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祕密

凡是願意寫作、能夠寫作、正在寫作的或與寫作有關的人,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都有可能成功。——多蘿西婭·布蘭德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我接觸寫作斷斷續續有2年的時間了,中間也花過錢報過一些所謂的“寫作”班,跟著老師學習寫作的技巧,長進卻不是很大。


後來才發現,我只是學會了老師的招式卻並沒有學會心法,每次寫作雖然知道大綱該怎麼列,但具體到每一部分需要填充內容的時候就發愁,不知道怎麼擴展,不懂得怎樣引用,導致很好的選題,到自己手裡就被糟蹋了。


最近讀到了《寫作課》這本書,領悟到原來文章是這樣從A發散到B,再逐步推進到C和D,才算通曉了一點心法,寫起來也算遊刃有餘了。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書的作者是艾麗斯·馬蒂森,畢業於哈佛大學,獲得了文學碩士,也曾在耶魯大學、布魯克林學院教授寫作課程,出版了多部短篇和長篇小說,獲得了美國最佳短篇小說獎、歐亨利短篇小說獎和小推車獎,是個很棒的老師。


《寫作課》以名著和實事進行詳細解析,分析為什麼這些寫,要表達什麼,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也講述了很多技巧、方法來幫助讀者增強寫作能力,讓讀者對寫作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什麼是好,為什麼寫不好?以及如何能寫好。


其中我覺得最有用的就是如何記錄想法、怎麼給筆下的人物製造麻煩和衝突以及如何增強代入感,成為別人。下面分享給大家。


1、故事創作的“想法”,既基於事實又合理發散。


雷蒙德·卡佛說:“如果文章的語言和感情不實在,作者就是在瞎編,就是在寫他不關心或不相信的東西,那麼根本不會有人對這樣的文章感興趣。”


真實的情感、能夠讓讀者聯繫到自身,發自肺腑的生出強烈的認同感。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而這些真實的情感就隱藏在我們身邊,留心記錄周圍發生的趣事,就可以在寫作中穿插進去,這樣真實發生的案例,很容易打動人心,大家彷彿透過你的故事看到了自己的生活一樣。


更出色的做法就是在現實的基礎上,加上一些驚險的想象情節吸引讀者讀下去,這樣故事也顯得更加豐滿有意義。


當作品需要事實來支撐合理性時,就呈現真人真事。當事實無法支撐故事的完整性和豐富性時,就用虛構來補充然後進入想象的世界一一但仍要以合情合理為前提,不能忽略真實性。這樣就完成了創作基於既定事實且有章可循的軌跡。


《寫作課》提出所謂的“想法”,可以是論述想象力時提到的靈感,也可以是無意間聽說或看到的事情、某個聲音、一段記憶、別人的經歷,或是某些無厘頭點子,我們稱其為創作原點A。接下來再從A發散到B,再逐步推進到C和D…這個方法適用於所有虛構文學創作。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既要對創作素材進行加工處理,也要運用想象力先創造出一個情景並以此為開端,再考慮接下來的內容。


但是,這種由點及面的頓悟如何展開?如何從一個不成形的想法出發寫出一部完整作品的呢?


作者艾麗斯·馬蒂森表示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能是先受到強烈情感的驅動提起筆,然後在摸索中再逐漸展開思緒。


高爾基也說過:“千萬不要從形式上去追求比別人寫得好。比別人寫得差一些不要緊,要緊的是按自己的特點寫。”


卡夫卡在創作之初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寫作,不理會市俗的目光,才寫出了這部浸透異色的小說《變形記》,借用格里高爾在扭曲的世界裡變成了一個大甲殼蟲, 來表達自己為那些遭受壓迫而不敢反抗的人的擔憂。形成自己獨特的特點,而成為一代大師。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2、製造麻煩和衝突才是故事創作的靈魂


《寫作課》指出:“小紅帽就該遇見大灰狼,小紅帽對外婆的真情得通過大灰狼顯現出來,“大灰狼吃掉外婆”這個行動足以改變故事的走向,至於最後外婆是否得救已經不重要了。換言之,行動不一定能改變故事的結局,但至少會形成一種逼真的、持續到結局的壓迫感,最後再挽回局面。”


如果只是平鋪直敘的講述小紅帽到森林裡去探望外婆,一路平安,那怎能吸引讀者往下讀呢?


