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題目沒毛病。

陳凱歌導演成也《霸王別姬》,敗也《霸王別姬》。

其實陳凱歌最好的作品,早在《霸王別姬》之前。

可惜陳凱歌被一群電影記者和影評人給忽悠了,結果造成現在的困局。

也許他根本就不適合拍《霸王別姬》這一類電影。

他最適合拍的,應該是第五代導演的典型作品。

比如這一部——

《孩子王》

King of the Children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彼時,陳凱歌帶著《孩子王》入圍戛納,只拿到一個教育貢獻獎。

這一類獎項就是對參與者的友情鼓勵,給大師一個臺階下而已。

如果只是一個教育貢獻獎也就罷了,他們還給陳凱歌搬了一個金鬧鐘獎!

所謂戛納金鬧鐘,是電影記者簽名推選出來,頒給戛納電影節上最沉悶、最無聊的電影。

如果說教育貢獻獎是友情鼓勵,那麼金鬧鐘獎就是一種恥辱。

評委們對陳凱歌很失望,陳凱歌也開始自我懷疑。

拍《孩子王》這類電影,是不是走不通?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當時的陳凱歌一定很鬱悶,在他的戛納之路陷入死局時,中國的另一位偉大導演像一顆紅星冉冉升起。

他就是我們的國師——張藝謀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當初陳凱歌拍《黃土地》,張藝謀是陳凱歌的攝影師。

現在老陳的《孩子王》剛鬧了笑話,老張沒多久就在柏林電影節斬獲金熊獎

剛拿完柏林金熊獎,老張又回來拿了百花獎和金雞獎兩項最佳男主角

你說氣不氣?

心疼老陳兩秒鐘……

事實上,《孩子王》不僅不是一部無意義的電影,它甚至還是一部佳作。

可惜年代太久遠,內容略顯枯燥,目前豆瓣評價的人數還不到1w人。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當提到陳凱歌時,大家都會聯想到《霸王別姬》,以及《霸王別姬》之後陳凱歌的一堆爛片。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霸王別姬》拍的好嗎?

當然好。

是《霸王別姬》讓陳凱歌走出困局。但也是《霸王別姬》讓陳凱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當時陷入困頓的陳凱歌,因為《霸王別姬》再度成功,他以為這一類型電影就是他的出路。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可悲的是,從此以後,陳凱歌再也沒拍出一部經典。

除了和其他導演合作拍出過高分作品,或者一些短片佳作。

真正的好電影,一部都沒有。

近十年來陳凱歌豆瓣評分最高的作品竟然是

《搜索》,該電影迎合輿論詮釋網絡暴力,豆瓣7.3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電影不算差,但對大師來說,格局太小了。

《霸王別姬》的原著作者李碧華曾這樣批判過他:

陳凱歌不懂得選好劇本。

當初李碧華把劇本給陳凱歌時,老陳根本就不看好《霸王別姬》,後來李碧華等人堅持,他才答應拍的。

事實證明,《霸王別姬》是商業電影巔峰的存在。

但李碧華或許沒有想過,陳凱歌可能真的不適合拍這一類電影?

這些年陳凱歌的失敗,就是栽在他的一堆商業片上。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或許他應該回歸初心,像田壯壯、早期的張藝謀那樣,拍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被市場左右。

《孩子王》的上映早《霸王別姬》6年,目前評分8.1

其實,陳凱歌順著《孩子王》這一類型走下去,或許早就把死局走活了。

在這部電影裡,陳凱歌很有野心。

不僅僅是臺詞,背景音樂,鏡頭特寫,甚至是大山裡的蟲鳴,都像在表達什麼。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下面聊聊《孩子王》到底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一個簡陋的小山村裡。

插隊知青老杆被抽到那裡當老師。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第一天上課,老杆就發現同學們沒有書,但學校裡倒是有一大堆其它材料。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老杆沒辦法,就把課文抄到黑板上,抄到哪裡就教到哪裡。

學生中有個叫王福的,對老杆的教書表示有意見。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王福覺得老杆不會教書,因為教書應該是這樣的:

先教生字,再劃分段落,再教主題思想,最後教寫作。

這一教書方法,被孩子們認為是唯一正確的教書方法。老杆對王福提出的抗議,笑而不語。

在刀客看來,老杆在苦笑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不僅學生這樣認為,老師也這樣認為,數學老師對王福說:

