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扎根皮楼为脱贫

摘要:   四五年来,刘长城每天都会在皮楼村各自然庄间往来,亲眼看到道路通了、路灯亮了、文化广场和一个个村头游园建起来了、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了……旧村庄换了新模样,变得富裕而美丽。路上遇到熟悉的乡亲,大家会热情 ...

  四五年来,刘长城每天都会在皮楼村各自然庄间往来,亲眼看到道路通了、路灯亮了、文化广场和一个个村头游园建起来了、环境卫生干净整洁了……旧村庄换了新模样,变得富裕而美丽。路上遇到熟悉的乡亲,大家会热情地和刘长城打招呼,亲切地像一家人。


  2014年10月,在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刘长城作为第六批下派干部,担任颍州区马寨乡皮楼村的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长,2018年起又担任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刚到皮楼村时,他并不被村民们看好。“大家都认为我是从机关里下来的,能有啥基层经验?”回忆起近几年在皮楼村的经历,刘长城颇为感慨,他说,自己当时铆着一股劲——用实际行动做点成绩来给乡亲们看。


  刚进村的刘长城半步不离村,只要有空就挨家挨户走访。哪家贫困户因何致贫、哪条路需要修缮、哪些产业适宜发展……在马不停蹄的走访中,皮楼村的村民对刘长城越来越熟悉,全村的脱贫路径在刘长城的眼里也越来越清晰。“扶贫工作看似千头万绪,心里清楚了,也就知道从哪下手了。”


  摸清了实情,刘长城一心扑在为民办实事上。


  村里的蔡文亮老两口,年迈体弱、生活困难。在刘长城的帮扶下,老蔡做起了养殖,经济状况逐步改善:“俺家有啥困难,不用去反映,刘书记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解决。”


  得知很多村民有散养土鸡的习惯,刘长城便与当地大型养殖企业联系,合作共建养鸡基地,带动不少村民就业增收脱贫。


  生姜是皮楼村的主要经济作物,为了帮助村民拓宽销路、增收致富,刘长城在姜田、市场两头跑,终于通过网络推销为村民们拉来了一批订单,一时间皮楼姜丝等产品供不应求,刘长城也因此成了“网红书记”。


  把自己融入皮楼,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几年来,努力奔波的刘长城见证着皮楼村的点滴变化:村民小组间的道路畅通了,村民家的厨房通上自来水了,村里的环卫保洁也有了专人负责……


  2018年,皮楼村实现脱贫出列。下派任期结束的刘长城,却放弃了回到市人大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继续留下。“脱贫不脱政策,皮楼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让这里有更大的发展。”


  如今,刘长城和同事们仍然坚守一线,每天依然很忙碌。部分村民有养鸡的意愿,刘长城积极与阜城某养殖企业接洽,商谈合作事宜。闲暇之余,他走访当地老人,搜集有关“皮楼八景”的历史记忆,并归纳整理出楼西游园、玉兰大道等宣传文章几十篇。“乡亲们的生活改善了,得想办法留住文化记忆,这对皮楼来说非常重要,得让后人记得住乡愁,这也是笔宝贵的财富。”刘长城说。

阜阳扎根皮楼为脱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