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說起餘華這個名字想來沒有人會陌生,僅僅一部《活著》就已經奠定了他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這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活著》、《兄弟》、《許三觀賣血記》這幾部代表作品都有著很好的口碑。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餘華的作品一向以其犀利的諷刺和對人性的深度挖掘而著稱。他並不是一個高產作家,但作品力求精緻,構建出一個奇異怪誕,殘忍卻又真實的文本世界。

這兩天閒來無事,將塵封已久的餘華中短篇小說集——《鮮血梅花》拿來翻看,被其中一篇名為《古典愛情》的中篇小說深深地觸動了。

極具顛覆的構思與浪漫主義的手法

《古典愛情》首次發表於雜誌《北京文學》1988年第12期。小說名字雖然是《古典愛情》,但實則是對於傳統的才子佳人式愛情小說的一次巨大顛覆。

1、全面瞭解中國傳統式才子佳人小說和《古典愛情》的創作背景

才子佳人小說大批湧現於明末清初,是人情小說的一個分支和流派。在此特別申明,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紅樓夢》是不屬於才子佳人類的。《紅樓夢》屬於人情小說,但是其立意深刻,氣勢恢宏,絕不是才子佳人小說所能比擬的。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才子佳人小說作為明末清初的一種流行文學,其有著一套完整的寫作套路。簡單概括一下,就是男女以詩詞為媒介相識,因為愛才而生情愫,但是在愛情路上卻不順利,被百般阻撓,但結局都是大團圓。

寫相遇一般都是郊遊偶遇,然後題詩傳情,互生好感,私定終身。至於在愛情途中所遇到的阻難,也無非幾種,或是小人撥弄,或是因政事牽連,然後佳人被逼婚,才子遇難,但是雙方的愛情卻始終堅貞如一。最終要麼是才子金榜題名,要麼是有聖君賢臣來主持正義,兩個人“有情人終成眷屬”。

這類小說篇幅在十六至二十回之間,大約在十萬字左右,相當於現在中篇小說的篇幅,走拼的名字也多以主人公的名字而命,如《玉嬌梨》、《雪月梅》等。由於內容單一陳詞濫調,這類作品在文學改革中成為了被批判的“先鋒官”。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古典愛情》創作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現代主義的出現正改變著中國文學的格局,這一改變不只在於藝術表現手法上,在思想感情上的表達也於傳統文學有著天壤之別,那些從事現代主義文學創作的作家,則被統稱為先鋒小說家,而餘華正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關於《古典愛情》的創作原因,餘華曾說:

“該小說是一種先鋒文學的實驗作品,自己是以一種反諷的方式去探索寫作。”

具體瞭解了才子佳人小說的概況以及《古典愛情》的創作背景,再從整體的內容上加以對比,就不難看出這篇小說的顛覆性體現在哪裡了。

2、顛覆性的具體體現

首先來說,《古典愛情》作為一篇仿才子佳人小說而在其中求變進而反諷的作品,在形式上還是依照了一些才子佳人類小說的創作理念的。

作品的主人公柳生是一個久考不中的書生,串聯起整個作品的線索是他三次踏上那條黃土大道。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第一次他是進京趕考,走在黃土大道上,四周的景色百花爭豔,春意盎然,也正是在前往京城的途中,他得以與小說的女主人公——小姐惠相遇。

柳生途經一家富戶的後花園,閒庭信步下偶聽有淺淺吟哦聲,他便隨著聲音尋去,在一座繡樓前停下了腳步。柳生因這聲音而痴迷,仰望著繡樓,一動不動。其間小姐惠的丫鬟兩次出聲驅逐,他都好似不聞,直至後來下起了大雨,仍舊泥塑一般抬頭望著繡樓的窗子,一動不動。也許是他的這份痴情打動了女主,小姐惠命丫鬟放下一條繩子,供他由此攀上來避雨。自此兩人算是相識。小姐惠安排柳生在她的書房住下,在第二日凌晨叫醒了將去趕考的柳生,兩人先別時緊緊擁抱,那場景可謂“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此去一別,再難相逢。”


“公子切記,無論榜上有無功名,都請早去早回。”

