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桩完美的姻缘,却被生生拆散,婚姻岂可张冠李戴?

一桩完美的姻缘,却被生生拆散,婚姻岂可张冠李戴?

《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姓名都是随事而生的。派人送东西,就派宋嬷嬷,管理竹子就安排老祝妈,承包稻香村附近田地,就找田妈。

作者还把这个办法用于一桩婚事,说明一个道理。

一桩完美的姻缘,却被生生拆散,婚姻岂可张冠李戴?


故事是这样的。长安县有个姓张的大财主。他的女孩儿小名金哥,已经受了原任长安守备公子的聘定。偶遇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少爷。那李少爷看上了金哥,便求亲,张家夫妇贪图长安府太爷财势,见利忘义,想要退亲,守备家不接受腿聘,两家打起官司。李家求门路求到水月庵静虚老尼,想托贾府关系,摆平此事。恰逢秦可卿发丧,王熙凤下榻水月庵,狡猾的老尼大肆吹捧,激将法等招数,打动了王熙凤。王熙凤因为贪图3000两银子并且为了卖弄本事,以贾琏的名义,给长安节度使云光写信,请与贾府有深交的长安节度使调停。云光利用职权,长安节度云光接信逼迫守备接受退聘。那守备无奈何,忍气吞声接受了张家的退礼。张李两家称心如意,准备操办亲事。不料张金哥倾情守备公子,痛恨父母,上吊自尽,守备公子也殉情投水。

一桩完美的姻缘,却被生生拆散,婚姻岂可张冠李戴?


《红楼梦》中这对苦命鸳鸯,情比金坚,却无缘成亲,参与酿成这场悲剧的有仗势欺人的长安府云光及其亲属李家,爱财贪势的张财主夫妇,假仁假义的静虚老尼,助纣为虐的王熙凤,滥用职权的云光。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一个个都各自得了好处。而局中人张李两家都损失惨重,事与愿违,人财两空。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红楼梦》作者设定这两家姓氏为张李两家,应该是看到张冠李戴这个成语。本来张金哥与守备之子两人结合,是一桩完美的姻缘,却被生生拆散,婚姻岂可张冠李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