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提出寫文章:


“不做無病只呻吟”

“須言之有物”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做音樂,何為音樂?在某百科詞條是這樣定義音樂的:

音樂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

《禮記·樂記》記載: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鏚、羽旄,謂之樂"。

後渾稱"音樂",指用有組織的樂音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藝術。

MC喊麥,喊麥主要形式是在網上下載一些伴奏,套用一些古詩詞,用伴奏帶著伴奏對著麥喊。中國的喊麥並不屬於正式音樂,多為網絡紅人創作的情感喊麥。

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如前幾年,爆火的《一人我飲酒醉》:

一人 我飲酒醉


醉把佳人成雙對


兩眼 是獨相隨


我只求他日能雙歸


嬌女 我輕扶琴


燕嬉 我紫竹林


我痴情紅顏


我心甘情願


我千里把君尋


說紅顏 我痴情笑


曲動 我琴聲妙


我輕狂高傲


我懵懂無知


我只怪太年少


棄江山 我忘天下


斬斷情絲我無牽掛


千古留名傳佳話


兩年征戰已白髮


一生征戰何人陪

......,

筆者才疏學淺,認為其化用了古詩"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但完全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如同《驚雷》一般,不知所云。

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附上《驚雷》部分歌詞:

驚雷

通天修為天塌地陷紫金錘

紫電

玄真火焰九天玄劍驚天變

烏雲

馳騁沙場呼嘯煙雨頓

只是多情自古空餘恨

我手持彎月刃

說天地淪陷氣吞山河崩

大權我手得

殺神弒佛修成魔

劍出鞘 我血滂沱

.......,

講真的,筆者身為音痴,都對這首暫且稱之為“歌曲”的東西,無感,也難怪在樂壇叱吒多年的“老江湖”楊坤對它的鄙夷。

在一次直播中,網友要求楊坤直播唱網絡爆火的喊麥歌曲《驚雷》,但遭到其強烈的吐槽:

“太難聽,神馬東西,要節奏沒節奏,要律動沒律動”

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面對知名歌手楊坤對於《驚雷》的評價,《驚雷》原創也是坐不住了回懟楊坤:

“我想說音樂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存在即合理,這麼多人喜歡驚雷肯定是在驚雷裡感受到了快樂,給人快樂的音樂就是好音樂”

其後還不忘得意:

“你看《驚雷》現在多火,比你的任何一首歌都火。”

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從前文對音樂的定義“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我們知道首先音樂是一種現實情感的反饋,其次它是一種藝術形式。《驚雷》有所謂的“現實情感”和“藝術感”麼?筆者反正是get不到的。

如同《驚雷》的前輩之作《一人我飲酒醉》,是真的被人喜歡麼?如果真的喜歡,有人把它當做來電提醒麼?恐怕沒有吧!

如同土味情話一般,喊麥只不過是一小撮人的自娛自樂罷了。

楊坤diss《驚雷》:“神馬東西”,網友附議:另類土味罷了

正如新京報所評:

“音樂不分貴賤 但分經典與糟粕”

大浪淘沙,留下的往往是有重量的,而那些徒有其表的東西,則隨著海浪一同消失了。一首歌的“爆火”,並不能說它“好”,就如同《一人我飲酒醉》,如今有多少人會聽?爆火只是曇花一現,這種“快餐式歌曲”也終將消失在我們的歌單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