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過年一年淡似一年,過年的熱鬧,過年的興致都在減少。

如今回家的乘車方式多了,回家的路也四通八達,可是回家的心卻有些變淡了,腳步也變慢了。因為除了至親在召喚期待我們回家以外,過年再也沒有值得留戀和興奮的。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1

以前的年,過了臘八,就開始忙活準備年貨,採買東西。現在所有東西都不準備也能過年,都有現成的買回家就能吃,倒是省事不少,省事的同時我們好像還丟掉了些什麼。

以前各種過年招待客人的,自己吃的都需要手工做,有的人家親戚多的,都會叫左鄰右舍關係好的互相幫忙,院子裡一番忙碌與歡笑的場景,那場景連空氣裡都瀰漫著歡樂的氣氛。

今天你到我家幫忙,明天我到你家幫忙,順便看誰家做的好,取取經,一邊幹活,一邊嘮家常,活也做了,感情也聯絡了,並且都是自然而然的發生的,甚至是悄無聲息的,彼此關係更加緊密了。

現在隨著採買的方便,這種場景消失不見了,只剩下見面略微的寒暄:

“你家年貨準備好了嗎”

“都辦齊了”

“這麼早就辦好了,或者辦好了只等著吃了”便結束對話。有些乾巴巴的。

為什麼不想回家,回家的感覺真的不一樣了

之前回去,會村裡轉轉,或者聽說誰回來了,到他家做做,來聊一聊家常,或者到人堆裡聽家長裡短。

現在老家沒有人堆了,只有麻將屋了,也沒有聊天的了。

除了見面寒暄幾句:“啥時候回來的”

“xx回來裡”

“今年長胖了或者瘦了”

“還是那樣”

“沒事到家裡玩”就結束了,玩手機的玩手機,湊牌場的湊牌場。

有種憋了很久想一吐為快的路徑沒了,像負重很久特別想要放鬆,卻發現沒有路徑,有些無奈和難受。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2

之前過年,大年初一,要每家每戶都拜年的。近親(五服以內)是要磕頭的,父親,爺爺,祖父是要鄭重磕三個頭的,其他關係長輩可以磕一個。

現在大多數家庭父母都沒有磕頭了,覺得磕頭是封建舊規矩,現在新社會不時興了,有點類似趕潮流。

以前磕頭,壓歲錢很少,現在不磕頭,壓歲錢很多。

我認為磕頭不僅是個儀式,也代表著長幼秩序,尊卑遠疏。孩子們從小從拜年磕頭中就能明白家族關係,哪些是要特別尊重的,而不是像現在回去的年輕人,家族什麼關係根本不知道,連人都認不全,非常的熟悉又陌生。

在這個儀式中,我們學會了尊敬長輩,都不用刻意教,自己可以體會。長大做人就不會失了分寸,丟了禮貌。

明白了秩序、知曉了長幼關係,這是社會組成的一個初級基本關係。從小潛移默化可以讓我們明白,人不是獨立的,只有自己的、每個人都是有聯繫的、互相依賴制擎的、身份是不斷變化的、今天的你就是明天的他,是輪迴也是傳承。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在拜年中,不同的身份新年互相怎樣說話,有哪些禮儀都一一體現。小孩們跟在身旁潛移默化的吸收,吸收的既是禮儀,也是說話的藝術,交流表達的方式,也是一種成長。從小心裡就有敬畏的東西,做人有一顆敬畏之心很重要,會讓你少走彎路,更不會誤入歧途。

我們過年拜天地神人,驅妖魔鬼怪,本身就是表達了一種正義,一種正能量,這也是中國人的普世價值觀。

有了這一普世價值觀,即便不讀書,即便父母不全,但是在這儀式薰陶下也能明白善惡美醜,也能分辨是非黑白,也能知曉尊老愛幼。

如今,所有這些都缺失了,去拜年,拜完全沒有了,只剩下一個去的動作,空洞無物。小孩子失去了成長的機會,一個很好的學習長幼禮儀體驗場景。

沒有體驗根本不會明白,有些儀式看起來陳舊,好像刻板又沒什麼意義,但是真正捨棄之後,它背後的意義就會凸顯出來。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3

感受最複雜的還是如今的走親戚,之前拜年走親戚,去了按親戚關係,該磕頭該磕幾個就磕幾個,完了之後喝茶敘舊,各自聊聊自家情況,主家熱情招待,吃完飯,還要再喝會茶,再聊一會,才是起身告辭。吃完飯,不喝茶就走,被視為不禮貌,不盡興。

