有政治家之手腕,而無其權詐”。你如果把“權謀”變成“詐術”,那後果就會很嚴重。“權謀”絕不等於“權詐”。你可以變化無窮,可以出其不意,可以盡情使用各種謀略,但絕不能存心耍詐,那就既違反了你立人的根本原則,也違反了道德,而無德者從長遠來看,通常都是不可能取得長久成功的。

五、有軍事家的韜略

“有軍事家之韜略,而無其殘忍”。但是曾國藩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調整,去改變,去迴歸自己的善良、溫和本性。但不管怎樣,軍事家的戰略意識、遠見以及膽識,等等,還是很值得我們一般人學習的。

第三、學曾國藩百鍊終成鋼

一、良師益友,遍結同人

唐鑑當初勸他出山,“眼下洪楊作亂,三湘正遭塗炭。南望家山,不勝悲念……”。郭嵩燾也說:“難得而易失者,時也。順時而動……”而張亮基、羅澤南更了不起,張亮基自願交出領導權,羅澤南則大方地把自己手中的一千名團勇,也就是打仗的人,交給曾國藩 。

二、剛柔相濟,外圓內方

曾國藩很值得我們學習的一點是,他很出色地做到了剛柔相配合。他告訴我們,為公辦事的時候,一定要剛健倔強。曾國藩自幼受家訓影響,“做人以懦弱無剛為大恥”。什麼叫“剛”?“剛”就是倔強的意思。老實講,曾國藩本來脾氣也是不好的,他也很有個性,可他卻能做到堅忍,這就證明他的意志力是很強的,“遇到任何挫折,我都堅忍不拔,我一定要突破它”。

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出身農家,中了進士以後,他的官運也不亨通,在清貴的翰林院待了九年。所謂“清貴”,就是名望很高,但很清貧。曾國藩在翰林院一待就是九年,這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在那裡只有升遷,但是沒有實權。一般人往往耐不住,或者覺得懷才不遇,或者躍躍欲試,浮躁不安。曾國藩卻沒有,他始終保持頭腦清醒,他利用這段時間不斷反省自己,踏踏實實地學習提高,在品性陶冶、意志鍛鍊和學問精進上,都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根基。

第四、謹記曾國藩諄諄告誡

一、繼舊開新,而非求新求變

“一切一切都在變,只有變才是實在的”,這句話其實不對。因為沒有不變,就談不上變,不變和變是同時存在的,所以一定要有所變,有所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但是這句話現在看不懂的人太多,幾乎所有人都對“以不變應萬變”持鄙視態度,而且還一直鼓勵人們要創新,要勇於怎麼樣,敢於怎麼樣,這些其實都是害人。只有“以不變應萬變”才是最高的智慧。曾國藩就是這種集大智慧者之一。

二、治學有方,而非開卷有益

“開卷有益”,沒有錯,因為過去的人寫書是很謹慎的,他是要負責任的。開卷並不一定就有益,合理的才可以聽,合理的才能拿來用。

三、深思熟慮,而非立即反應

做人要深思熟慮,而不是立即反應。反覆思慮並不是優柔寡斷,深思熟慮,考慮周全,往往才能對一件事情作出最好的應對,也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否則就會後患無窮,你自己也會因為輕率魯莽而自食苦果,後悔不迭。

有一點大家必須清楚,曾國藩是曾國藩,我們是我們,我們學他也學不像,就算學得很像也沒有用。我們還是要走自己的路,講自己的話。每個人最要緊的是要好好想一想,你這輩子來到這世上到底是要幹什麼的,這才是最關鍵的。“死在生前方為道”,你在沒死以前,就知道自己這輩子要幹什麼,以及自己死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那麼,真正到死的那一刻,你就不會有什麼憂慮,也不會有什麼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