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方文化的代表——“二構成一”,瞭解西方管理思維

把世界劃分成東方和西方,是近代西方人輕視東方(以中國為代表)的一種創舉,因為近代西方國家代表科技和新生,而東方國家代表腐朽和落寞。尤其是自1840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西學東漸在中國慢慢盛行起來,歷經一百多年,時至今日,西方文化仍然在世界文化中佔據主導地位。 

管理實質上是文化的產物,所以不同的文化必然造成不同的管理思想。在當下西方經濟和文化占主導地位的情況下,西方的管理思維也自然成為當下實踐主導。要了解西方的管理思維,勢必要從西方的文化入手,而“二構成一”是西方文化的代表,是現代化的標誌,所以要了解西方的管理思維,得先從“二構成一”的特性來解說。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二構成一”的特性。


①是非十分明確,表達也很清楚

“二構成一”的第一特性,是YES和NO分得十分明確。YES就是YES,而NO就是NO,一點也不含糊。

任何一件事都是是非分明,弄得清清楚楚。而且是非應該公開說出來,不必有所顧慮,也不能有所隱瞞。有話就算直說,也不算口無遮攔。

從西方文化的代表——“二構成一”,瞭解西方管理思維

例如,;一方官員公開指責另一方的過錯,大肆嘲諷,絲毫不顧及政府形象;總統有不法嫌疑,不管權力多大,地位多高,都不能逍遙法外,都要接受調查、聽證、審議,直到事情清楚

父母可以在電視上指責兒女的不是,而兒女也可以公開表示對父母的意見。這些都是稀鬆平常的事、

是非不判定明確絕不罷手,一定會緊追不捨,非弄得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不可。


②彼此接受公平競爭,接受優勝劣敗

“二構成一”的第二特性就是:肯定競爭才能進步。而且輸贏雙方都應該承擔責任,接受優勝劣敗的事實。大家都認為這樣的結果是公平的。

例如:在籃球這種龐大的體育活動中,高個子天生是佔有優勢的,矮個子就算輸了也只好認為他是公平的。一開始跳球時,矮個子再怎麼跳也沒用,這時候只好苦笑,不能抱怨不公平。

只要遊戲規則是公開的,經過一些人或多數人制定或者同意的,這時候參加遊戲的人,就會認定這個遊戲規則是公平的。遭到淘汰或者名次排在後面的人也不會抱怨。

例如:在美國,富豪們可以給常春藤名校捐錢來獲取子女的入學資格,而家裡條件一般的學生,只能靠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入學資格。

達爾文的優勝劣汰的理論,造成是非由強者決定的競爭狀態。弱者只能接受,無力加以改變。

例如:美國認為日本的貿易政策不夠友善,威脅日本要用特別的法則來加以制裁,日本只好讓步。


③避免過度膨脹,講求有力制衡

優勝者決定一切,難免過度自我膨脹,進而為所欲為,這時候就要求有足夠的力量加以制衡,這也正是“二構成一”的第三特性。

例如,兩黨政治相互競爭,同時彼此制衡。一黨執政,另一黨在野,這不會造成一黨專政。

從西方文化的代表——“二構成一”,瞭解西方管理思維

某些團體原來為了公益而組成,逐漸獲得大眾的支持後,發現可以轉移目標,甚至擴大影響層面。越來越有利的形式,使其自我膨脹到無所不管。例如:某些利益團體發現自己人緣很廣,關係良好,就會藉機從中牟利。

在這種種可能產生的情況下,時時講求有力制衡,就變得十分重要。


④注重個人權益,盡力加以維護

在西方,尤其是以美國為代表,其價值觀就是典型的個人主義,其強調每個人應該擁有獨立的人格、權利、思想、個性和自由等等。個人主義的價值觀就是強調自我和個人的成就,與集體的相互依賴性弱,以個人利益為主,集體利益為次。

因此,我們才會常常在銀屏上看到一系列漫威的個人英雄主義電影,這正是個人主義價值觀的體現和宣揚,一會超人拯救地球,一會蜘蛛俠力挽狂難於危局等等。

從西方文化的代表——“二構成一”,瞭解西方管理思維

個人主義色彩在“二構成一”的社會中,不但受到鼓勵,而且普片受到重視,若是個人權益受到損害,就會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絕對不會妥協和讓步。


⑤善於表現的人,容易獲得成功

“二構成一”的第五特性就是:善於表現的人比較容易獲得成功。比如從小對孩子施以Show & Tell 的教育,不但要孩子到處作秀,而且還要告訴別人自己會秀什麼 

喜歡錶現的人,如果所表現的行為合乎大眾的口味,就會成為眾人崇拜的對象。

從西方文化的代表——“二構成一”,瞭解西方管理思維

例如,亞里士多德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他是帕拉圖的學生,一方面是其追隨者,另一方面又是其反對者。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哲學體系與柏拉圖的體系根本不相同。

跟隨老師學習只是一種手段,必須表現得勝過老師,才能夠使自己成為大師。


⑥一切遵照規定,大家依法而行

由於重視個人權益,又喜歡錶現,因此在“二構成一”的社會群體生活中,必須把權力和義務規定的十分清楚,並且要求大家切實遵行,不可違法,犯法。

例如:對於乘坐汽車應不應該系安全帶的問題,人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爭論不休。然而,一旦通過立法確定必須系安全帶,大家就不再議論紛紛,上車後,不但自己要系安全帶,還要看別人是否也繫好安全帶。

依法而行是大家的共識,只要法律文明規定,大家不得有異議。法大於理,在法律面前,沒什麼道理好講的。因為。一切依法辦理,才是人人平等的保障。尤其是在“惡法勝於無法”的時候,只要是法,哪怕有不合理的地方,在法律未修改之前,大家就不可違犯。

例如,在明知道大多數人對於若干大事根本不瞭解的情況下,但是依法必須徵得多數同意才能通過,一一詢問,並且尊重每一個人的決定,不橫加干涉。


總結:

所以從“二構成一”的特性看,我們不難看出,西方管理思維崇尚理性,是非分明,強調個人主義大於集體主義,講求透明化,科學化,嚴謹化。

也正是這些特性,使得西方的管理思維比以中國為代表的“一內涵二”的管理思維更容易理解和學習,能夠更快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

尤其是在企業管理方面,在市場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從西方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現代化企業制度是東方國家一直的追求。

當然,西方的管理思維雖然現代化的標誌,但是在我國也出現了水土不服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

(前兩篇文章看了下以中國為代表的“一內涵二”的特性以及優缺點,下片文章看下“二構成一”的優缺點並瞭解一下上面問題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