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4月8日零時起,武漢解封。在過去76天裡,我們見證了歷史,他們親歷了歷史。武漢解封,意味著抗疫翻開新篇章。

今天,離漢最熱門車段是武漢到深圳北、廣州南、上海虹橋。9 時 36 分,由武漢飛往深圳首趟航班降落在深圳機場。13時02分,武漢開往深圳的第一班列車抵達深圳北站。

作為最大的移民之城,深圳抗疫也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在深圳機場等入境口岸不定時會有新增境外輸入案例;由於近期有境內新增,寶安風險等級由低風險調整至中風險;從3月中旬起,深圳市對56萬名持湖北健康綠碼來深人員進行了拉網式排查,截止目前發現8例無症狀感染者,比例不超過十萬分之二,預計尚有超過20萬的湖北待返人員.....

復工復產下的深圳,抗疫答卷已經翻開新的篇章。

以下是一個鄂籍深圳人的真實故事,講訴了他大年三十從湖北到深圳的曲折返程路。我們從他細微的講述中,感知歷史巨大的變化。

“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4月8日,武漢解封后第一輛到達深圳北的列車。圖:深圳新聞網

2020年1月7日,我從羅湖口岸進關去香港,就看到有零星戴口罩的。在港四天,雖然港府聲稱未發現武漢不明原因肺炎個案,但10日回深看到高鐵西九龍站有了測溫安排,我心裡不免開始犯嘀咕了。

10日晚上,我接到父親來電說,老宅基地上翻建的新屋,計劃在農曆臘月二十五(1月19日)辦客,以示喬遷之喜。而此前我在網上訂了一些大件傢俱,都需要自行安裝,不提前回去,難以在辦客前完成。而我們公司1月17日才放假,看來我必須請幾天假先回老家——湖北麻城。

13日這天,我在贛州南康區生活的兒子,突然來電說想陪我回去,看看爺爺奶奶,看看新房子,更想看看北方的雪。我跟父母說起,二老高興壞了,叫我一定要帶他回來——畢竟長到十三歲,這孫子還沒回過老家呢!

我立即重新規劃帶兒子回老家的行程。先是訂了一張15日晚從深圳東始發途徑贛州的火車票,次日一早到達南康,接到兒子後,又從贛州西坐高鐵到南昌,再從南昌轉火車到九江,從九江再轉火車回麻城。17日上午下火車後,我找了開出租車的親戚,送我們回到鹽田河家裡。

第二天,侄子從武昌某大學放寒假回來,我兒子一向很黏他這位堂哥,每年暑假他們都在一起,不是深圳,就是贛州。兩人當晚就睡一張床,19日的新居宴上,二人更是在一張餐桌上用餐,還碰杯喝了家裡釀的米酒。

1月19日的手機推送新聞說:截止17日止,武漢肺炎感染者共17例,無死亡病例。在大多數人沒有留意疫情時,我隱約覺得這次肺炎似乎不簡單。

“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我就跟父母說,原計劃初三回贛州,現在看來得提前回去了。老人家不太理解,百般挽留,尤其說孫子初次回來,要多玩一下,至少要過完除夕再走。我無法拒絕吃過年飯再走的要求,就答應了。

但我的心裡是忐忑的,先後打電話詢問了六位同樣從深圳、東莞自駕返鄉的朋友,其中五位覺得我多慮了,只有第六位徐同學說,如果初六返深,可以一起走。但我訂的返程贛州的票是初三的。

徐同學是我從小到大的老哥們,感情頗深。20日,徐同學帶太太和孩子來我家老屋,一起吃了午飯。我再次提醒,鑑於疫情,還是儘早回去比較好。他們表示會充分考慮我的意見,初三是徐同學的侄子結婚,完後會聯繫我一起回廣東。

