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二套的購買方向及置換的建議

首套房該如何選?


有讀者問我,手上錢不多,只夠買一套老破小帶個學位的,擔心以後轉手不好賣,或受到貸款限制。


我不經修飾的回答到,窮就不要想太多,看眼前。


事後捫心自問,本應可以婉轉一點的。。。


首套自住房的選擇,我之前也說過,就是交通好,方便上班即可;完全不需要考慮未來。比如說,真擔心老破小的話,可以看看北京的老破小,現在也8萬一平了,還是供不應求呢。


只要房價貴了,需求就不是問題,因為總有窮人需要接棒上車的;地段是好的,總會有人接手的。除此之外,貸款限制方面其實也不用太擔憂,只要市面上的老房子多了,銀行自然就會放開相關的貸款限制的了。


還是那句,沒錢就純粹點,只為適合你的東西付費,比如交通和麵積。把什麼逼格,未來,景觀,南向這些需要加錢的東西全部去掉。


首套房的需求就是,請給我一套可以步行上地鐵,1小時內能從家門口到公司門口的房子。


二套房該如何選?


二套房就開始考慮到投資方面的因素了,一般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囤個老破小的學位殼;另一個是買一個需要時間發展的新區。


學位殼,就是為了小孩以後讀書用的,自用加保值,讀完書十幾年,你還擔心不升值啊?


老破小以後沒人要的問題,其實不用過度擔心。如果大家都漂亮,只有你醜,那肯定是你有問題了。但如果大家都醜,只有少數人漂亮,那醜人的問題就肯定不是問題,肯定是漂亮的人有問題了。


試想想,10幾年後,老城區大多都是40~50年的老房子的時候,這個就會成為社會問題,什麼政策和規定都是可以調整的。


而投資房方面,就是買現在不方便,以後方便的地方。比如說現在沒有地鐵,以後有地鐵的,可以提前佈局享受地鐵建成的溢價。比如13號線2期這一條東西向黃金線路,和18號線這條南北向的黃金線路,大家可以關注下。


或者現在鳥不拉屎,但預期未來會發展得不錯的,比如知識城和南沙。我只是不建議買這些地方用作市區通勤和居住,但長線投資還是覺得可以的。


怎樣置換?


從合規角度看,一個家庭只能購買兩套房。有一些名額已買滿的朋友,就想著說置換升級了。


置換升級一般的路徑是這樣的,手上的老破小先處理掉,其次就是一房,兩房的戶型處理掉。最後,手上留著兩套市區內的商品房三房或四房單位,就差不多可以了。


其實,房子置換一次是元氣大傷的,當中涉及到中介費,稅費等費用,換一次虧個總價5%很正常,也就是大幾十萬了。所以,我一般來說是不太建議隨便置換的。


比較荒謬的是,近年不知道哪裡流行開房子短炒週期理論,什麼看週期高價拋出,低價買入。


對此,我評價為蛋疼。


相信我,好的房子,一直拿在手上收租就行了,不要置換,不要短炒,換一次傷筋動骨。


房子只有一個原則,買入好房子,一直扔在那收租。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問,房子拿著不賣出怎樣賺錢?


真的理解錯了,房子只是一個沉澱長期負債的載體而已,如果需要週轉當然可以賣出,但一直平安無事的話,房子真不要賣。


坦白說,如果不是寫公眾號,我真不會關注這麼多房產信息,最舒適的生活方式是,買了不看,過回自已的生活。


就一直扔在那,然後留給下一代。或者過個十幾二十年,看看是不是已變成沒落區,如果有沒落先兆了,就要考慮置換了。


如果真需要週轉的話,其實可以再抵押嘛,能借錢幹嘛要賣房呢?


房子,是用來沉澱財富和積累負債的,不是交易的籌碼,交易一次脫一層皮,不動就最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