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一次出土六個大酒罈子,專家說主人非同尋常

酒罈子,顧名思義就是裝酒的罈子。民間常見粗陶所制的酒罈子,用來裝黃酒或者窖藏白酒。這玩意用了幾百年,歷來不甚值錢。作為裝酒用的實用器,一般買整壇酒就送罈子。所謂罈子,起碼要裝5斤以上酒才能稱為罈子。啥樣子我就懶得解釋了,一般就是口小肚子大的都叫罈子。

各位,有一次一次性出土了六個大酒罈子,轟動一時!專家看了說這幾個罈子非同凡響。啥酒罈子這麼值錢啊?諸位請看,就這六個酒罈子。

這裡一次出土六個大酒罈子,專家說主人非同尋常

這種酒罈子,有個文縐縐的叫法,叫做梅瓶!清末寂園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而以瓶之種族為最多,瓶之佳者曰觀音尊、曰梅瓶”。據說是因為口小隻能插一枝梅花得名。挺雅的。那你怎麼騙我說它是酒罈子呢?明明是梅瓶嘛!

我沒騙你,這就是酒罈子!起碼在它入土的那個年代,它就是用來裝酒的!北宋趙令畤《侯鯖錄》記載:“陶人之為器,有酒經焉。晉安人盛酒似瓦壺之制,小頸,環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饋人牲,兼雲以酒器,書雲酒一經或五經焉。”梅瓶本來就叫經瓶,裝一斗酒的叫酒一經,裝五斗酒叫酒五經。可見這種瓶子的容量是有規定的。到了清代這種酒罈子才被叫做梅瓶了。

這裡一次出土六個大酒罈子,專家說主人非同尋常

北宋和遼代,梅瓶為貯酒器。高大的梅瓶很少向酒盞直接倒酒,而是配合分酒器使用,如執壺。北宋和遼代墓室壁畫中常見類似場景。在金晚期墓室一幅壁畫中,有侍女拿著梅瓶向一個類似大碗的器皿裡倒酒,並配湯匙以分酒。

那這出土了六個大梅瓶的是什麼地方呢?江西省高安縣。

這個窖藏當時可謂轟動一時,共出土梅瓶6件,造型一樣,口頸部分可分為梯形口和直頸口兩種。這幾個瓶子小口,寬沿,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至脛部稍外撇,底無釉露胎淺圈足。通高48cm,瓶高42cm,腹徑23.9cm,口徑6.4cm,底徑14cm。梅瓶底部和蓋內壁上,分別用墨書“禮”“樂”“書”“數”“射”“御”六字,梅瓶蓋內壁墨書字體保存完好,底部的墨書由於年代久遠等原因, 僅“書”字款尚存。

這裡一次出土六個大酒罈子,專家說主人非同尋常

一般人家的酒瓶器皿也有編號,基本上都為某宅某某用,某記等,像本窖藏物主這般文雅的,可謂罕見。由此也可以推斷此人頗通文墨,應該是官宦之家。

墨書“禮”“樂” 2件梅瓶主體紋飾為纏枝牡丹紋,構圖繁縟,屬至正型元青花構圖, “書”“數”“射”“御” 墨書款梅瓶主體紋飾為雲龍紋,在器物的整體構圖上別出心裁,使之出現藍白相間的立體空間效果,與牡丹紋梅瓶佈局繁縟的特點形成鮮明的對照,主題突出,層次分明。

這裡一次出土六個大酒罈子,專家說主人非同尋常

這批瓷器當時就是很貴重的酒罈,應該很有可能是元帝所賜御酒的酒罈。據考證,物主人很有可能是當時駙馬伍氏家族。埋藏時間應該是元晚期農民戰爭時期。當在至正十二年前後。物主人後來沒有回來取回自己的窖藏之物,很有可能全家都在元末戰亂中死去。而這批珍寶卻被歷史的塵埃掩蓋,保留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