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髮財靠康波——股市恩仇錄(一)

現代金錢社會每個人都有發財的夢想,人生靠什麼發財?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和想法。周天王有一句名言叫“人生髮財靠康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財富積累,一定不要以為是你多有本事,財富積累完全來源於經濟週期運動的時間給你的機會。決定我們財富軌跡的,一個是我們的人生階段,而另一個,就是市場週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繁榮與蕭條存在著週期性規律,不同理論構建的經濟週期有長有短,驅動因素也不盡相同。

人生髮財靠康波——股市恩仇錄(一)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四種:康德拉季耶夫週期、基欽週期、朱格拉週期、庫茲涅茨週期

40年到60年,意味著絕大多數人,一生只能趕上一次康波。你生在哪個週期,做了什麼選擇,一輩子就這麼決定了。巴菲特沒什麼,為什麼能夠投資成功,原因就在於他出生在第五次康波週期的回升階段,所以他能成功,如果現在一樣不會成功,這個就是有宿命決定的。

人生就是一次康波,三次房地產週期,九次固定資產投資週期和十八次庫存週期,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康波的波動,很大程度上是一代人集體行為的結果,與人的自然勞動長度很吻合,這個長度與中國的“六十甲子”,和太陽黑子吉村循環是一致的。

古人云“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因此從來沒有什麼致富秘籍,快速發財的途徑,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和等待天時。本人年輕的時候也曾幻想過一夜暴富,尋找快速致富之道。股市、地產、大宗商品、外匯本人都曾研究過,飽讀詩書千卷,自認為比別人強,親自實踐,結果真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遭遇趙括之長平之戰,在股市上損失慘重,幸虧自己年輕,又遇到地產週期來臨,才僥倖逃出。對股市的恩仇由此而來,驀然回首,才發現全是人性使然。

故事從 2007年A股達到5000點之上時談起,本人初判股市已過熱,隨成功套現股市,2007年下半年買入地產(也算僥倖保留東山再起的資本),到這已經算很成功的經歷了,2008年初,本人深感國內A股缺乏做空工具和對沖工具,已轉戰香港股市(當時受侷限未開美國股市)。初期,自己的判斷得到印證,自信心膨脹,隨開始使用衍生工具,香港權證,牛熊證,妄想參透天極。沒有想到熊市的兇險不是書上寫的那麼簡單,下跌反彈再下跌再反跌,反覆幾次判斷失誤後,已經失去了方寸,後期只能不斷的割肉再割肉,直接損失本金70%。心灰意冷之際,自己索性離開股市。修身養性,讀書反思了。直到2008年10月份,聽聞巴菲特買入比亞迪股票,本著對股神的崇拜,全倉在12元左右買入比亞迪股票。命運給了我一次翻身的機會。可是人性是貪婪的,熬不住三個月的橫盤,我還是在比亞迪啟動之前拋掉了,錯過了一年翻10倍的機會。從此離開股市再不敢進入。

時間到了2017年,閉關十年之後,本人從雪球的模擬盤開始,逐漸恢復信心,總結經驗教訓,終於在實盤操作上開始賺錢。即便如此,本人還是戰戰兢兢,不敢輕言成功。只是分享一些心得和體會,供讀者參考。

先從近期投資的熱點說起,半導體、芯片行情在2月份啟動,2月底即開始調整。在全球股市下跌,美國進入熊市,全球經濟預計進入衰退的情況下,A股投資熱點從口罩股(道恩股份)——呼吸機(航天長峰)——疫苗股(未名醫藥),隨著國內和國外的疫情的變化而產生變動,近期金健米業、中遠海能、中公教育的逆勢上揚,更是體現了疫情之下投資邏輯的變化。參與股市這些年,深感趨勢投資、價值投資、技術投資都有可取之處,我們千萬不要墨守常規,刻舟求劍,要以變化來應對變化,隨時總結隨時進步,股市猶如戰爭,千萬不要戀戰,不要大意,而且還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股市的話題比較多,今天先聊到這,我們下回再詳述一些投資邏輯和投資經驗,供大家參考。 實戰分享:推薦一個股票,正邦科技,理由牧原股份一季度利潤40-45億元,豬週期還沒結束,豬的飼料大豆玉米開始漲價,物價本身還在上漲通道,正邦科技目前漲幅滯後,可望後期有較大漲幅。以上僅供參考,是否驗證,觀察半個月可以得到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