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完就结束了吗?专家:检而不管等于没检!

大多数人体检后,看到报告没有大问题就直接塞抽屉里了,认为体检完了,结束了,然而你以为的结束了,却只是刚刚完成了第一步。

健康管理包括三部分内容

第一步:

健康体检,发现阳性问题。

第二步:

健康风险评估,找出高危人群或风险因素。哪些是要现在治的,哪些未来会引起病变,现在就要对风险点进行重点关注。

第三步:

针对风险因素开展健康干预。让它不要发生,甚至有一些是注定要发生的,让它推迟发生。

只有完成这么一个循环,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所以,检后仔细阅读体检报告,根据专家指导建议,做好日常保健及异常结果的随访复查和进一步检查,才能更好的管理健康,检而不管等于没检!

体检完就结束了吗?专家:检而不管等于没检!

健康体检后常见问题该如何管理呢?

1.超重或肥胖: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

以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kg/m2)为依据对成人超重或肥胖进行判定,24.0≤BMI<28.0为超重,BMI≥28.0为肥胖。

当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时,属于中心性肥胖。中心型肥胖一般预示着内脏脂肪更多,比单纯性肥胖对身体带来的影响更大。肥胖人群应在健康管理师指导下进行减重管理。

2.血压: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收缩压在120--139mmHg,舒张压在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血压。

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肾、眼底等多器官损害,所以一定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低盐饮食,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定期监测血压,必要时心内科就诊治疗。

体检完就结束了吗?专家:检而不管等于没检!

3.血糖:

2017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达1.14亿,糖尿病前期人群数达到1.48亿,每年约有5%-1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转变进展为糖尿病。

糖尿病将大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的风险。当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即处于糖尿病前期时,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做糖耐量检查,并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逆转异常指标。

当空腹血糖≥7.0mmol/L时,就有可能患糖尿病,需要进一步专科就诊治疗,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

4.肺结节:

胸片或CT图像上直径≤3cm的肺内圆形或类圆形结节。

根据密度可分为实性肺结节、部分实性肺结节和非实性肺结节,根据恶性概率,部分实性肺结节>非实性肺结节>实性肺结节。

如果体检中发现肺结节,不要过度惊慌,因为大部分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的。但也不要太过忽视,对体检报告中的定期复查置若罔闻,按照医生建议进行胸部CT定期随访是肺结节管理的重要举措。

体检完就结束了吗?专家:检而不管等于没检!

5.乳腺结节:

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首位。超声是乳腺疾病的重要筛查手段。

当乳腺超声显示4a类结节时,恶性可能性为2%-10%,进一步专科检查,每3-6个月复查随诊。

4b类(恶性可能性为10%-50%)、4c类(恶性可能性为50%-95%)、5类(恶性可能性超过95%)结节建议专科就诊行病理学检查。

6.胃癌中高风险:

根据我国《2017年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共识意见》,可对40岁以上高危人群用胃功能四项进行胃癌初筛,即通过测定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II(PGⅡ)、幽门螺杆菌(Hp)。

再结合年龄、性别,利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来进行胃癌风险评估,对评分为胃癌中风险人群推荐行胃镜检查,胃癌高风险人群强烈建议行胃镜检查。即通过对胃癌中高风险人群采取内镜精查策略,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

体检完就结束了吗?专家:检而不管等于没检!

此外,还有超声发现的结石、息肉,骨密度,体脂分析,血管功能评估,血、尿、粪常规等检查发现的阳性指标,要按照医生建议,进一步检查、动态观察,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

虽然做健康体检的人越来越多,但能够按照体检报告医生建议正确干预和管理健康的人并不多。

体检后,按照医生建议正确干预和管理才能达到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