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四个制度”规范发展党员程序

为进一步巩固提升排查解决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试点工作成果,易门县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工作总要求,在解决试点工作中发现的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注重制度的操作性、规范性,建立了四个便于执行、便于落实和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程序,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一是坚持从严审查

把好发展党员源头关

制定《农村基层干部近亲属入党报告制度(试行)》,实行入党申请人和农村基层干部“双报告制”,要求“农村基层干部近亲属提交入党申请,其提交入党申请的党组织与该干部任职地在同一乡镇(街道)的,入党申请人和农村基层干部应分别逐级向基层党(工)委报告,未经党(工)委批复同意,不得将入党申请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制定《发展党员前置政治审查制度(试行)》,将政治审查工作关口前移,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就开展必要的政治审查,有效避免个别根子上有问题的党员经过组织1年多的时间培养后才被发现,浪费时间精力。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基层干部近亲属违规入党”“带病入党”“人情党员”等问题。

二是延伸党员管理链条

提升档案归集管理水平

为解决党员档案管理混乱、党员档案遗失等问题,探索建立《党员档案移交制度(试行)》,形成独立分类、独立归档、独立保管的党员档案管理机制,对档案接收、移交等程序进行明确规定,要求农村等领域党员要单独建立党员档案,明确专门机构负责保管;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领域党员,要将党员档案与干部人事档案有效衔接,确保每名党员档案材料明晰、完整准确、安全保密。

三是探索智慧化

提升发展党员信息化水平

积极探索建立集约高效、务实管用的发展党员云平台,推动发展党员工作向智慧化、信息化发展,形成党员电子档案,结合《发展党员工作全程提醒制度(试行)》,实现数据采集录入规范、提前提醒预警、自动归档生成材料等,通过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多、要求严,党务干部能力跟不上;发展党员工作不规范、不严肃,违规违纪情况多发易发;纸质档案丢失损毁后,党员身份难以核查确认等问题,确保发展党员工作合规有序及时。

原标题:易门县:“四个制度”规范发展党员程序

审核:李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