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高考是個獨木橋,一不小心就會跌入萬丈深淵,一分之差就會相差萬人,很多孩子會在高考的時候遇雨成龍,最終考到一個自己滿意的大學。

但是進入大學後很多孩子在學習方面會出現鬆懈的情況,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考入大學了,終於不用對孩子學習的問題進行操心,於是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顧。

也有一部分家長覺得孩子離自己很遠的大學裡,自己雖然很想管束孩子的學習情況,但是自己的約束力是不夠的,不知道如何督促約束孩子學習。

其實學習不是一個階段的事情,而是值得人終生奮鬥的目標,古語有言,朝聞道,夕死足矣。但是現狀卻是很多孩子脫離了高中壓抑的生活,到了大學約束不了自己進行學習,並且大學的學業壓力並不大,孩子學習完全要靠自己自主約束管理,家長想要讓孩子繼續努力學習,就要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動機。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一,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1,什麼是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分為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學習動機代表了人是否能夠自主學習,學習什麼內容,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心理學上認為這是激發人定向和維持學習行為的心理過程。

2,學習動機的形成

學習動機就是人內心對於學習的原動機,這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學習興趣,以及是否能主動學習,他的形成是在孩子在小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啟蒙,以及老師講課方式是否能激起孩子的興趣,都影響著孩子學習動機的形成。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3,學習動機包括的兩部分

(1) 內部動機.它是指人內心深處的動機,表現出來可以是對學習的渴望,被稱之為求知慾。有的人從小非常學習優秀,考入到了很好的大學,大學也不是終點,接著研究生,碩士博士的學習,在這些人眼中,並不在乎能掙多少錢,而是他們內心深處喜歡學習,這就是內部動力,它驅使人們做出一個決定和努力。

(2)外部動機。這一部分與內心的動力相反,他來源於社會家庭學校等外界因素,因為考試的壓力,父母的期待,升學的壓力,以及工作的壓力使得孩子進行學習,但是當外部的壓力沒有了,孩子很可能停止學習。

其實不論內部壓力還是外部壓力,都能使人能夠進行學習,只是學習的效果會相差很遠。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4、關於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

(1) 對學習行為的啟動作用。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桑代克做過一項著名的餓貓迷籠實驗,實驗中飢餓的貓想要吃到食物就需要逃出籠子,貓剛被關進籠子的時候,開始拼命掙扎,最終會碰巧打開籠門的動作。

再把這隻貓抓進同一個籠子裡,記錄貓開門所用的時間,經過多次試驗貓最終學會了開門,這就是貓的學習,尋找食物就是貓的動機。我們從這個試驗中可以正面學習動機對於人有著促進作用,讓人能夠自主的學習

(2)學習動機對學習效果的影響。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奧蘇伯爾明確指出:“學習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孩子的能夠感覺到學習知識時候的滿足感,那麼這種學習動機會讓孩子學習的時候更加輕鬆,但是如果學習動機過高,孩子很可能會情緒過高,不利於思考,學習效果反而會下降。

(3)對學習行為的維持作用。前蘇聯心理學家馬卡連柯研究發現,如果不對一個孩子任何其他要求只讓孩子保持某個姿勢,那麼孩子只能保持很短的一段時間,但是如果你告訴孩子自己是某個角色,需要保持一個動作,那麼孩子動作保持時間是前一種情況的3-4倍。這就是說學習動機會對學習行為有著維持作用。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二,家長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面對孩子進入大學之後鬆懈的現狀,家長就可以利用孩子內心的學習動機進行改變,那麼家長要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機呢?

1,明確大學學習的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很多孩子進入到了大學,由於學習動機的外部壓力減弱,所以不再認認真真,廢寢忘食的學習,轉化為報復性的娛樂,所以很多新聞媒體都在報道孩子進入大學後十分鬆懈的現象,甚至社會上還掛起來學習無用論的不良之風,家長要激發孩子內心的內部動機,讓孩子明白大學學習的重要性,從思想方面讓孩子重視起來。

大學的學習不再拘泥於文化課,而是針對孩子的興趣以及以後的工作技能的學習,家長可以和孩子講述大學對於個人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個人回報社會,個人的價值實現對於國家的意義,逐漸上升高度,很多家長不屑於上升到社會國家的角度,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思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如果能讓孩子感受到自我價值與國家命運的關係,可以讓孩子的思想格局,視野大大開闊。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2,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根據研究表明很多孩子高考結束的時候,對於自己大學專業的選擇是渾渾噩噩的,自己對自己的專業並不是十分了解,只是道聽途說。

所以很多大學生上了一段時間大學生活後,發現自己的專業自己並不喜歡,網上還有一個新聞,某地的高考狀元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專業,所以選擇退學重新參加高考,許多人佩服他的勇氣,但是家長從長也要看出讓孩子瞭解專業的重要性。

家長在孩子選擇專業的時候,不要強迫孩子的意願,也不能讓孩子完全根據自己的喜好,要讓孩子理性分析,自己喜歡的專業真的適合自己嗎?家長和孩子一起交流,和上網查資料,讓孩子完完全全的瞭解職業的特點,讓孩子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選擇。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3,用提問的方式製造孩子外部學習動機

家長可以問一些孩子學習中的問題來檢驗孩子的學習情況,強化孩子的危機意識,倒逼孩子的學習。

家長對孩子所提問的問題並不是專業內容的知識,而是孩子的成績和排名,很多大學不再向高中一樣把孩子的學習成績發到班級群內,很多家長在孩子大學期間就沒有關心過孩子的學習,家長要知道孩子上大學之後,還是有很多排名和成績需要了解的。

並且大學期間還有很多證書需要考試,這些證書都十分重要,如:英語四級六級、計算機二級等等,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多問問孩子學習的情況,拿證書的準備做的怎麼樣了。

這些都會給孩子增強外部的壓力,家長也不必擔心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壓力,其實這些壓力對於孩子高考的壓力簡直是九牛一毛,孩子在大學寬鬆的環境下感覺不到壓力,家長要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孩子有些壓力,提高孩子的學習動機。

孩子進入大學就鬆懈?關於孩子的學習動機,你應該瞭解的事

4,要重視孩子的學習情況,並給予反饋

家長對孩子學習情況的提問,其實是在對孩子學習信息的收集,孩子證書取得,成績都是孩子學習信息的一部分。很多家長在孩子高中的時候特別注意孩子各科的學習情況。

如果有一科弱勢就會帶著孩子補習,其實孩子上了大學也要保持這種態度,孩子雖然進了大學,但家長對他們也可以進行適當的批評。

如果過度就取不到效果反而適得其反,一定度的批評對孩子的學習動機有積極促進作用,進而取得好成績,但對孩子更多的則應該是表揚,家長針對孩子的好的表現,也一定呀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激發孩子內心的學習動機。

雖然孩子已經上了大學,但是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終身的目標,不能讓孩子鬆懈的學習,家長要積極的引導孩子的學習動機,利用孩子的學習動機讓孩子進行自主學習,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