當天晚餐,參加了老同學二十多人的聚會,熱鬧非凡,徐同學一家三口也到了。我提起疫情,

幾乎所有人都說,難道比03年薩斯更嚴重?大家都不太擔心……

21日下午,高中畢業就沒有再見面的鄭同學,取消了原定大年初一的聚會,原來他已在當地一個赫赫有名的“油老大”公司負責。他春節要值班,領導要求要加強巡視所有加油站——那是人口流動的高風險地,抗疫鬆弛不得。

鄭同學的到來,增加了我對疫情的擔心。22日一早,我再聯繫徐同學,他說,他正在回麻城的路上,他太太和兒子已從黃州乘火車先回深圳,他一個人留下來,參加初三的侄子婚禮。

當晚,我在床上刷手機,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突然刷屏——1月23日10:00,武漢將封城!

“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我的直接反應是,省城武漢封城,湖北的其他地區、縣城一定會跟著封城!

我當即給徐同學微信留言:陸續封城後,到時可能出不去了,如果需要返程,果斷決定!

早上六點左右,弟弟電話我們起床,去鎮上他的家裡過年。早上吃年飯,這是我們老家一個特別的習俗:不是吃年夜飯,而是吃年早飯,越早越好!因為以前有人愛大年三十上門逼債,一家人早早吃完,就不怕債主上門尷尬。

我們老家只要過了小年,兄弟姊妹多的,就會從臘月二十五到臘月三十之間,每天安排一家過年。臘月二十九在弟弟家過,臘月三十的老日子,在我家過,這是父親親自安排的。為的是多留我兒子一天。早上八點不到,我們就吃完了年飯,一家人坐著聊天,我不停看微信群裡的消息,到上午10時的封城時間,微信群的消息說,差不多30萬人在封城前的八個小時,離開了武漢!

我心裡非常著急,就繼續給徐同學電話,說要不要再早一點,不要到初三?

飯後,兒子和他堂哥勾肩搭揹出去玩,我突然意識到一個重大問題——他不是從武漢回來的嗎?他有沒有被感染上呢?如果他被感染了,不僅我們這一大家子無可倖免——我們的圍爐火鍋用餐方式,沒有公筷,最容易全體中標了!

我心裡直發毛,立即跟弟弟商量,決定馬上送他去麻城市人民醫院做檢測。但小夥子很自信,說自己健康得很,沒有任何不適,堅決不去。我勸導他說,你從疫情中心地武漢過來,雖然暫時沒有任何不適,但網傳也有無症狀感染者,爺爺奶奶七八十歲的人了,抵抗力最差,還有從贛州專程回來過年的弟弟等等眾多親朋好友。你是不是傳說中的“毒王”,只有去檢查確認,大家放心。你有,大家馬上一起隔離排查!

但這侄子是個犟頸,拗了一天硬是不去。說他的學校離華南海鮮市場比較遠,這學期幾乎沒有在校區,而是去一個更遠的培訓中心學習,單獨租房起居的。

“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4月8日,武漢解封后出城的一家人。圖:南方都市報

我兒子卻開始坐立不安,生怕自己被感染了。看到歸哥一直不去檢查,他心急火燎,說喉嚨發乾,乾咳,但咳不出痰來,還有不停地找水喝。他叫我把他咳嗽、乾嘔的小視頻用他的微信發給他歸哥,然後問他說,歸哥,我都這樣了,你有沒有什麼不適,或其他症狀?

一向沉默寡言的侄子,終於回消息說,我也覺得喉嚨發乾,吞口水會有點痛,估計有點感冒。我兒子說,感冒也要去看看,不能拖著啊!這三四天一直下雨,我們都出去淋了好幾回了,真感冒了也麻煩……他發完微信語音,對我擠眉弄眼,我這才知道他是故意裝出來的,用這個方法催他歸哥去做檢查。

我父親雖已年邁,但一向通情達理。他目睹我父子二人的雙簧,覺得事情真的比較嚴重,笑著說,我也不堅持多留你們在屋裡住了,我來命令歸兒去看病,哪怕是感冒也要去看。但不在於今天這個半天了,

住新屋,過新年,所以,明早吃完年飯再去吧!

