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你的電影券、健身卡、優惠券延期了嗎?

“復工以後要好好慶祝下”的誓言,宋曉丹用一頓火鍋解決了。

為了花掉節前火鍋店贈送的100元優惠券,宋曉丹和2個朋友選在了這家餐廳,“不僅能吃火鍋,還能省錢”。

但張先生就沒這麼幸運了。成都大蓉和南城店此前通過微信向他贈送了20元飲料券,原本的截止時間是2月29日。經歷疫情後,商家表示,不會對此券進行延期。

不止在餐飲行業,健身房裡的私教課,電影院的觀影卡,甚至是外賣平臺的優惠券,都面臨延期或不延期的選擇。其中,既有法律下的硬性規定,也有商家和顧客之間的柔性抉擇。

餐廳優惠券不延期

原本打算去消費的顧客懵了

張先生的這張優惠券,來自去年12月28日在成都大蓉和南城店的一次消費。

當時,他在該店消費後,店員就通過微信公眾號向他贈送了30元的餐券和20元的飲料券,使用期限是1月25日至2月29日。沒想到,疫情來了,無奈他只得放棄出門聚餐的想法,優惠券也“滯留”在了手機裡。

疫情影响下,你的电影券、健身卡、优惠券延期了吗?
疫情影响下,你的电影券、健身卡、优惠券延期了吗?

大蓉和贈送給張先生的優惠券已過期

3月下旬,疫情形勢逐漸好轉,成都許多餐館已經可以堂食,張先生準備再次前往大蓉和南城店用餐。他記起自己還剩幾張優惠券尚未使用,雖然已經過期,但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打通了餐廳的電話。結果商家表示,由於疫情期間餐廳仍然在營業,因此不會對該券進行延期。

“優惠券上寫著不能外帶外賣時使用,必須堂食使用,但疫情期間大家不出門又如何使用優惠券呢?我覺得不延期不太合理。”張先生向紅星新聞記者表達了自己的質疑。對此,記者向餐廳工作人員詢問緣由。

商家解釋,“我們春節前發了20多萬張優惠券,而且1月25日到2月29日期間我們沒有停業。疫情期間不停業的通知是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佈的,再加上未關注公眾號便無法領取優惠券,因此大部分顧客都能收到消息。”

工作人員還提到,餐廳的電話一直在線,許多顧客來電諮詢關於優惠券如何使用的問題,當時餐廳放寬了優惠券使用的限制,可以在外帶或外賣時使用,不再侷限於堂食。因此,絕大多數顧客都在這個期間內順利進行了消費,目前只有十來人反映希望優惠券延期。

對於這個解釋,張先生並不滿意。“到店打包、點外賣的通知並沒有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也沒有告知優惠券在疫情期間該怎麼使用。”

商家到底該不該延期呢?紅星新聞記者致電成都市消費者協會,詢問相關情況該如何處理。成都市消協的工作人員表示,如若進行投訴、反饋及建議,需提供相應門店的地址,消協將通知對應區域的管理部門進行協商處理,但無法保證優惠券一定可以延期。而對於該不該延期,他們也無法下定論。四川省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則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最近暫時沒有接到上述情況的投訴或反饋。

健身房優惠券延期

不但有新顧客,還有回頭客

4月7日傍晚,位於成都高新區天府三街的零損普拉提內,宋曉丹正在私教課上進行拉伸。去年12月,她在這家工作室裡購買了13次私教課,按照合同,本應在今年4月前結束全部課程。

宋曉丹的上次課還要追溯到2個半月前。也就是說,如果依據合同,剩下的8次課都得報廢。不過,3月中旬時她收到教練的通知,對方主動將合同延期3個月。

如果不是門口要測溫的標誌,很難看出這是疫情後復工的健身工作室。但其實,人氣也是在4月後才逐漸好轉。

“這並不是個容易的決定。”零損普拉提負責人曼曼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從1月20日到3月,工作室基本停擺,但租金、水電費,以及員工工資的支出卻依舊堅挺。

但對已繳費的會員來說,重要的事情是延期的問題。曼曼表示,當時自己考慮的是,對會員制工作室來說,口碑來之不易,卻失之容易,“如果因自身損失不延長課程時間,勢必讓人失望,降低客戶粘度。”

疫情影响下,你的电影券、健身卡、优惠券延期了吗?

疫情後課程在逐步回暖

此前,紅星新聞也曾發出報道,針對疫情期間的電影兌換券,成都大部分影城均表示可延期。比如,峨影1958影城針對疫情期間到期的電影兌換券,將順延半年;萬達影城成都區域針對團體票,有效期為2020年1月25日到2020年4月30日之間,延期到6月30日。

曼曼承認,2-3月公司的確出現了持續虧損,直到4月初才開出了疫情後的第一單。但正是這一單,讓曼曼感到了希望——“我們不僅沒關門,反而延期課程,在業內贏得了口碑。”她表示,這幾天已經有一些新客戶到店,老客戶也有續費情況。

如今,幾間教室大多時候都有人上課,或是新顧客前來考察。有教練一天就能接待5次私教和1次團課,近乎疫情前的水平。

優惠券該不該延期?

來聽律師怎麼說

優惠券的延期,受益的僅僅是消費者嗎?在世邦魏理仕成都商業部主管江南看來,消費者和商家,其實都可以從延期的優惠券中受益。

比如,消費者能夠享受原本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優惠,保護自己的權益不受疫情影響。商家則與消費者之間保持黏性,甚至提高自己的美譽度。

“兩家相似的健身房,如果有一家可以延期使用優惠券,那麼消費者會對這家健身房更加信任,選擇產品時也更加安心。”江南表示,這不僅能讓消費者享受更人性化的服務,商家不會因此造成營收虧損,還賺取了消費者的好感,是值得鼓勵提倡的做法。而從長期經營來看,對於那些不延期的商家,則有可能會流失部分消費者。

除此之外,隨著疫情的逐步好轉,復工復產正當時,消費者試圖走出家門,滿足自身購買慾望——延期的優惠券剛好能夠刺激消費者進行消費,從而給商家帶來更多收益,更是雙贏的結果。

江南表示,未來,不同行業將陸續呈現出報復性消費的特點,比如餐飲業、電影院線等,“這對於商家而言是新的開始,也是新的機會”。

從法律層面看,“優惠券”的延期與否,是否有法律支撐?

四川方同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宋思月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義務的,不承擔民事責任”,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的規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疫情防控政策的實施對於消費者而言已經構成不可抗力事由,疫情防控政策對相應經營場所解禁之前的期間為不可抗力期間,消費者有權要求發放有價卡券的商戶根據不可抗力期間對卡券的有效期予以相應延長。

四川博紳律師事務所主任李凊律師則認為,如果商家在優惠券的使用規則中明確約定了過期不再履行優惠的內容,這意味著商家與消費者已明確約定,便可以不再提供延期服務。若商家沒有對此明確約定,且因為疫情這一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消費者無法使用優惠券,那麼消費者要求延期享受優惠時商家應當履行義務。如果商家沒有履行義務,無相關規定要求商家如何承擔後果和責任。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實習生 袁蘺芊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疫情影响下,你的电影券、健身卡、优惠券延期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