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走低,是不是供大於求?對養豬戶有影響嗎?

從最近一段時間的數據監測來看,我國的生豬價格確實出現了一波下跌的行情,在2月中旬的時候,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還有38塊錢左右,而到了現在只有33塊錢左右,也就是說,在近兩個月的時間,生豬價格下調了5元每公斤。而且這種下跌的走勢是一直在持續的,這種下跌趨勢才會讓人覺得更加的害怕。很多人擔心未來生豬價格會一路下跌,跌到谷底。那麼這一輪豬價下跌是因為供大於求嗎?對於養殖戶來講有什麼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這一輪生豬價格下跌的影響因素比較多,是市場綜合反應的結果,而不僅僅是供大於求。事實上相對於總體而言,我國的生豬供給仍然是小於需求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缺口仍然存在。因為我國石豬產能並沒有完全恢復,而且由於前一階段受到疫情的影響,這種生豬生產規模擴大的趨勢被打斷,短期內更不可能完全恢復到以前的水平。那麼影響生豬價格下跌的因素到底是哪一些呢?

一方面使前期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很多地區都採取了封閉管理的措施,道路交通網絡也中斷了,所以養殖戶手中的豬無法及時出欄,所以造成了一批大體重豬的積壓。而隨著3月中旬開始各地的道路交通逐漸恢復疫情防控,取得了比較好的局面,生產企業也開始恢復生產,所以不少養殖戶開始集中將手中的大體重豬出欄向市場銷售。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短期內生豬供應增加,促使市場價格下跌。

另一方面在消費需求端,春節之後逐漸地進入到平緩階段,甚至可以說是銷售淡季。往年在春節之後,豬肉的需求就會下降,而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老百姓在選擇消費的時候更為慎重,所以對於豬肉的需求就更為減弱。在這種情況下,當老百姓逐漸減少注入消費後,生豬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供應,所以導致價格下跌是正常不過的市場反應。

豬價走低,是不是供大於求?對養豬戶有影響嗎?


與此同時國家穩定,豬肉價格也採取了很多其他的措施,比如說大量從國外進口豬肉不斷地向市場投放中央儲備豬肉這些措施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豬肉的價格,迫使市場供給增加。當供給增加需求減弱的情況下,價格出現下跌是很正常的。而且這一階段以來,很多養殖戶為了擴大養殖規模,也會將自己手中的豬拋向市場,而對於屠宰企業收豬的積極性也會增加,再加上道路交通網絡的通暢,北方低價豬開始向南方價架區域運轉,所以導致連鎖反應,使得整個市場的豬價一路走跌。

對於養殖戶來講,從2月中旬到現在豬價已經下跌了接近5元每公斤,可以說是實打實的損失,如果按照300斤的豬來計算的話,相當於損失了400~500元。當然這只是一種按固有模式來進行計算的,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成本開支和市場變化因素在裡面,可能損失還會更大一些。

不過好在雖然生豬價格下跌,但總體上目前仍然處於較高的水平,現在全國平均的生豬價格仍然在16元到17元之間。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生豬價格仍然非常高,對於養豬戶來講仍然還是有利潤空間的。而且即使生豬價格下跌,也不可能一跌到底,隨著需求旺季的到來,豬肉價格還有可能繼續上漲,對生豬的價格也會產生一定的反彈作用。所以即使現在從事生豬養殖,在今年應該還會有一個比較不錯的行情,大家並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就仍然有利可圖

點擊下方“點我查看”,查看詳情↓↓↓

1.母豬保健好幫手!

2.肥豬催肥好幫手!

3.淨化豬場圓環、藍耳、豬瘟等頑固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