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關於尿潛血的問題我多次科普,但因為尿潛血到醫院就診和網絡諮詢者更多,對此再做一個介紹。

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1、 其實蛋白尿更嚴重


對腎臟疾病而言,尿液檢查是一個簡單、方便而又敏感、明確的檢查,對大部分患者而言,是否有腎臟病,也許查一次尿就知道。

臨床上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一些人體檢後發現尿潛血或者血尿就緊張的不得了,而對尿蛋白陽性卻熟視無睹,感覺無所謂。這就是醫患之間的認知不同,患者擔心血尿大概緣於人們對“血”可能更擔心、更恐怖。

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實際上,如果非要對尿檢最有價值的兩個指標蛋白尿和血尿進行排名的話,蛋白尿的診斷價值可能更高一些。


無論是蛋白尿和血尿,早期往往都沒有主觀上不舒服的感覺,大多是常規體檢發現。那麼,體檢發現了尿潛血(尿隱血)嚴重嗎?怎麼治療呢?


2、檢查出尿潛血陽性怎麼辦

體檢發現尿潛血陽性後,應遵循以下程序:


第一步:是不是血尿?

尿潛血試驗是根據尿中血紅蛋白與試紙上的試劑發生反應,引起試劑顏色改變的原理,來判讀尿中是否含有血紅蛋白。顏色的變化越深,潛血的等級越高。

但是,尿中的強氧化劑、大量的細菌也可以引起試紙顏色的改變;而且血管內溶血產生的血紅蛋白濾過到尿中也引起反應,而這些都與尿中的紅細胞無關。

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所以,尿潛血陽性,無論幾個“+”都不一定是血尿。

血尿的定義是,尿液離心、取沉渣做顯微鏡檢查,如果沉渣中紅細胞數≥3個/HP(高倍視野)就是血尿。

輕度的血尿,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僅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稱鏡下血尿。

嚴重的血尿,尿中大量紅細胞,尿液的顏色變成洗肉水樣或者醬油色,甚至鮮紅色並有血凝塊,稱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時肉眼就能看得到。

而食用某些食物(如甜菜)或者服用某些藥物(如利福平、氨基比林等)後,尿液也呈紅色;當尿液中含有大量尿酸鹽時,尿冷卻後也可能析出紅色結晶。


所以,尿液發紅也未必都是血尿。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做尿沉渣顯微鏡檢查。


第二步:如果是血尿,要明確紅細胞來自於腎臟還是腎外?


這就需要做第二個檢查——尿相差鏡檢。

來自於腎臟的紅細胞,由於經過腎小球濾過膜的擠壓,紅細胞往往失去正常的形態,變成環形、靶形、芽胞形或者皺縮,稱畸形紅細胞。

如果尿中的紅細胞大部分是畸形紅細胞,畸形細胞數超過60%(有觀點說超過70%),就可以認為紅細胞來自於腎臟,稱腎性血尿,常見於腎小球腎炎、高血壓性腎臟病、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病等各種腎臟病。

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如果尿中紅細胞大部分是正常形態的紅細胞,就被認為是紅細胞來自於腎外,比如腎盂、輸尿管、膀胱等,稱非腎性血尿,常見於炎症、結核、結石、腫瘤、外傷等腎外疾病。


第三步:如果是腎性血尿,還要查是否合併有尿蛋白和高血壓。

1、如果沒有蛋白尿,沒有高血壓,沒有水腫,僅僅是腎性血尿的話,就診斷為隱匿型腎小球腎炎或者薄基底膜腎病。

隱匿型腎小球腎炎的病情非常輕;而薄基底膜腎病是一種家族性遺傳病,基本上沒有什麼危害。

隱匿性腎小球腎炎和薄基底膜腎病有時候很難鑑別。

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無論是隱匿性腎小球腎炎還是薄基底膜腎病,都不需要治療。一方面,二者都沒有什麼嚴重後果,基本上不會發生腎衰竭,無需治療;另一方面,二者造成的血尿都終身存在,治也治不好。如果為此“大動干戈”大量用藥的話,既耽誤工夫、浪費財力,又可能造成藥物性腎損害,得不償失。


2、如果腎性血尿合併蛋白尿、高血壓的話,有可能是腎小球腎炎、高血壓性腎臟病、紫癜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嚴重的腎臟病,所以一定要進行各項檢查,如果尿蛋白較多,最好要腎穿刺活檢確診,而且一到要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及降壓、降尿蛋白治療

體檢發現尿潛血怎麼辦?別擔心,三步幫你解決問題!

要點總結

1、尿隱血不等於血尿;

2、如果是血尿,一定要明確是腎性血尿還是腎外血尿;

3、是腎性血尿,看是否合併蛋白尿和高血壓;

5、如果腎性血尿合併蛋白尿和高血壓,病情一般較重,應進一步檢查,積極治療。

6、避免亂用藥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