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走低,是不是供大于求?对养猪户有影响吗?

从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监测来看,我国的生猪价格确实出现了一波下跌的行情,在2月中旬的时候,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还有38块钱左右,而到了现在只有33块钱左右,也就是说,在近两个月的时间,生猪价格下调了5元每公斤。而且这种下跌的走势是一直在持续的,这种下跌趋势才会让人觉得更加的害怕。很多人担心未来生猪价格会一路下跌,跌到谷底。那么这一轮猪价下跌是因为供大于求吗?对于养殖户来讲有什么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这一轮生猪价格下跌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是市场综合反应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供大于求。事实上相对于总体而言,我国的生猪供给仍然是小于需求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缺口仍然存在。因为我国石猪产能并没有完全恢复,而且由于前一阶段受到疫情的影响,这种生猪生产规模扩大的趋势被打断,短期内更不可能完全恢复到以前的水平。那么影响生猪价格下跌的因素到底是哪一些呢?

一方面使前期受到疫情防控的影响,很多地区都采取了封闭管理的措施,道路交通网络也中断了,所以养殖户手中的猪无法及时出栏,所以造成了一批大体重猪的积压。而随着3月中旬开始各地的道路交通逐渐恢复疫情防控,取得了比较好的局面,生产企业也开始恢复生产,所以不少养殖户开始集中将手中的大体重猪出栏向市场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短期内生猪供应增加,促使市场价格下跌。

另一方面在消费需求端,春节之后逐渐地进入到平缓阶段,甚至可以说是销售淡季。往年在春节之后,猪肉的需求就会下降,而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老百姓在选择消费的时候更为慎重,所以对于猪肉的需求就更为减弱。在这种情况下,当老百姓逐渐减少注入消费后,生猪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供应,所以导致价格下跌是正常不过的市场反应。

猪价走低,是不是供大于求?对养猪户有影响吗?


与此同时国家稳定,猪肉价格也采取了很多其他的措施,比如说大量从国外进口猪肉不断地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这些措施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猪肉的价格,迫使市场供给增加。当供给增加需求减弱的情况下,价格出现下跌是很正常的。而且这一阶段以来,很多养殖户为了扩大养殖规模,也会将自己手中的猪抛向市场,而对于屠宰企业收猪的积极性也会增加,再加上道路交通网络的通畅,北方低价猪开始向南方价架区域运转,所以导致连锁反应,使得整个市场的猪价一路走跌。

对于养殖户来讲,从2月中旬到现在猪价已经下跌了接近5元每公斤,可以说是实打实的损失,如果按照300斤的猪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损失了400~500元。当然这只是一种按固有模式来进行计算的,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成本开支和市场变化因素在里面,可能损失还会更大一些。

不过好在虽然生猪价格下跌,但总体上目前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现在全国平均的生猪价格仍然在16元到17元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的生猪价格仍然非常高,对于养猪户来讲仍然还是有利润空间的。而且即使生猪价格下跌,也不可能一跌到底,随着需求旺季的到来,猪肉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上涨,对生猪的价格也会产生一定的反弹作用。所以即使现在从事生猪养殖,在今年应该还会有一个比较不错的行情,大家并不用太过担心,只要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就仍然有利可图

点击下方“点我查看”,查看详情↓↓↓

1.母猪保健好帮手!

2.肥猪催肥好帮手!

3.净化猪场圆环、蓝耳、猪瘟等顽固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