現在走親戚,開著車,一連走好幾家,到那裡,禮物一放,寒暄幾句,茶都沒喝幾口就要起身走了,趕著走下一家親戚。

為什麼會這樣?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有以下五方面原因:

1、 現在社會發展節奏快,壓力大,大家沒有時間,沒有精力跟親戚互動,久而久之,關係疏遠。見面後,內心也是很親近,很想親近,但是卻沒有話說,找不到合適的話題,彼此太生疏了。

2、 如今注重自我,認為七大姑八大姨的沒必要聯繫,浪費自己的時間,有那時間不如刷頭條,看抖音,玩遊戲來得自在。別說親戚,即使父母,有些小家庭也希望跟雙方父母來往必要太頻繁,影響小家和諧。

頭條曾經看到一個提問,兒媳婦在網上提問,公婆一個月來家2次,算頻繁嗎?言外之意是嫌棄公婆打擾了小夫妻。

理解都想不被打擾,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什麼都要適當,過了,副作用就顯現了。

人容易過獨了,在低谷時,就會覺得找不到傾訴的人,也不知道求助誰,所有的一切要獨自面對,這就是大多數人處於亞健康狀態的原因之一,感覺壓力大,煩躁,鬱悶這也是近年心理疾病呈上升趨勢的原因。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3,現在人情淡漠,親戚鄰里之間,淳樸的情感減少了,多了攀比,虛榮與冷漠,誰家過得好了,門前車水馬龍,見面都格外熱情。

如果家裡一般或者比較落後的,那你熱情讓人到屋裡坐坐,人家都是客氣地說“不坐了,不坐了,還有事……”

迎面碰上也是客氣的口吻, “xxx回來了”,眼神分明告訴你“你家還是那樣”,一絲可憐你的味道,三分看笑話的心境,再往後就是冰涼的感覺。

這是大家這些年不願意回家,走親戚的原因,感覺太扎心。

現在回家,不管你真正生活的怎樣,回家沒有開私家車就是混的不咋地。開車的神氣活現,不開車的自己矮三分。導致現在很多家庭,不管需不需要都想辦法買輛車,儘管買了,對大多數都是靜靜地放在哪裡,也是絕對值得的。

4、 大多數人常年在外,也是年越過越淡的原因之一,大家都不常在家,很少交集聯繫,關係生疏,熱情不起來。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5、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現在人的隱私意識漸強,之前大家互不隱瞞的事情,現在都變成了隱私。比如在哪裡工作,做什麼工作,收入多少,有對象沒……

之前的家長裡短現在都是隱私:之前誰家兩口子吵架了,婆婆跟兒媳婦發生矛盾了,左鄰右舍都去勸,大家也都不隱瞞,除了兩口子的事,其他都不是事。

現在不同了,見面別人不說,不敢也不能輕易問,自然話題少了很多,不知從哪裡聊起,大多都是尬聊一陣結束話題,各自玩手機。

隱私意識加強了好處大家各自享受各有體會,我想說一下另一面的,這個另一面也有人深有體會。

人內心裝太多所謂的“隱私”,久而久之,“心會生病”。本來我們儲藏隱私的地方應該是個管道或者漏斗,有進有出,保持平衡才好。如果只進不出,它在超負荷工作,持續下去,它會變形,扭曲,最後生病。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生病的表現就是:孤獨、鬱悶,憤世嫉俗,冷漠、不開心,整個人持續地處在低氣壓狀態,再後來就是抑鬱,焦慮,失去生活的興趣,甚者分裂。

以上所有的因素,還有一些我不曾觸及的因素,導致了年似乎越過越沒意思,越過越懷念曾經讓我們滿心歡喜的那些“年”,美好都在回憶裡。

過年,一個節日,表面上吃喝玩樂,走親訪友,體現的卻是國家興衰,人生百態,人情冷暖,人性美醜。

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年,我們卻嚐出了一絲寡淡,一絲苦澀,一絲無奈的味道,是什麼原因呢?誰造成的?我停止了敲打鍵盤,陷入了深思……

年復一年,你每一年是怎麼過的,過年的熱鬧歡騰彷彿定格在回憶裡

我是心田情感:心田情感,用心陪伴您的心田!旨在為你撥雲見日,認識本我;為心指引方向,為愛保駕護航!幫助求助者真正的走出感情婚姻泥沼,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歸宿。

歡迎關注,諮詢心田情感!感恩在頭條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