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江充誣害太子,來到京城,冒死上書為太子鳴冤。其文成矢勁地,漢武帝見到這份上書,內心有所感悟,但還存在疑心,未及時下令赦太子無罪,但終使太子免死。帝王家的父子親情令人扼腕嘆息,而壺關三老令狐茂冒死上書進諫漢武帝的舉動贏得後世尊敬,死後,壺關人為其立碑墳前,碑刻6字:明戾太子冤者。至此,衛氏破滅。霍氏自公元前128年平陽衛子夫為皇后起至公元前91年衛太子死,這37年間,平陽衛氏是漢武帝時代第一世家大族。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漢武帝劇照

巫蠱之禍,戾太子劉據死,衛子夫自盡,衛氏一朝滅門,代之以興的是平陽霍氏。衛、霍雖為二姓,實為一體。霍去病乃衛青外甥,而霍光是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兄弟。霍氏自霍光輔昭帝起,至霍皇后被廢止,控制朝政20餘年,為西漢昭、宣二帝時代的第一強族。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欲立少子劉弗陵為太子,太子年僅8歲,擬選忠臣輔佐。武帝認為霍光“忠厚可任大事”,便讓宮中畫師畫了一張“周公負成王朝諸侯”的畫送給霍光,其用意是要霍光做漢朝的周公”。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太子劇照

次年,漢武帝病危之際授命於託孤四大臣,霍光尚不解其意,武帝卻早有打算,命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全權處理軍國政務,命金日為車騎將軍,命上官桀為左將軍,命桑弘羊為御史大夫。此四人成為漢武帝託孤大臣。第二天,漢武帝逝世,劉弗陵即位,為孝昭皇帝。政事一決於霍光。霍光,字子孟,驃騎將軍霍去病同父異母弟。父霍仲孺,河東平陽(今臨汾市)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北擊匈奴,路過平陽時拜認生父霍仲孺,班師回朝時將弟弟霍光帶進長安,時霍光10餘歲。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劉弗陵劇照

以霍去病的聲望,年幼的霍光得為郎、侍中。霍去病死後,霍光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侍從武帝左右出入宮中20餘年,小心謹慎,從無過失。加之眉清目秀、資性端正,深得漢武帝賞識武帝深知霍光為人,故而臨終託孤。霍光輔佐昭帝,盡忠竭力,為天下稱頌。始元元年(公元前86),名臣金日死,霍光失去了共同輔佐的夥伴。加之,上官桀追逐權勢,趨炎附勢,雖與霍光為兒女親家,卻漸生嫌隙。霍光長女嫁上官桀子上官安,生有一女,與皇帝年歲相仿,上官桀利用帝姐長公主的關係將孫女送入宮中,數月立為皇后。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霍光劇照

皇后父上官安得為驃騎將軍、桑樂侯,上官父子由是尊盛,極為狂妄自大。長公主與丁外人私通,上官父子欲討好公主,特為丁外人請官,遭到霍光拒絕,故怨恨霍光。桑弘羊推行鹽鐵酒專營,為國興利,居功自傲,為子弟求官,遭到霍光反對,亦怨恨霍光。於是上官父子、公主、桑弘羊、燕王旦便合謀,欲陷害霍光。他們與諸大臣聯名告霍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14歲的昭帝接到告狀信,不僅不肯下發且於第二天殿堂之上,親下詔令令霍光入殿,當眾宣佈說,大將軍忠臣,受先帝所囑以輔朕,敢有毀者坐之!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將軍劇照

從此,奸佞之臣不敢明告,密謀殺霍光,廢昭帝。元鳳元年(公元前80),上官桀策劃以長公主置酒請霍光,伏兵殺霍光,廢昭帝,迎立帝兄燕王旦為天子。燕王旦亦許諾待事成之後立上官桀為王。上官桀欲立燕王,其子上官安卻想誘殺燕王立父親上官桀,底地利慾薰心,全然不顧自己女兒此時為皇后。終因陰謀洩露,九月,帝下詔捕奸黨,誅上官父子及桑弘羊、丁外人,公主、燕王均自盡。所幸因皇后年少,且未參與謀劃,又是霍光的外孫女,因此不廢皇后,一場宮廷政變就這樣平息了。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燕王劇照

霍光因此威震海內,昭帝對霍光深信不光輔昭帝以儉約、寬和,“百姓充實,四夷賓服”。霍光輔昭帝10年,不負先帝重託備受當朝及後世推崇。元平元年(公元前74)四月,漢昭帝死,時年23歲。昭帝無後,立何人為皇帝成為當時十分棘手的問題。霍光與大臣商議,大家都認為應立漢武帝子廣陵王劉胥。霍光認為劉胥無才無德,漢武帝生前尚不用此子,但眾議難違,因此十分發愁。

中國古代時期的平陽衛氏,為何會成為漢武帝時代的第一世家大族?

廣陵王劉胥劇照

正好有一人反對立廣陵王,以為“廢長立少”,“唯在所宜”,於是霍光稟報皇后,迎立昌邑王劉賀。昌邑王劉賀原是一位浪蕩公子,既至長安,本性不改,“淫戲無度”,“日益驕溢”。霍光因此氣憤加之憂愁。他與故友田延年、張安世商議後,便召集朝臣決議廢帝,群臣唯諾之際,田延年挺身而出使得群臣紛紛表示,“唯大將軍令”當下,以宰相楊敞為首,31位大臣聯名的奏章草就,上報皇太后,昌邑王就這樣被廢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