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木为何能辟邪,竟无人知晓?

对于桃木能辟邪的说法,几乎无人不知,而关于桃木为什么能辟邪却是无人知晓?

关于桃木辟邪的由来有很多的传说,

其一,《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此处为邓林,据清代学者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桃林”。说句实话,这个考证是毕沅个人的考证,也仅是代表他个人的观点而已,“邓”字《说文》解释为曼姓之国。今属南阳。“邓林”应为地名之说,如果说非要说是一种具体的树,那我更愿相信“邓林”指的是橘林,与夸父逐日的传说更为相合。且不说“邓林”即为“桃林”有待考证,就算是“桃林”,似乎于桃木辟邪的由来也毫无牵连。

桃木为何能辟邪,竟无人知晓?

夸父逐日

其二,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

《山海经·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东北有门,名曰鬼门,万鬼所聚也。天帝使神人守之,一名神荼,一名郁垒,主阅领万鬼。若害人之鬼,以苇索缚之,射以桃弧,投虎食也。

除《山海经》记载外,汉代诸书皆有记载。如《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括地象》中即说:桃都山有颗大桃树,枝干盘曲三千里,树上有一只金鸡,太阳出来的时候就叫鸣。树下有二神,一个名叫郁,一个名叫垒,均拿着苇索,看守那些不祥之鬼,一旦捉住便杀之。

当然还有很多古书之中对此传说均有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在传说中,仅提及射以桃弧、立桃人等之说,未并未对桃木为何能辟邪做出解释。如果说这便是桃木辟邪的由来,似乎有些牵强。

桃木为何能辟邪,竟无人知晓?

神荼郁垒

其三,大羿的传说,古书记载,大羿是被桃木棒击杀,死后被封为宗布神,这种神经常在一颗桃树下,牵着一只老虎,每个鬼都要前去检验,宗布神一闻,如果是恶鬼的话,就会被虎吃掉。这个传说同荼、郁两位门神的传说却如此的相似。《淮南子·诠言训》“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由是以来鬼畏桃也。”之所以说鬼怕桃木,是因为羿是被桃木打死的。若说羿为神,那么他就不必再向西王母求不死药了,只能说羿因射伤河伯被贬为人。而桃木棒杀的是人,人死谓之鬼,而羿是死后才封的鬼王,那能杀人的东西是何其多,为何只怕杀了羿的桃木棒呢?

桃木为何能辟邪,竟无人知晓?

后羿除怪

这些传说似已无法考证了,而溯本归源回到桃木本身来看,桃木之所有以能够辟邪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阴阳学说,“桃”左为木,为冒也,东方之行,万物皆始于,东方为春,为木,为少阳。八卦为震,《易经·说卦传》:“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长子……”,雷为震卦的总称,震动也,雷能震动万物,为天之阳始。而《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 ……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我国古代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此时万物出,桃花在天雷召唤下繁花盛开,阳强春生来。而鬼邪为阴,阳强则阴弱,自然能驱鬼辟邪。而再看上面的传说,地点均为东方,鸡鸣为时之阳起,天之阳开。古书有云:“虎者至阳,佩之以行山路,日夜神鬼避之,集山林之灵气,遗王者之大威!”《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所以说,知鬼邪性,才能胜之,驱辟之法取天地相克之性,桃之春阳之性必能驱辟鬼邪,其他能驱鬼辟邪之物,也必具阳之性。

桃木为何能辟邪,竟无人知晓?

春龙雷动

二是上天垂象,“桃”右为兆,为了问卜或预测而灼灸的龟甲,出现的裂纹。《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上天垂象就是自然示人的征象,大自然在用象说话,天地之间的象已经摆好了,圣人能发现天地之大道,万事万物的必然的规律和联系。河图和洛书就是龙马和神龟背负的象,是天地人之间的规律,而古人对于纹的崇拜,已经到了通神的境界,认为自然界的纹是神的话语,是天地的规律。云行有云纹,碗有鱼纹,龟有卜纹,虎有王者之纹,打开桃子有核纹,手上有掌纹,这些象的纹竟然最后真的形成了文字。而“文明”二字就是通透了这些象形的纹与天地人之间的关系,发现了天地间的道。

桃木为何能辟邪,竟无人知晓?

静待美好

桃,万物初动之兆,阳春发陈之兆,天地符纹之兆,驱鬼辟魅之兆,辛味恶邪之兆,灼灼其华之兆,新春祈福,静待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