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2019年1月)

1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体系在海南省内部分金融机构正式上线运行。海南自由贸易账户是指海南省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要在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按照“一线便利,二线管理”的原则规范账户收支管理,是一套以人民币为本位币、账户规则统一、兼顾本外币风险差别管理的本外币可兑换账户体系,是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各类市场主体可按规定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开展适用于海南自贸区(港)的投融资汇兑及相关业务。海南省先行上线FT账户的商业银行为中国银行海南省分行和浦发银行海口分行。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建设,是海南确定的自贸区(港)建设十二个先导性项目之一。账户正式上线运行对于促进市场主体贸易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提升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币国际化大事记(2019年1月)

1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9年起,将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考核标准由“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调整为“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这有利于扩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使更多的小微企业受益。

1月3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在粤港澳大湾区、上海市和浙江省开展货物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审慎合规的银行在为信用优良企业办理贸易收支时,实施更加便利的措施。试点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优化贸易外汇收支单证审核。银行按照“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尽职审查”的展业三原则为企业办理货物贸易外汇业务。二是贸易外汇收入无需经过待核查账户。试点企业真实、合法的货物贸易项下外汇收入,可直接进入经常项目外汇结算账户或结汇。三是取消特殊退汇业务登记手续。超期限退汇及非原路退汇可直接在银行办理。四是简化进口报关核验。银行能确认贸易付汇业务真实合法的,可不办理进口报关电子信息核验手续。

1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这样安排能够基本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有利于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支持力度。

1月4日,中国大型投资银行--中金公司宣布,其子公司中金资本与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TPG同意设立一个采用美元/人民币双货币结构的跨境投资平台,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把握与中国相关的投资机会,促进中国产业升级。该平台名为“中国协同效应”。

1月5日,2019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使用政策。优化央行间货币合作框架。完善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服务框架。

1月5日,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内容指出,2019年将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扩大外汇市场双向开放,进一步丰富交易工具,增加交易主体;市场化逆周期调节外汇市场波动,保持外汇微观监管跨周期的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预期性。

1月7日,截至2018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0727.12亿美元,,环比增加100.15亿美元,增幅为0.36%,为连续第二个月增加。2018年全年中国外汇储备累计下降672.37亿美元,2017年则为增加1294.32亿美元。

1月10日,俄罗斯央行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人民币在俄外汇储备中占比增至14.7%。去年二季度,俄央行把外汇储备中持有的美元从2010亿美元减少至约1000亿美元,同时增持黄金和其他外汇币种。俄央行持有欧元价值从1020亿美元增至1470亿美元,持有人民币价值从230亿美元增至670亿美元。

1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等13部委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总体方案》。指出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鼓励与东盟在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便利人民币在东盟的使用,畅通人民币结算清算通道,支持东盟地区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

1月11日,1月11日当周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单周涨幅1.7%,创2005年汇改以来最大单周升幅。

1月14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为满足境外投资者扩大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需求,经国务院批准,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总额度由1500亿美元增加至3000亿美元。QFII制度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金融市场主要渠道之一。2016年至2018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对QFII制度相关外汇管理进行了重大改革,包括完善审慎管理,取消汇出比例限制,取消有关锁定期要求,允许QFII持有的证券资产在境内开展外汇套期保值等,极大便利了境外投资者通过QFII渠道投资境内金融市场。

1月14日,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工行新加坡分行)日前在新交所成功开展了世界首单美元/离岸人民币弹性外汇期货交易(CNH/USD FlexC),交易对手为当地中资机构。工行新加坡分行与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在新交所执行了两单离岸人民币弹性外汇期货化的掉期交易,总名义成交额为800万美元。这批交易的完成,标志着新交所在外汇挂牌交易和场外交易结合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1月15日,在外汇管理局大连市分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浦发银行大连分行为舜德集团成功开办辽宁自贸区首笔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再添金融创新亮点。

1月15日,伊朗《经济在线》波斯文版报道,伊朗央行外汇储备中人民币的份额达到15%。

1月16日,北京市政府与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根据双方的合作备忘录, SWIFT将在京设立外商独资企业,从比利时总部承接中国区业务,为中国用户提供本地化的服务。该公司成立后,将加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并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进行监督管理。

