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熟悉近代史的朋友大概都知道,滿清入關以後,總共有十個皇帝,同樣有十個年號。其實呢,滿清入關以後不只有十個,這期間有一個短命半道夭折的年號——

祺祥

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說起祺祥,看樣子不錯,透漏著吉祥如意、平安富貴的意思,貌似這一下子換個年後大概滿清就能度過風雨飄搖的季節。但是呢,希望是好的,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貌似祥和安寧的年號背後充滿了血腥與權謀。

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祺祥他是滿清入關以後第八個年號,但是使用了不到三個月之後就被廢除。咸豐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逃亡承德避暑山莊,最後死在承德,這位企圖重振大清旗人雄風的皇帝最後死的時候留下了支離破碎的爛攤子,三股勾心鬥角的政治勢力:兩個年輕守寡,不滿三十歲的后妃,手上握有咸豐皇帝的遺詔和兩顆印璽,對權力虎視眈眈的後宮勢力;以宗室載垣、端華為首的輔政大臣,抱有遺命的朝臣勢力;以宗室奕訢、蒙族將領僧格林沁、為代表並被排擠的宗室勢力。

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因為奕訢是當時皇室最近支的親王,所以歸類為宗室。咸豐死後,朝臣先是憑藉遺詔將宗室勢力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而兩宮太后

也不滿朝臣的張揚跋扈,但是朝臣抱著祖宗家法,將兩宮太后壓制得死死的。

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看似一切風平浪靜,於是制定了新的年號,祺祥,就等待隔年正式頒行天下。然後根據舊例,試鑄了祺祥通寶、以及重寶錢,這個取意美好的詞,迎來的是一場改變國運的政變。

因為掌握權柄的八大臣沒有覺察到眼前的危險,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僭越一些禮節,最終導致這個年號的流產。這個環境之下,已經守寡又不甘心寂寞的兩位太后,離皇帝一步之遙的奕訢兩方隨機產生了共同的政治利益,利用八大臣處理咸豐喪事的機會,秘密籌劃,即後宮勢力聯合宗室勢力對朝臣勢力發動了一次政變,順利剷除了顧命八大臣。兩宮太后垂簾聽政。也打破了咸豐的權力佈局。

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政變完成之後,當時祺祥尚未正式頒行,為了表示自己的正當性,隨機託口八大臣圖謀不軌, 宣佈廢除祺祥年號,改年號為同治,並且將原來試鑄並準備發行的祺祥通報、重寶錢回爐重造,也就是銷燬了這一些沒有來的及流通的年號錢。

出於銷燬罪證的關係,這一些試鑄的錢幣幾乎遭遇滅頂之災,除了極少量的外流,收藏所以物以稀為貴,它被泉友稱為清錢第一珍。

祺祥,被忽略的清朝年號,現在成了錢幣收藏家的最愛,你有沒有?


祺祥通寶就成了清朝存世量最少的錢幣,畢竟這個年號只存在了68天,又被大量銷燬,能夠倖存都不容易。如果你手上有一枚,最少也值幾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