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楊坤:其實你不瞭解我

  幾年,歌手楊坤做音樂節目導師、當電視節目主持人,還演了幾部電影,各方面都有聲有色。但對於曾有抑鬱症和社交恐懼症的他來說,這些都是一種對抗:“我在日常生活裡,性格有缺失的地方,我想通過這些節目,讓內心再強大一點。原來不敢面對的,我現在自己主動去挑戰。”


  《中國好聲音》舞臺上一句半開玩笑的“32場演唱會”,最後成了楊坤的著名標籤。他真的辦了32場演唱會,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其實你不瞭解我”。


楊坤:其實你不瞭解我


  楊坤現在依然會做沒錢的噩夢。夢裡他會想,明天我住哪兒?還能不能在這兒唱?這大概是北漂八年的後遺症。


  16歲時,因為和老師發生爭執,楊坤發誓不上學了。他進入父母所在的包頭鋼鐵集團,成為臨時的合同工人。他每晚偷偷去包鋼俱樂部看人唱歌,看了三個月。突然有一天歌手感冒,他自告奮勇上去唱。開口一唱,他得到了一份每天能掙五元錢的好工作。


  看到唱歌還能賺錢,父母幫楊坤聯繫到內蒙古武警總隊文工團入伍。“也是為了有一個正式的工作。”楊坤解釋說。他依然偷偷去俱樂部唱歌,演出費步步上漲。部隊裡其他人每月拿20元津貼時,他每月已經能賺4 000元了。


  那時候的楊坤嗓音柔亮,有“小蔡國慶”之稱,跟後來的沙啞大不相同。同班的班長看好他,覺得楊坤“幹什麼都不行,你只能唱歌”。楊坤覺得這是很大的誇獎。


  不久以後,由於經常趕場唱歌,楊坤嗓子裡出現聲帶小結。手術後沒好好休息,聲帶出血,聲音越來越沙啞。這次變故後來卻給楊坤帶來幸運。“流行歌唱得好的人太多了,唯一的武器是你的音色。哪怕你技巧不是那麼好,但你非常有特色,就容易分辨出來。”楊坤總結。


  退伍後,楊坤來到北京。他留著及腰長髮,找到的第一家歌廳叫卡薩布蘭卡。當時沙寶亮和滿江也在那裡唱。半年後歌廳生意下滑,老闆開除了楊坤。


  對數字不算敏感的他,卻清楚地記得在北京的搬家次數:55。因為那不只是數字,還是在每個地方住的一兩個月。“以至於我人生中買第一輛車,開在北京的路上,都不用記路,特別熟悉,因為每一個地方我搬家都去過。”


  他住過每月租金80元的防空洞,左邊一溜住著彈棉花的,右邊一溜住著搞音樂的。買不起別人的歌來唱,就慢慢學著自己作曲作詞,一首兩三千元賣給別人。


楊坤:其實你不瞭解我


  楊坤講話時的高頻詞是“慢慢地”——“我以前不會寫歌,慢慢地逼著自己寫。”“後來慢慢地發現,不應該把歌詞放棄。”“慢慢地,我覺得自己出不來了,基本放棄了讓所有人聽到我的歌的想法,但我還有一份相對穩定的酒吧唱歌工作,每天有幾十個人來聽我唱歌,我也就滿足了。不那麼較勁地活。這事我還是堅持幹,只是期許沒那麼高了。”


  機會來得突然。2001年他簽約竹書文化,2002年發行了第一張專輯《無所謂》。七八年前寫的歌《無所謂》已經賣給別人四五次了,都沒有唱紅,這一次卻大紅大紫。這張專輯和2003年發行的專輯《那一天》合計達到了200萬張的銷量。這大概是大陸唱片業最後的幾抹輝煌之一。約十年後的現在,唱片銷量上十萬張就幾乎不可能了。


  但楊坤自己卻很難感覺到幸福。成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他想寫出更好的歌,希望超越以前,可又覺得很困難。他很在乎別人的看法,別人給他的好反饋和壞反饋,都會被他放大很多倍。


  他覺得自己要完蛋了,經常胸悶氣短,出虛汗,一面對鏡頭就特別緊張。他一年去各種醫院檢查了四次,也沒查出問題。2005年,他在香港檢查出有中度抑鬱症。


  楊坤每天躺在床上,從早晨一直到下午。無數次,他終於決定出去,開車走到一半,又回來了。


  那幾年,他最討厭唱自己的《我比從前更寂寞》,每次唱都想哭:“我對著鏡子裡的人發慌,那簡單的我到底哪兒去了,得到了想要的結果,我卻比從前越來越寂寞。夢最多的男人最忙,美夢做了又很緊張,得到越多折磨越多,我卻比從前更寂寞。”別人一說“坤你這麼多年太不容易”,他眼淚譁就下來了。


  熬過這一段比當年的55次搬家還艱難,楊坤說:“沒有人能幫你,只能你主動走出去。”楊坤擔任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抗抑鬱大使”。後來他又當演員,還客串主持人,他說這都是他走出去的方式,“就是跟自己較勁唄”。


  現在,《我比從前更寂寞》是他最喜歡的自己的歌:“我知道這樣的歌不是特別弘揚所謂的正能量,但這畢竟是我最真實的感受。”


  拿過許多音樂獎項的楊坤因電影《邊境風雲》獲得了一個特別的獎項——2013金考拉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他演男配角,一個殺手。孫紅雷評價他是“有天賦的演員”。


  楊坤談起電影滔滔不絕:“我在家裡就老自己演。”最喜歡的電影是《美國往事》和《教父》,最喜歡的導演是科恩兄弟和昆汀·塔倫蒂諾。他喜歡把自己代入到複雜的角色中去。


楊坤:其實你不瞭解我


  他曾說:“我原來為什麼不願意講話?我的語言組織能力不是特別強,講著講著就跑偏了。可能別人也不是特理解你,你自己也把自己給繞進去了……我期待的是,我唱一首歌,大家都在這個氛圍裡,理解得非常默契,這是我特別需要的。”但並不是每次唱歌都能得到理解。“你們完全沒懂我”的感覺對楊坤來說太不好了。“那個時候,我就想能不能再具象化一點,電影這事太直觀了,我演成什麼樣,大家會很容易知道。如果成功表現出來,要比音樂更具象、更立體。”


  類似的滿足感還出現在演唱會上。他形容:“你真的是在演唱,可以把你所有的潛能,在那一個半小時或兩個小時裡激發出來,這是一種享受。”


  《中國好聲音》中,楊坤為拉選手入隊,隨口說出自己有32場演唱會,入隊的可以去當嘉賓。說的次數多了,“32”漸漸成了標籤。楊坤解釋:“當時其實沒有32場,大概已經簽約了二十七八場。那天我不知道怎麼就說出了這個數字,後來其他導師也幫我說,就成了這個效果。”


  節目結束後,楊坤用四個多月的時間,全國巡迴辦完了32場演唱會。“演這三十多場,拉著樂隊全國跑,收入遠遠抵不過幾場商演,那都是放伴奏帶,但我愉悅了呀。本來我可以反悔不去,可那樣人家更說我的32場演唱會是噱頭了。你說完就完了,但我得把這事真幹了。對我來說,演唱會比唱片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