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论坛上表示,将继续完善债券市场相关安排,进一步对外开放。在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上,研究推动债券ETF等指数型产品发展;债券中央存管机构(CSD)互联互通。在境外投资者关心的部分制度安排上,将有效支持境外投资者的特殊结算周期需求;外汇局正在研究优化境外投资者参与外汇对冲交易相关安排;财政部计划增加2019年关键期限国债续发次数。在回购与衍生产品上,适时全面放开回购交易;大力推进人民币衍生产品使用。

1月17日,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2018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0.94%,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累计升值1.17%,均结束此前连续两年跌势。

1月17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总目标是“到2020年,上海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基本形成公平法治、创新高效、透明开放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1月17日,彭博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CFETS)联合宣布,彭博与旗下全球分支机构开始向合格投资者提供接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渠道。全球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彭博终端交易中国银行间债券。彭博是全球首家与CFETS直接连接,并同时提供代理模式(CIBM Direct)与债券通模式(Bond Connect)两种接入渠道的全球性交易平台;上述两种模式是目前境外投资者使用最多的进入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模式。

1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2019年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8年四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575亿元。操作期限为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三年。操作利率为3.15%,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

1月25日,为提高银行永续债(含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流动性,支持银行发行永续债补充资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创设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entral Bank Bills Swap,CBS),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可以使用持有的合格银行发行的永续债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央行票据。同时,将主体评级不低于AA级的银行永续债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常备借贷便利(SLF)和再贷款的合格担保品范围。

1月28日,2018年以来,云南省金融机构主动作为有效扩大人民币在老挝跨境使用。截至2018年9月末,云南省对老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为1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0%,占全省对老本外币收支的38.4%,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

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亦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标普已获准正式进入中国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信用评级行业对外开放是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评级机构的引入,有利于满足国际投资者配置多元化人民币资产的诉求,也有利于促进中国评级行业评级质量改善,对中国金融市场的规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月29日,2018年陕西省实现跨境人民币业务结算额317.02亿元,人民币跨境收支占本外币跨境收支的比例为10.10%,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跨境人民币收入198.57亿元,跨境人民币支出118.45亿元,同比增加1.9%,净流入80.13亿元。其中,贸易收支、劳务收支等经常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额237.78亿元,同比增长16.76%,占同期本外币跨境经常项目收付额的比重为9.29%;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收入159.97亿元,经常项目跨境人民币支出77.81亿元。资本和金融项目人民币跨境收付额79.24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资本项目收付额的比重为13.31%;资本和金融项目跨境人民币收入38.54亿元,资本和金融项目跨境人民币支出40.7亿元。其中,直接投资结算金额56.88亿元,占同期本外币跨境直接投资收付额的比重为32.30%。

1月30日,缅甸中央银行发布通告,宣布增加人民币和日元为官方结算货币。缅甸央行在通告中说,为促进国际支付与结算和边境贸易发展,准许使用人民币和日元作为结算货币进行国际支付。除获得许可的银行外,暂不允许其他机构和个人开设人民币和日元账户。人民币纳入结算货币后,缅中边贸支付和结算将更加便利。中缅长期以来互为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缅甸先前批准的官方结算货币包括欧元、美元和新加坡元。

1月31日,彭博公司正式确认将于今年4月起将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8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投资者持债规模近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此次中国债券正式纳入国际主要债券指数,充分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也是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的体现,将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需求。人民银行对此表示欢迎和支持。

1月31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收盘价为6.7055,创2018年7月17日以来收盘新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1月累计上涨2.4%,创一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1月3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日前就修订整合现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制度及相关配套规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拟将QFII、RQFII两项制度合二为一。

1月31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二连浩特支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二连浩特支局的大力推动下,2亿蒙古国货币图格里克现钞和3000万元人民币现钞经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分别入境和出境。这是自蒙图现钞跨境实现调入、调出以来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蒙图和人民币双向调运渠道正式建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