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後,公共門禁系統將面臨四大變革

目前的疫情形勢下,通過飛機、高鐵、地鐵、公共交通等停運切斷大的人員流動渠道,儘量阻斷人際傳播,網格化的防控也初見成效。接下來人們要工作、要購物,在住宅小區、寫字樓園區、企事業單位內的人員流動是無法避免的。

這幾年隨著技術的發展,有很多公共(主要指社區、學校、企事業單位、園區、寫字樓等)場所都安裝了門禁和梯控系統,尤其是受益這兩年AI技術的發展,很多地方都使用了人臉識別系統。作為從業人員,我們此前在產品特性定義中過多強調技術上的安全,認為人臉可以完全替代其它識別系統,對公共場所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缺乏關注,這次公共衛生危機事件中就暴露出了明顯的問題:便捷與安全之間如何平衡?

武漢疫情後,公共門禁系統將面臨四大變革


人臉識別面臨公共衛生安全挑戰


疫情發生後,發現在諸如車站、機場等公共場所,很多使用人證比對的出入口都需要旅客摘下口罩,然後到了安檢口還要繼續摘下口罩核驗通行。由此推演到社區、單位、園區和寫字樓,各個進出的節點基本上都有門禁系統,這些門禁系統是否也是如此,本來是為了保障安全出入的管控系統,反而有可能成為公共衛生的一個安全隱患點,這是否會被使用的用戶反感?是否會因此而產生恐慌心理?

在於同業人員交流的過程中,也有一些同行表示,人臉識別也可以增加測量人體溫度的功能,這樣可以保證進出的人員都是體溫正常的,有利於防疫。個人認為,這還是技術驅動的思路。沒有考慮用戶的心理:場所如果強制要求檢測體溫,相信大家是可以接受的。但不能為了測體溫,就讓用戶摘下口罩,使其暴露在風險環境中,這肯定無法接受。再有,用於人體測溫的檢測設備都是要經過國家或省市層面的食品藥品監督局認證的,這一認證流程耗時最少一年,因為所有用於醫療檢測的設備設施規範性要求都高於安防行業,畢竟,測溫檢測結果影響很大,檢測技術和設備要可信。

武漢疫情後,公共門禁系統將面臨四大變革


電梯及出門按鈕衛生安全隱患大


電梯作為一個跟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智能化工具,所有進出都要接觸使用。尤其是電梯轎廂做成了密閉的空間,空間狹小,空氣流通不暢,一旦有病源,樓內所有乘坐電梯的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目前電梯樓層按鈕大多都是機械按鍵式的。據傳,2003年非典時期,香港淘大花園正是那個位置傳染了整棟樓一百多人。目前安裝電梯的場所都加大了消毒力度和頻率,儘可能確保乘梯安全。我們從業者要考慮如何用非直接接觸式的按鈕替代傳統的機械按鈕,否則,衛生安全隱患依然存在。不具備梯控系統的,儘量安裝梯控系統,並啟用自動呼梯派梯功能,使得用戶可以全程不需要接觸按鍵乘梯,便捷又安全。

另一個接觸點是出門按鈕,當我們從居民樓/辦公室裡出來的時候,通常只要按一下出門按鈕,門禁系統就會開門。這個出門按鈕每天的使用頻率也非常高,現有的出門按鈕絕大部分都是需要接觸的機械式按鈕,也是一個潛在的傳染源。建議有機會盡快改造成非接觸式的出門按鈕,工程上也比較簡單。

武漢疫情後,公共門禁系統將面臨四大變革


利於管控的統一平臺將成門禁系統重點


此外,過去安防系統建設重設備輕平臺。很多客戶都是建設的獨立門禁系統,缺乏統一平臺的支撐。類似本次疫情事件,如果要求社區或是園區寫字樓,調出某一臨時用戶的出入通行記錄,或是調出某一樓層的通行記錄,絕大部分系統都是要求用戶自己手工統計的,耗時耗力不說,還不一定準確,即便是一個記錄的誤差,也可能造成巨大的防控風險。這時如需更新或是替換升級系統,原有的用戶數據就要重新錄入,管理和維護人員要重新培訓,造成了很大的重複建設成本和持續走高的維護成本。實際上,門禁、梯控、訪客、考勤等功能性系統都需要建設一個統一的平臺,並與企業OA/BMP系統打通,真正發揮出智能化安防系統的功用。建議我們從業人員要多從流程驅動、可管可控維度向客戶傳遞門禁統一平臺的價值。畢竟,安防設備是手足,系統平臺才是大腦。不能重手足而輕大腦。

武漢疫情後,公共門禁系統將面臨四大變革


未來門禁應具備公共衛生安全屬性

本次事件中,任何強調技術安全的話語在生命安全面前都是蒼白的,除了機場、火車站這些國家強制場所外,公共場所進出都應儘量避免讓用戶採用人臉識別的方式通行(因為所有人臉識別技術都需要用戶摘下口罩)。

針對後續的門禁系統新建或是改造,需要將公共衛生安全和使用安全納入門禁特性來考慮,未來公共門禁系統的演進或將面臨四大變革:

接觸式按鍵將被非接觸式按鍵替代;

手動電梯控制將加裝或升級智能化梯控系統,實現免按鍵乘梯;

人臉識別將無法成為公共通行區域主通行方式;

全流程驅動可管可控的統一的智能化平臺(融合異廠家、異系統的基礎上,融入OA/BMP系統)將成主流。

武漢疫情後,公共門禁系統將面臨四大變革


這絕不是矯枉過正:很多門禁智能化系統也都工作了十數年,甚至有部分客戶的門禁和電梯系統甚至經歷過非典。即便疫情只是暫時的,十數年一遇的偶發。但是,每年都有流感爆發季,門禁、電梯這些與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設備都是公共衛生高風險點。亡羊補牢,未為晚矣!也許因為我們產品和工程的微改進,就能減少一個兒童因使用出門按鈕得流感,能保護一個員工不會因接觸電梯得流感而抱病工作。我們不僅要保證用戶的通行安全,更要保證用戶的使用衛生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