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2年時間胰腺炎轉胰腺癌,發現即晚期,只因忽略了3個醫囑

劉大爺愛好體育運動,平日體格健壯很少生病,卻在58歲的時候上腹部疼痛且伴有黃疸,人也消瘦了許多,遠不如以前精神了。

本來以為是普通黃疸可反覆治療不見好轉,劉大爺只好到大醫院就醫。醫生檢查發現劉大爺血清澱粉酶達1051U/L,是正常值25-125U/L的10倍左右;血清總膽紅素294.7umol/L,超過正常值5.13~22.24μmol/L的10倍。

進一步行B超、CT及MRCP檢查發現劉大爺有胰腺溝突佔位、胰腺溝突腫塊、肝內膽管擴張等症狀表現,初步診斷為胰腺癌伴低位膽道梗阻。

58歲,2年時間胰腺炎轉胰腺癌,發現即晚期,只因忽略了3個醫囑

胰腺炎轉胰腺癌只用了2年

在2年前,劉大爺曾因為急性胰腺炎而住院治療。當時醫生考慮到劉大爺的症狀表現及年齡,建議劉大爺再進行CT等影像學檢查來進一步明確胰腺是否存在癌變。但劉大爺覺得前面已經做過很多檢查了,症狀表現也與急性胰腺炎非常吻合,就堅決拒絕了進一步檢查的建議。

誰知道2年後,胰腺癌就這樣悄無聲息地降臨了。胰腺癌作為惡性腫瘤,具有起病隱匿、進展快、療效不佳、中位生存期短、預後差的特點。從種種因素來看,劉大爺的病情不容樂觀。

胰腺炎患者千萬不能忽略的3個醫囑

在胰腺癌發病初期的診斷中,存在因症狀表現與急性胰腺炎相似而被誤診為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胰腺炎與胰腺癌之間存在著介導關係,超過10年的非膽石相關的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反覆發作,有誘發胰腺癌的風險。

胰腺癌的難治及預後差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發現即晚期,如果能在病灶形成初期便可以確診,那在治療上就有更多的選擇,患者有很大可能獲得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長的壽命。

58歲,2年時間胰腺炎轉胰腺癌,發現即晚期,只因忽略了3個醫囑

因胰腺炎而就醫治療的患者,有3個醫囑是一定不能忽略的。

1、確診時詳細檢查

醫患之間不信任、對自己身體狀況有強烈的主觀判斷、對醫學專業知識不瞭解等因素導致很多患者都對醫學檢查有著本能地牴觸心理。

胰腺癌起病隱匿,確診往往需要多項檢查相結合,且需要檢查者有較高的操作水平。胰腺癌確診的常規檢查有超聲檢查、血液免疫生化檢查、組織免疫和細胞學診斷等相結合。

2、康復後隨訪複查

慢性胰腺炎是一種進行性疾病,部分患者病情相對穩定,持續進展者可發生內、外分泌功能不全或胰腺癌。國外研究報道,急性胰腺炎後2個月內檢出胰腺癌的風險是常人的160倍,2年內檢出胰腺癌的風險是正常人群的19倍。

58歲,2年時間胰腺炎轉胰腺癌,發現即晚期,只因忽略了3個醫囑

在胰腺炎患者康復後,建議每3個月進行1次隨訪,做腫瘤指標、影像學等的檢查,並對患者的營養狀況、生活質量等進行評估。若無異常,可在後續隨訪中適當延長間隔時段。

3、嚴格生活方式干預

胰腺炎康復後,應進行嚴格的生活方式干預,包括戒菸戒酒、避免高脂肪飲食、科學瘦身等。

劉大爺在診斷時拒絕了更為精細的檢查,康復後又拒絕了隨訪,在以後的生活中雖然有進行健身鍛鍊,但在飲食方面沒有注意,導致了後面的悲劇。胰腺炎患者這3個醫囑千萬不能忽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