24日一早,弟弟一家按計劃都來我家過年,大家坐定後,我當場作出了一個令所有人不快的決定:分餐吃年飯!每人打一碗,圍爐只坐四個,其他人分散坐,吃完了再盛。然後不由分說,我親自動手為他們分菜……

這個年飯吃得大家悶悶不樂,尤其是我75歲的媽媽,簡單吃了幾口,就氣得回床上躺下了,說沒見過這麼過年的。侄子這才覺得麻煩全因他而起,一個人自覺地去堂屋裡獨自吃著。兒子趁機過去,說歸哥一定要去市醫院檢查一下,好讓大家放心。他半開玩笑說,我出生到現在沒有回來過,第一次回來就遇到這個事,我就是想知道,我是不是回來送死的?!

這句玩笑話終於打動了他歸哥,答應飯後去麻城市人民醫院做檢查。

年飯後我給家裡買了好幾袋大米和容易儲存的乾溼蔬菜。這時候接到了蔡同學的電話,他是臘月二十八從麻城市內趕回來的,想避一避疫情,專門到“鄉下”來過年。蔡同學還約了徐同學,中午一起去他那裡午飯。

三個老同學相聚,說話都沒有拐彎抹角,我對徐同學說,今天是大年三十,再不走,估計就難了。徐同學這才表態說,馬上回家做親屬工作,不陪侄子結婚了,等他電話,就出發!

“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武漢解封乘坐火車復工的旅客。圖:央視新聞

說也湊巧,到16:20的時候,還沒等到徐同學的電話,我兒子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我趕緊主動打過去,他說,哎呀,我在車上睡著了,加上中午喝了一點老米酒,不方便開車回去。家裡人不再堅持,同意我先走——你們收拾好,我半個鍾後過來接你們……

就這樣,大年三十下午五點我們出發,到徐同學岳母家,裝載了滿滿一車菜後,就近上了滬武高速,沒有過九江大橋,轉大廣高速進入江西修水。經過兩個服務區的休息,早上七點不到,我們就到了贛州,但還沒收到侄子的檢測結果。

我打電話給妻子說,大約四十分鐘左右,我們會到家。請做好早餐,送下樓來給我和徐同學吃,你把兒子帶上去,安排在書房隔離。我的房子是自建房,樓層多,房間多,非常有利於隔離。妻子說,真要那麼麻煩嗎?我說,特殊時期,不能嫌麻煩,畢竟我們和從武漢回來的侄子有過密切接觸,而他有一些可疑症狀,檢查結果還沒有出來,也許我和兒子都是潛在患者,不可以兩個傳染源都在一處……

我和徐同學在樓下吃完後,直接啟程回深,九點多到龍南時,才收到侄子發來的彩信檢測報告,醫生做了流感病毒抗原三項測定,及全血標本分析,

醫生認為沒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跡象,是普通感冒。

“76天前,我從湖北迴到了深圳”

我終於放下心來,電告妻子說,侄子沒事,兒子也應該沒事,但還是要繼續居家隔離14天,每天跟我視頻測溫,不要偷懶!妻子和兒子都知道這些程序,非常配合。

回深圳後,我主動向鳳凰社區申報隔離(元月25日至2月8日)。公司總經理聽說我回到了深圳,他馬上命令我開始工廠的復工準備。又是一番緊鑼密鼓——復工申請,防疫物資準備,廠區消毒安排等等,工廠終於獲批於2月17日復工!

現在回想,從香港的口罩觸動開始,我其實一直在密切觀察疫情,異常地謹慎小心。期間辦理新居喜宴、聚集家人過年、處理侄子體檢等事,回頭看這些環節都充滿風險,萬幸安然無事,沒有給身邊人帶來意外和損失。

尊重常識,保持理性,果斷行動,大概這就是一個普通人面對疫情,能做的為數不多的事情。科學防護,保護好自己和身邊人,也是以自己方式投身抗疫。

出品:深圳客

主筆:老許

素材:夏子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