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傷,右眼的倔強”

如何講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傷,右眼的倔強”

“平淡而有意義,此生安矣”。

昨晚,伴隨阿雲嘎動情講述生命尾聲的愛與念,由央視網出品,央視網視頻中心聯合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聯合制作的12集系列人文紀錄片《人生第一次》用一期坦然的“告別”,為整季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看完節目的時候,不知屏幕前的你是在默默流淚,還是久久沉思。何其有幸,有這樣一部紀錄片得以讓我們用上帝視角跳出“身在此山中”的混沌迷茫,去窺探一箇中國人的“典型人生”。

一位十八歲的觀眾說:“長久地被現實摩擦之後,突然換到別人的角度來看看自己的過去和可能的將來,竟第一次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確認,那樣微小的自己,也好像一個奇蹟。”

從出生、上學、長大,接著工作、結婚、買房,再到退休、養老、告別……《人生第一次》循序漸進在人生的斷面之上,時而日星隱曜、薄暮冥冥,時而春和景明、皓月千里。面對人生這個厚重的課題,全片沒有渲染生命不可承受之重的喘不過氣,而是用極為從容、明媚、輕快的鏡頭展示多重視角下的人間真實,同時用近乎詩意的表達聚焦殘疾人、留守兒童、進城務工者等社會特殊群體,為觀眾推開一扇通往廣袤世界的大門。

第一次的人生,也是僅此一次的人生。《人生第一次》無疑是會讓觀眾反覆咀嚼的佳作,因為它在溫暖的筆觸之下,娓娓道來向死而生的哲學命題,更用心標註了幸福人生的終極密碼。

不迴避苦難和沉重

溫柔講述風平浪靜下的暗潮洶湧

《人生第一次》在起始篇《出生》裡說:“關於萬物之始,我們總是心存浪漫,然而對其中的艱難,有時我們無法預料。”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近年來,記錄人生百態的片子並不少見,但觀眾往往因為怕殘忍、怕疼痛,而拒絕直視生命必經的一些關卡,比如疾病、比如別離、比如孤獨,尤其是死亡。如何講好這道堪稱“生命必修課”的重大命題,非常考驗製作團隊的格局觀和表達力。

節目面世之初,尚有觀眾覺得《人生第一次》是走馬觀花,內容細碎平淡,不及《人間世》那麼有衝擊力,但越往後看,大家越覺真實深刻,因為它太有代入感了,說的壓根不是別人的故事啊,就像有網友評價的:“你的一生都預言在這部紀錄片裡了,抬頭面對吧,不要再當生活的鴕鳥。”

從在自己的哭聲中來到世界,到在別人的哭聲裡告別人間——人生本是一條盛極而衰的拋物線,充滿了悲涼感和末路感。但《人生第一次》的表達邏輯並非如此,它更像一條川流不息的河流,一路昂揚奔騰著向前敘事,告訴你所經之處的萬千風景,也告訴你看得見的激流險灘和看不見的暗潮湧動。

繁華都市,安放著希望和夢想。多少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骨肉分離。大人每一次遠走,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七尺男兒背過身去,瞬間淚流滿面。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那些留在鄉間偷偷長大的少男少女們,把思念寫進詩裡,把心事扔進河裡,“河裡的石頭就越來越多”。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中國真的有8000多萬殘疾人嗎?我怎麼幾乎沒見過?”曾經發出過類似疑問的許多觀眾,都在《人生第一次》裡找到了令人唏噓的答案。

一群遭遇腦癱、小兒麻痺症、肢體殘缺、重度燒傷等厄運坐在輪椅上的人,用成為“雲客服”的方式,消弭著和正常人的交際鴻溝,重拾生命的價值和尊嚴。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他們用神曲《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用》給自己打氣的樣子太好哭了。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肌肉都無力了,還能怎麼無力呢?“難道都在家坐著等死嗎?我得去上班!”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世間最動人的語言,可能不是“我愛你”,而是“你的腫瘤是良性的”。

在離醫院不遠處的巷子裡,日日炊煙不斷,“抗癌廚房”裡的每道菜都如一味人生,端出來的是一個個家庭的酸甜苦辣。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廚房的主人熊阿姨說:“今天過一天,開心一天,保住一天。不要想那麼多,先吃好這頓飯再說。”

相守和三餐,蓋過掙扎與疾苦,是他們對病魔最好的回擊。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要與這個世界告別?有人錄下一段話,而老巢寫了一首詩:“天堂之門向我開,不盡思緒滾滾來,千般不捨千般舍,萬事不甩萬事甩”。

在人生行將走向終點的時刻,他每每肝腸寸斷,唸叨著因為疫情已經兩個多月未見面的老伴兒,也隨時做好了這將是人生永別的準備。他立下遺囑要將自己的遺體捐獻出去,“平淡而有意義,此生安矣”。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十二期節目,串聯了十二個人生的重點篇章,既捋清了個體縱向的成長脈絡,又觸及了橫向群體的共通認知,它不逃避苦難和沉重,更著力呈現倔強、勇氣、希望和美好,整體用剋制含蓄的客觀記錄,溫柔地牽起每個人的手,去生命歷程的各個角落看一看。

從來沒有永恆的歲月靜好,誰不是努力學著負重前行?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人生第一次》用厚重的內容支撐主題,有貧窮中的浪漫,有困頓中的積極,有壓力下的奮進,它拒絕粉飾過後的歌舞昇平和食之無味的心靈雞湯。

童年的懵懂和詼諧,少年的浪漫和熱血,成年之後即便被生活壓彎了腰也要挺起身板的隱忍和堅強,以及耄耋之年即將告別人世的壯麗,其所涉人生每個階段的選題都展露真實,每個人物都鮮活而平凡得像我們自己。

《人生第一次》在全片終結之際,藉由老巢俯身寫信的背影,將整季節目來了一次快速的“倒帶”:第一次為人父母時眼含熱淚的生命喜悅,第一次成為傘兵從高空一躍而下的年少輕狂,第一次走出家鄉打拼未來的豪情萬丈……

鏡頭最後落在一個孩童的身上,好奇而清澈的眼神,那是我們在生命之始看待世界的樣子。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跟著節目在人生圖鑑裡走了一遭,當我們迴歸自己在生命標尺所處的時間刻度,會不會有一種將平淡人生握在手心的踏實與感激呢?