隨後小姐惠贈予柳生一包銀子和一縷青絲作為二人的信物,自此算是私定了終身。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故事發展至此,作者在人物的形象設定上,選擇了窮書生與富家女的傳統搭配;在故事情節上,也是走的偶遇結緣,一見鍾情最後私定終身的“才子佳人”老套路。若是按著這樣的情節發展,接下來似乎就該柳生落榜歸來,兩人私情被女方父母發現並百般阻撓了,但是餘華沒有這麼寫。

柳生本就是個久考不中的書生,這一次自然也是鎩羽而歸,但是當他再來尋找小姐惠的這座宅院時,卻發現在幾個月前還花草叢生,小橋流水的後花園已經荒蕪,碩大的宅子裡更是空無一人。作者並沒有具體些衰敗的原因,只是從已經淪落為乞丐的宅院管家口中交代了這個結果——“昔日的榮華富貴啊,昔日的榮華富貴啊”他不停地重複著這句話。

至此,柳生與小姐惠的相遇似乎成了一段遙不可及的舊夢,兩人一生,恐已難相見,在這裡小說情節上有了第一次的顛覆。

第二次情節上的顛覆是在柳生與小姐惠的第二次相遇,這一次的相遇竟然是一次生與死的別離。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柳生三年後第二次走在了那條黃土大道上。他依然是進京趕考,可是這一次路上的情景卻與三年前大異。一路上多有餓殍,隨處可見如牛羊般趴在地上啃食青草的人。作者沒有交代原由,但是我們可以知道,今年爆發了嚴重的饑荒。在這個饑荒的年代,有不少人淪為了“菜人”。

'“菜人”,顧名思義,就是給人充飢的人!而且為了保證食用時的新鮮,菜人是不能被一刀殺死的,吃哪一塊兒肉,現吃現割,這一設定的出現可謂觸目驚心。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餘華的作品裡常有這種近乎殘暴的情節出現,但是這殘暴卻又暗盒與現實,引人深思,不由得沉吟於人類的殘暴本性和社會的殘暴無情了。

柳生和小姐惠正是在這樣一個殘暴的時代重逢。

那一日柳生找到了家還算整潔的店面,要了幾面薄餅和一些水在店裡吃,不一時來了幾個衣著整潔的大漢,進來就嚷嚷著要新鮮的肉菜吃,店家連聲答應下去。柳生正自驚愕於在這世道店家何以有肉賣,就聽到隔壁傳來一聲尖銳的女聲尖叫,新鮮的肉自然是人肉無疑了。幾個大漢聽到這尖叫聲竟似充耳不聞,只是不停地催促店家快點上菜,而柳生卻不由得愣住了。這聲音似乎有些熟悉,但一時卻又想不起在哪裡聽到過,直至那“菜人”又傳來了幾聲呻吟,猛地喚醒他的某個神經,這呻吟聲像極了三年前繡樓裡的吟哦。柳生跌跌撞撞地衝到了隔壁的那間棚子,眼前一女子披頭散髮,渾身赤裸,大腿上兀自流著鮮血,正是小姐惠無疑,然而你小姐惠起初並未認出是他,直至柳生拿出了那一縷青色,兩人這才相認,但未來得及訴說亦或感慨,小姐惠的生命就已走到了盡頭,她懇求柳生刺死她以了結她的痛苦。

在如此殘暴的背景下重逢,又在重逢相識之後,親手結束自己愛人的生命,這樣的情節設計無疑是一次徹頭徹尾的顛覆。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至於情節上的第三次顛覆則是作者在最終跳出了大團圓式的結局。

柳生第三次踏上黃土大道已經是數十年後,當年的饑荒早已過去,世間的一切也已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當年柳生買回去小姐的斷腿,使她得以擁有全屍並將其安葬。他尋到當年的塋冢,在離她的墳墓不遠的地方安了家,煮些茶水賣給過路的人,平日裡讀些詩書,本打算就此了卻餘生,卻不想一天晚上小姐惠竟忽而出現在了他的家中,到了第二天天亮卻又消失不見,只是枕蓆之間尚有香氣繚繞。這不是夢裡!莫非小姐竟爾復活了?他飛奔到墓地,挖開了小姐惠的墳,只見她赤裸著身子,用以遮羞的衣物都已經腐爛,但是渾身上下紅通通的,長出許多新肉來。

當晚柳生又和小姐惠相見了,只不過這一次她只說了一句話:“小女本 已復活,但公子發現,此事不成了。”

死而復活本身就是充滿魔幻色彩的描寫,這一構思,可以說是一次非常具有創意性的顛覆。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不單單是情節設計上面,藝術表現手法上《古典愛情》也有著很大的顛覆與革新。

