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

館藏故事 |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

1993年,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經批准立項,自籌資金1350萬元,1998年建成,2013年完成改擴建。中心坐落於上海市青浦區趙巷鎮,佔地22畝,綠化率超過50%,總建築面積超過7000㎡,是上海市紅十字會直屬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中心”內設有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紅十字養老服務培訓基地、上海紅十字防災避險場景體驗基地,以及會議室、多功能廳、餐廳、培訓宿舍、辦公室、物資庫等。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關於備災救災中心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1994)

關於同意建立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的覆函(1993)

其業務範圍是:協助政府開展救災工作,承擔國際、國內紅十字系統備災救災任務及相關人員培訓。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奠基(1995)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外景

“中心”圍繞以下主要職能開展工作:

一 救災物資儲運

承擔救災(救助)物資採購、倉儲、發送以及捐贈物資接收、應急救援隊裝備管理等。建有500㎡的標準化應急物資儲備庫,設有貫通貨架、鋼平臺等倉儲區域,配備了種類齊全的倉儲設備設施。

在1998年長江洪災、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地震、2014年雲南魯甸地震、2015年西藏日喀則地震、2016年湖北、湖南洪澇、2017年湖南洪澇等歷次重特大災害的應急救援物資發運中,不辱使命,快速響應,以最快速度將各類救災物資送達災區。

2018年獲得 “中國紅十字應急物資儲備庫一級” 稱號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第四倉庫外景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第四倉庫內景

二 培訓演練保障

承擔本市紅十字系統培訓演練、會務活動等服務保障工作。“中心”設有300㎡的多功能廳,可滿足實訓、比賽、展示等不同需求;另設有階梯教室、會議室等,可滿足不同培訓、會議需要;近1500㎡的室外硬地操場,可提供救援隊演練、考核等使用。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三 志願服務平臺

2012年“中心”設立了“家庭緊急救助包裝填”志願服務項目,配置裝填作業流水線。項目設立以來已組織活動43次、超過千名志願者參加,累計裝填“家庭緊急救助包”超過2萬個。2016年與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簽署社會實踐合作協議;2018年與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簽署志願服務合作協議,並向社會招募紅十字傳播基地講解志願者。

2018年,創建成為上海市民政局授牌的“上海公益基地”和上海市志願者協會授牌的“上海市志願者服務基地”。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四 應急隊伍儲備

“中心”適齡工作人員作為上海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的核心隊員,經培訓均取得紅十字救護員資格證書,並定期開展帳篷搭建、應急發電制水等應急救援實操演練,參加應急救援隊培訓。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2008年汶川地震中,曾派員參加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震區工作組,赴綿陽重災區直接參與現場救援;2016年,派員參加上海市紅十字應急救援隊趕赴江蘇鹽城遭遇龍捲風冰雹災害地區參與災害救援。

五 紅十字文化傳播

自2013年在綠化區域以及戶外通道近300米的路徑中,設置了樓宇逃生速降、鐵索橋、匍匐觸網等10個應急救援訓練項目設施,作為紅十字應急救援隊的實訓基地以來,上海紅十字歷史文化陳列館、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基地、防災避險場景體驗基地、養老服務培訓基地陸續建成,形成了“五位一體”紅十字傳播基地。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2018年5月18日,“中心”首次加入“國際博物館日”全市105家博物館公益免費開放活動行列,“五位一體”紅十字文化傳播基地正式向公眾開放。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上海市紅十字備災救災中心官網:

http://bzjzzx.redcross-sha.org/Default.aspx

馆藏故事 | 上海市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