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暴動:一場西周平民的反抗運動

昭王南征後,西周王朝的國運由盛轉衰。到了周夷王時期,西周統治階級對最高權力爭奪已經公開化,周王室與諸侯之間的禮制規範也遭到破壞。再者,周夷王是依靠諸侯的力量才奪回王位,使得周朝王室的

權威不足,諸侯不朝的結果是可預知的。

國人暴動:一場西周平民的反抗運動

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

西周王朝奉行“井田制”的土地制度。可是到了周夷王時期,私有田地不斷開發,根本上嚴重破壞了井田制度,百姓只能不斷依靠山林澤湖的資源,才勉強維持生計,也會後來的國人暴動埋下了導火索。周王朝統治階級矛盾尖銳,諸侯不朝,自然也沒有各分封國的朝覲貢獻。井田制的破壞和諸侯不朝對西周統治集團的經濟收入造成了嚴重威脅。

在當時,貴族階級內部矛盾也越來越嚴重,自然有許多失勢的貴族和士階層的地位不斷下降,與宗周(鎬京)城中的平民一起生活,成了“國人”。其實在西周時期,農民就是奴隸,而平民有自己的人身自由,生活不受限制,甚至有參與議論國事,甚至對國君廢立,貴族爭端有一定的權利。是因為平民和貴族流著同樣的血液,主要受限於當時的嫡長子繼承製度,但也有可能變為貴族階級。平民才是社會最底層的人,農民連人都算不上,他們只是西周時期社會人民一種會勞動的工具罷了。

國人暴動:一場西周平民的反抗運動

西周王朝的社會階層

周夷王死後,其子姬胡繼位。周厲王為了改變當時西周朝廷的經濟收入狀況,任用榮夷公為卿士,推行“專利”政策,將山林湖澤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準國人進入謀生。在某種程度上,周厲王此舉是在經濟上搞中央集權制,推行國有化,壟斷所有的自然資源。國人因不滿周厲王的政策,怨聲載道。於是大臣召穆公進宮勸諫道:“民不堪命矣!

國人怨聲載道,自然天子不容。周厲王又命令衛巫監謗,禁止國人談論國事,違者殺戮。《史記·周本紀》中記載,厲王三十四年,周厲王對“謗者”變得越來越嚴酷,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在這種高壓政策下,國人再不敢在公開場合上議論國政。後來召公勸諫周厲王說:“防民之口,甚於防水!”

國人暴動:一場西周平民的反抗運動

力圖振興王室經濟的周厲王

再加上週厲王在位三十幾年,力圖改變周邊少數族屢次入侵的狀況,解決國家積弱之弊而持續不斷對外戰爭。特別是對淮夷和南夷的戰爭不斷耗費國力,整個國家被拖累得疲於奔命。對外擴張,再加上壟斷專利,高壓政策,本身對積貧積弱的周朝王室無疑是雪上加霜。

周厲王三十七年,即公元前841年(參考夏商周斷代工程),國人忍無可忍,於是集結起來,手持棍棒、農具,圍攻王宮,要殺周厲王。周厲王慌忙下令調兵遣將進行抵抗,大臣回答說:“我們周朝養兵一直取於國人,用於國人。國人就是兵,兵就是國人。國人都暴動了,還能調集誰呢?”。於是周厲王帶領親信逃離鎬京,沿渭水河岸,逃到彘一直待到到病死。

國人暴動:一場西周平民的反抗運動

國人暴動後,厲王出逃鎬京

國人打進王宮,沒有搜到厲王。有人探知厲王的太子靜逃到召公家裡躲了起來,又圍住召公家,要召公交出太子。召公實在沒辦法,只得把自己的兒子冒充太子送出去,才算把太子靜保護了下來,太子姬靜也就是後來宣王中興的周宣王。

國人這場暴動之後,周厲王任無法回到鎬京,太子靜也不能馬上繼位為王。在這種形勢下,經大臣們商議,由召公和另一個大臣周公主持貴族會議,暫時代周天子行使職權,史稱“周召共和”。西周王朝中央政權在風雨飄搖的狀態下,王位虛懸十四年,周召行政與諸侯並存於中原大地。這種紛亂狀態一直持續到宣王繼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