首先來說,《古典愛情》的世界觀是更為宏大的。

《古典愛情》名為“愛情”,但實際上已經高於愛情的範疇,作者在柳生與小姐惠的這個愛情背景下,更多關注於人物個體命運的發展,以及在大環境背景下的命運的無奈。

其次就是在語言運用上,餘華摒棄了一切的感情色彩。在傳統才子佳人小說中,作家往往在續寫人世間的悲劇苦難時有鮮明的愛憎傾向,敘事中也有著作者清晰的價值評判,更伴以說教,但《古典愛情》中,作者只是將敘事景緻原原本本的呈現,是非對錯,自然在每個讀者的心中。

從以上方面來看,餘華對於傳統才子佳人小說的顛覆是極具深度的,同時在小說革新的八十年代,也有著探索的意義。

從浪漫主義的手法中體會人面桃花的感慨

《古典愛情》從整體上來看是屬於現代主義的文學作品,但是在其寫作手法上,我們不難看到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最為明顯的就體現在那三次無所交代的變故。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第一次是柳生落榜歸來,回去找小姐惠時卻發現一個富豪家族竟然在短短的幾個月期間落敗。似乎不太合理,卻又能找到些合理的解釋。也許是觸怒了皇上,也許是遭小人陷害,引人種種猜想。至於第二次,則是三年後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饑荒,因何而起,作者沒有交代。第三次是小姐惠的復活。死而復活本身就是一個極具浪漫魔幻色彩的情節,但依照慣例,總要為復活找個因由,而餘華在復活的原因上也是未著一筆,如此天馬行空,正如同《悲慘世界》裡冉.阿讓突然間靠著個小技巧發財甚而成為市長一樣,是典型的浪漫手法。

除去以上三個典型之外,作者在字裡行間也流露著浪漫氣息。

柳生第三次來到京城已是在那場饑荒的數十年之後,這時的京城早已恢復了往日的繁華,那慘絕人寰的饑荒竟如同從未發生一樣。他走著走著,看到一座很是熟悉的後花園,同那年一般的百花爭豔,一般的小橋流水,他沿著這條路,竟似走在通往數十年前的時光隧道上,他聽到淺淺的吟哦,隨著吟哦尋到一座繡樓前仰望著窗戶,丫鬟連續趕了他兩次,他都無動於衷,正自期待著一場大雨和拋下來的繩索時,卻迎面潑來了一盆髒水。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幽默的敘事下,是浪漫的靈魂。

想如今繁華依舊,花園依舊,繡樓依舊,淺淺地吟哦聲亦如曾經,但是小姐惠終究已不在這世上,而柳生也再不是往日那翩翩少年了。讀到此時不由得想起崔護的那兩句詩:“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平和的敘事下流走的光陰讓我們沉浸在作者營造出的浪漫世界裡。感慨於物是人非時,我們不爭氣的眼淚已溼了眼眶。

慘絕人寰的世道里最為無奈的愛情

1、饑荒下對於人性的深度挖掘

柳生在第三次踏上黃土大道時已是饑荒之年,他曾親眼目睹了一次菜人市場的交易情景,作者的描寫,讀來令人觳觫。

一個衣不遮體的男子帶著一個婦人和一個幼女走向一個棚子,棚里正有兩個人在磨刀石上磨著利斧子。

男子將母女二人留下,也不講價,取了三吊錢就離開了。柳生聽到那幼女喚了一聲“爹”,可那男子並不回頭,疾走幾步,轉眼消失了。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他何以竟不回頭呢?是因為不忍心嗎?他怕回頭看到女兒會心裡難受,從而你不忍再賣嗎?亦或者他只是對此司空見慣了而感到麻木?我的看法還是偏向於前者的。

父親對於女兒畢竟血濃於水,如何會毫無感情,他快步地逃走,頭也不回一下,想必是對心裡最脆弱的那塊兒區域的逃避。饑荒的世道下人類是那麼的脆弱,我感慨於天意弄人,怒斥著時代的黑暗,嘆息於自身的無奈!但是也正是在這黑暗的世道下,才把人性的醜陋面盡都襯托出來。

他終於還是將妻女換做了三吊錢,人性之自私盡顯無疑。

在這個男人走後的場面是極具視覺衝擊感的。店家本來打算先從這個成年婦人下手的,可是婦人卻說:“她先來。”作為母親的,卻把自己的女兒推在前面,這是何意?

