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建文帝能够听他的话,可能不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不会成功

徐辉祖,明朝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大儿子,继承了魏国公爵位,是一位忠心于献文帝的大臣,在靖难之役前曾多次向建文帝告密朱棣反心,可惜建文帝未听其话,后建文帝哀叹:悔不用辉祖之言!

将门往往无虎子,如常遇春的儿子常茂、李文忠的儿子李景隆都是如此。但事情总有列外,徐达之子徐辉祖就是一个列外。他虽然出身名门却从不引以为傲,为人谦虚谨慎,熟知兵法,而且对建文帝一片忠心。

如果建文帝能够听他的话,可能不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不会成功

他利用裙带关系,走夫人路线,在他与妹妹(朱棣的夫人,徐达的女儿)聊天时了解到了很多妹夫朱棣学习生活的情况,并通报给了一直以来对朱棣都关怀备至的建文帝朱允炆。可笑的是这位间谍夫人不断向其大哥徐辉祖透漏朱棣的种种反动行为,但还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就这样,朱棣的很多绝密情报源源不断的传到了朱允炆的耳中。

建文元年(1399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照礼制朱棣应该自己前往京城的,但是朱棣刚刚侥幸从京城逃离回到北平,他敏锐的感觉到如果再去京城,可能就回不来了,可是老爹的忌日不去不行的,于是在他刚回到北平后就谋划了一场生病计划,而且病越来越严重,成了病危,他便顺理成章的派了朱高炽和另外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燧代他祭拜。一下派了三个儿子,除了表示自己的重视外,还告诉朝廷自己没有异心。

如果建文帝能够听他的话,可能不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不会成功

然而此时朝廷削藩之意已经非常明显了,路人皆知,此时朱棣三子入京是可谓是羊入虎口。在这三人入京后,兵部便建议建文帝扣三人为人质,建文帝也同意,可是这时黄子澄却向建文帝建议这样会打草惊蛇,应该把三人送还朱棣,以麻痹朱棣。然而此时五六个藩王已经被处理了,事情天下皆知,黄子澄还掩耳盗铃,真是书生办事,不知所谓。

建文帝拿不定主意,此时魏国公徐辉祖出来说话了。按照亲戚关系算,朱棣三子是他的外甥,是他看着长大了,十分了了解这三人品行,他对建文帝进言,决不能放这三人回去,因为此三人不但可以作为人质,而且都身负大才,如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看来徐辉祖是料事如神,他的进言不久后就得到了证实,但更神的还在后面,紧接着,徐辉祖还特别说到了朱高煦这个人。他告诉建文帝,在他这三个外甥中,朱高煦最为勇猛过人,也最为无君无父,不但不会忠于陛下,也不会忠于其父亲,不得不服,徐辉祖的话非常准确,算到了二十多年后的事。

如果建文帝能够听他的话,可能不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不会成功

然而在徐辉祖的进言下,建文帝还是放走了朱高炽三兄弟,这可谓是龙儿大海。

在靖难之后,朱棣入京后,徐辉祖留在父祠,不肯迎接朱棣,被关进监狱。朱棣亲自召见询问,徐辉祖一言不发,拒绝推戴。司法部门逼迫他招供,徐辉祖只写下父亲是开国功臣,铁券中“子孙免死”的词而已。朱棣大怒,想要诛杀他却又中止。不久,勒令他返回私宅,革去俸禄和爵位,五年后,徐辉祖去世。

一位到死都忠心于建文帝的大臣,可惜建文帝没能听其劝告,否则可能就不会有靖难之役,朱棣造反也不会成功,中国的历史也要改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