在主題的呼應和時間的比對裡

找到幸福人生的密碼

2020年開年,新冠肺炎疫情如陰霾來襲,大家突然意識到,生活這條河流,原來真的是有巨浪滔天的。

這段特殊的時期,也記錄了我們許許多多的第一次。

除了恐懼和傷痛,大家感受最深的就是無數的普通人豁出一切,高高低低的肩膀,撐起了一座城乃至一個國。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許多觀眾表示,困在家中思考人生的日子裡,他們在《人生第一次》裡認識了一群即便戴上了命運的鐐銬也要奮力起舞的人,“縱使生來渺小,囿於方寸,不曾擁有完美自我,也不放棄追求美好的生活,不放棄擁抱希望的勇氣。”

觀看《人生第一次》的方式,可以是投射現實、觀照自身,尋求命運的共鳴和精神的鼓舞——其實也不妨將其原本的敘事順序重新排列、組合、比照,從中找到幸福人生的終極密碼,給未來的日子好好劃上重點。

有人說:“如果你見過曾經的我,就能理解現在的我。”人生主題的呼應和際遇的比對,只有在拉長的時間線裡,才能看清那些不動聲色的生活真理。

《上學》篇裡,被媽媽安排各種學習的小姑娘瘋狂吐槽:“我快被媽媽搞瘋了!”小女孩的媽媽回憶起自己小時候討厭被媽媽逼著練琴,還發誓以後自己有了孩子不會這麼做,如今她早已理解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當時媽媽能夠更嚴些,或許現在的自己會有個一技之長。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到了《退休》篇,在堪稱“熱血高校”的老年大學,很多人見縫插針、通宵達旦地刻苦學習,甚至不願畢業,他們重拾的是年少時未竟的夢想,“每天去上學的感覺,是很好的”。

讀書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嗎?當然!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結婚》篇的英文翻譯不是“marriage”,而是“Yes,I do”。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在《相守》《退休》《養老》《告別》篇裡,每每讓人淚目的是那些彼此攙扶、攜手蹣跚的身影,病床前十年如一日的溫柔守候,為了不讓對方遺忘自己的拼命努力……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他們說,年輕的時候忙得連牽手的時間都沒有,現在,他們希望生活就這樣,一直牽著手,一直走下去。你看,“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相愛相敬,不離不棄”的結婚誓詞,是要用一生去證明的。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長大》篇裡,在雲南的大山深處,小鎖在山間放牛的落寞背影,穆慶雲和打工的母親視頻聊天時的傾訴畫面,尤其是那句“對不起”,不知讓多少人心酸和無奈。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到了《進城》篇,觀眾則得以將視線從留守少兒平移到了務工父母的身上,生計在這頭,團圓在那頭,孩子是無辜可憐的,可大人也身不由己啊。

所以主創將《長大》的英文翻譯為“詩中的愛,悲傷和夢想”,是否有意進行這樣的映襯呢?

除此之外,《出生》和《告別》,呼應的是出生的喧囂和死去的靜美。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當兵》與《上班》,詮釋的是關於勇氣的兩種表達,前者是男孩到男人的鳳凰涅槃,後者是弱者到強者的破繭成蝶。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買房》與《養老》同樣涉及了房子,成家立業的時候覺得房子是給人生穿上了一層盔甲,哪怕好沉、好重也覺得擁有分量感,孑然一身告別房子去到養老院的時候,想帶的東西竟寥寥無幾,人生就只剩下“尋開心”一件事了。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果不是因為《人生第一次》,很多人不會知道從小到大,父親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抹了多少次淚。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也不會知道你以為無聊透頂的庸常裡,多少人在奮力掙扎,把每一天都當成最後一天在怒放著生命。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更不會知道在無常的人生裡,最幸福的事情,莫過於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與你立黃昏。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樸素的臨終告白,已經給了我們關於人生意義、家庭關係的終極答案,哪怕平淡到超乎你的想象,但這就是人生的真諦。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作為央視網在加強內容建設的過程中湧現的又一部公認的“業良之作”,《人生第一次》用見微知著的細膩筆法,詮釋並傳遞中國人的精神特質和價值追求,同時引導大眾留意不同群體的生活現狀和人生態度,呼籲全社會更多地關注和尊重弱勢群體,高度體現了主流媒體的社會責任感。

點亮星火不易,使其長燃更難。

如果你因為《人生第一次》對人生有了新的頓悟,那麼就把想法幻化為行動,沒有理由自傲,沒有理由卑微,既然推開了世界的門,那就捧著一顆不懂計較的認真,不斷向前吧!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更 . 多 . 精 . 彩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如何讲述生命之重?《人生第一次》直面“左眼的悲伤,右眼的倔强”

潘魯生:這道交流互鑑的光如此美妙

仲呈祥:通過對人生的回顧培根鑄魂 守正創新

《人生第一次》洞見生命的浪漫與時代的感動

沈衛星:《人生第一次》為百姓留下鮮活生命樣本

高曉虹:於個性與共性間尋找情感共鳴

主編/凌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