加入“大灰狼”這一麻煩事,就具備了十足的戲劇性,引發讀者的好奇,大灰狼和小紅帽和外婆之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而小紅帽要把自己的感情宣洩出來,就得把情感“嵌”在具體行動中——制服大灰狼,這樣環環相扣的劇情才夠精彩。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雖然知道這些,但是在創作的過程中還是很難加進去麻煩和衝突。


  • 不想製造


比如,我在開始寫作的時候,其實並不想製造麻煩和衝突,也不想製造出恐慌感,因為我特別傾向於描寫那些沒有行動力的“被動式”人物,不願意刻畫人物的行動和相關事件,不去想情節該如何推進,相信大多數人應該都和我有過一樣的做法。


假如我想表達的是我很開心,但開心只是一種內在的情緒,僅有一個笑容是無法支撐起一個完整故事的,必須加事件去輔助,通過一件事表達了我內心的愉悅,這樣才會有懸念,吸引和推動故事的發展。


  • 寫作原型是自身或親朋好友


有時候當我的寫作原型是自身或親朋好友時,我就特別拒絕添加衝突和麻煩,因為害怕虛構出來的事情應驗,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親朋好友遭受傷痛、背叛、遺棄的悲慘命運。


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還是要鼓起勇氣去寫,因為人物只有犯錯並身陷險境,才會有真實性和吸引力,有時候光身陷險境還不夠,還得引發一定後果才行。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有問題當然應該儘早解決,像和朋友之間的誤會,越快說清楚越好。但是在寫作過程中往往以誤會展開,它不僅橫巨在那兒,還會隨著情節推進不斷加深。


《寫作課》指出:“現實生活中,人們會避免意外發生,一旦意外出現,也會盡快採取行動以防止它進一步惡化。但寫作中,有麻煩才好看,困難重重更棒,這樣的情節更加富有戲劇性。

人物有機會犯錯和彌補過錯,並在此過程中激發出自身潛在的慾望、恐俱和需要,從而促成下一個事件的發生。問題層出不窮,故事才好看。”


馬蒂森在書中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一罐蜂蜜掉落在地,與此同時,一個嬰兒正往那兒爬,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就需要抑制住一把抱起嬰兒的衝動。


因為只有這樣オ會引發下一個事件一一嬰兒的父母辭退了不負責任的保姆,婚姻生活中潛藏的問題再次浮出水面;保姆之所以未能及時抱起嬰兒,是因為蜂蜜罐跌落的同時電話響了,是前男友遊說自己去運毒。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也就是說一旦問題出現,我們應該抑制住主動為人物解決問題的衝動,甚至要反過來想想如何使之更加嚴重。雖然有點虐,但麻煩和衝突才是故事的靈魂。


3、強烈的代入感,成為別人,才能更真實


《寫作課》指出:“構思時,先把人物放到現實中,想想他們怎樣生活,又會如何應對生活中的問題,可以先從微小特徵入手,再逐漸找到具有可識別性的特質是個不錯的辦法。”


比如,當你選定小腳女生作為主角,但實際上你有一雙大腳,那麼在描述小腳女生的時候,就要跳出自身,想象一個小腳女生的需求。


或者早上上班的時候在某個時間點遇到的女人,總是戴帽子,就可以往深處想一下,她喜歡什麼牌子的帽子?她的頭怎麼了?為什麼總是戴帽子?她是做什麼工作的,工作要求要戴帽子嗎?一步步的深入剖析。


《寫作課》:打破“作家”壁壘,揭示0基礎也能寫作變現的秘密


很多導師都說這屬於“人物塑造”,但我覺得,人物不是寫作者生編硬造出來的,而是要去用心感知、並逐漸找到其特質的。就像第一次踏入別人的房間,試圖從蛛絲馬跡中推測出主人的喜好一樣。


老舍先生說過:“熟才能生巧。寫過一遍,儘管不像樣子,也會帶來不少好處。不斷地寫作才會逐漸摸到文藝創作的底。”


在寫作這條路上,如果既想抒發自我感情還想能賺錢養家,那麼唯有有技巧的堅持不懈,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