教語文,無論是劃分段落,還是中心思想,是有規定的。

數學老師還讓問王福要不要去縣城裡抄一份“規定教材”。

孩子們都很刻苦,看不見時就點蠟燭上課,老杆在講臺上嘩嘩地寫,孩子們坐在下面刷刷地抄。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王福和老師打賭,只要他能夠贏,就可以得到老師的字典。

結果王福打賭輸了,老師想把字典送給他,倔強的王福不要。

他每天下課都留下來抄字典。

老杆的朋友來娣問他:

抄好了有什麼用呢?

王福說:

抄好了,他就回大隊勞動,以後還會有更大的字典,他還要抄。

聽到這話,老杆和來娣都懵了。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王福走的時候,來娣愣在那裡,尖叫一聲,把字典摔在桌子上。

字典裡都是文化,可文化卻鎖住了孩子的思想。

我們一直以為,努力就有可能成功,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王福不夠努力嗎?他的努力卻只是一個死循環

電影中反覆出現一個“莫名其妙”的畫面,畫面中,老杆從地上站起來,他的旁邊是一棵光禿禿的老樹,樹的旁邊是學校的茅草教室。

老杆像是沒有手臂,他揮舞著袖子,袖子在微風中無力的搖擺。

他救不了這裡的孩子。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有一天,老杆的朋友們來學校看他,大家開玩笑似的讓老杆教書,他們假裝是學生在聽課。

老杆一反常態,學著那些固守規矩的老師,對下面的“學生們”格外嚴格。

他教大家講故事:

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廟裡有個老和尚講故事

講什麼呢?

從前有座山

山裡有座廟……

一個循環,沒人能跳出來。

教室外的孩子們也聽到了這個故事,學著老師的樣子開始念,一傳十,十傳百。

大家都在講從前有座山的故事。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縣城裡有教材,教學生們按規矩做事,學校裡的老師們也按規矩做事,學生們好好學習,也在按規矩做事。

但是孩子王老杆卻不按規矩教書。

他告訴孩子們,上課不用起立,不用把手放在後背,上課可以說話,有重要的事也可以出去。

當然,他也不按照所謂的規定教材來教書。

老杆曾在黑板上寫過一個錯字,這個字上面是,下面是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這個字是老杆故意寫的。

王福疑惑地看向老杆,鏡頭也順著王福切換到老杆身上。

老杆說,牛是一種很倔的動物,但牛也有慌的時候,牛愛吃鹹,但是它平時吃不到。

於是,老杆就故意憋著尿上山,他曾看過放牛娃撒尿喂牛。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王福也很倔,老師兩次送字典給他,他都不要,每天放學都抄字典,一直抄到很晚。

老杆又對著鏡頭傻笑了,可能王福永遠也聽不懂老杆想說這麼。

攝影師顧長衛的鏡頭下,大山裡的天空很大很高,土地很荒蕪,人也很渺小。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電影改編自作家阿城的小說《棋王·樹王·孩子王》。

老一輩的作家,大多不用華麗的辭藻堆砌文章。

簡短有力,意味深長。

陳凱歌也承襲了這一風格,相較於臺詞本身,畫面有著更多的寓意。

老杆一直在笑,苦笑孩子們的命運,也在笑自己身為老師,卻無能為力。

他離開學校時,給王福留言:

今後什麼都不要抄,字典也不要抄。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光抄字典,有什麼用?

整部電影都透露著濃濃的絕望氣息。

這部電影對教育的反思,不僅僅侷限於國情。

它有一種普世價值。

幾乎在任何一個地方,前人的保守思想,是不是都有可能在禁錮後人?

人的命運,是否永遠都鎖在自己成長的環境中?

心理學中,對於造成心靈創傷的病人,總是會追溯到他的原生家庭。

是不是我們的內心深處,永遠都去不掉那些烙印?

陳凱歌張藝謀相愛相殺,陳凱歌卻敗在了《霸王別姬》上

電影很前衛,因為他拍攝於1987年。

可惜的是陳凱歌,他若繼續在輿論和商業風口上掙扎,即便拍出了好作品,又能怎樣呢?

大師就真的不能稱之為大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