店家答應一聲,就提刀走向了那個幼女。

婦人說:“行行好,一刀刺死她吧。”

“那不行,肉就不新鮮了。”

婦人趁著店家不注意,一把奪過刀,刺在了女兒的心口。

母親親手刺死她的女兒,卻實在是一種痛徹心扉的愛!她之所以把女兒推在前面,是因為她不敢先女兒一步離開的,因為那樣女兒一定會受苦,店家會一塊一塊地割掉她的肉,但是隻要自己在就可以找機會讓女兒不受那直接的苦,自己之後是否會招來店家的憤恨,卻也顧不得了。

母愛之偉大無處不在,縱使在這樣一個世道,縱使在如此一個特殊的時刻。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店家惱了,一拳把婦人打倒在地,用極嫻熟的手法把幼女肢解了。因為新鮮的肉可以賣到更高的價錢,他們手底下的似乎不是一個人,只是一段蔥或者一根山藥吧。眾買主結過幼女的肉匆匆離開了。人性之冷淡,竟然到如此地步。

菜人市場的這段描寫讓人不禁毛骨悚然。充滿血腥與暴力的文字會讓一些人產生不適,但我卻沉迷於這暴力下的深度與反思。人性之自私,母性之偉大,人性之冷漠,在這種暴力的情景下被無限放大,我們的心也也隨之顫抖。這也許就是暴力美學的最終呈現吧。

2、從“古希臘式悲劇”的改良版體味無奈的愛情

柳生和小姐惠的二次相遇是在一家飯館的“菜人棚”,那時的小姐惠身受重傷,已難活命。柳生百般呼喚,小姐總是無法相認,知道他祛除了那一縷青絲。留情可以看到她的眼睛裡正閃著淚花。小姐惠懇求柳生贖回她的那條斷腿,這樣她菜可以得一個全屍,如今她只求一死。

這一幕是具有古希臘式悲劇色彩的,同時又區別於古希臘式悲劇的表現手法。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關於古希臘式悲劇,其中的一個重要表現方式就是一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殺死了自己親愛的人——俄狄浦斯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金庸先生在他的經典作品《天龍八部》中也用到了這種手法。大俠蕭峰一心想著為父報仇,結果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掌打死了自己心愛的女人阿朱,那一刻英雄落淚,肝腸寸斷。

至於《古典愛情》裡的描寫,雖與這種表達方式相似,卻是另一種滋味兒了。同樣都是打死了自己親愛的人,一個不知情一個卻知情,前者痛於悲劇之後,後者哀於悲劇之中。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柳生的心早已裂了。終於得以重逢,但是這一次重逢卻面臨著生死間的離別。那一刻沒有重逢的喜悅,柳生手在顫抖,他看到小姐的眼睛裡對死亡的渴望,他也知道她此時正忍受著非人的痛苦。他是可以成全她的,但眼前這人是自己最心愛的女人啊,他下不去手,卻又不得不揮起了利刃,他的心在滴血。

這是一段無奈的愛情。緣分讓他們相遇,卻又另他們相忘於江湖,這可恨的緣分,竟又在這樣的一個世道讓他們如此相遇。無可奈何地眼淚落滿了衣襟。

撫卷長嘆,蕩氣迴腸

《古典愛情》在遺憾裡收尾。本以復活的小姐惠由於柳生髮現了這個秘密只能再次離開了他——這一次是訣別。

柳生一定懊悔,自己竟然如此多事,去挖小姐惠的墳墓!他是在遺憾裡終其一生,還是在歲月裡把這一切歸為平常,我們不得而知。


《古典愛情》:顛覆傳統才子佳人形式的古典愛情——殘暴卻又無奈

《古典愛情》並不長,但跨越了數十年的光陰,三次踏上黃土大道彷彿換了三個人間,恍如隔世,蕩氣迴腸。

這是一部在文學發展上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它在顛覆了傳統的才子佳人模式的同時,對於現代主義文學也有著初步的探索,但是作為讀者的我,更沉迷於那段無奈、遺憾的愛情,沉迷於那份真實、深刻的暴力美感。

試想我們自己,在命運的捉弄下會是怎樣?要讓我們親手刺死自己最心愛的人時,我們又是何等狀態呢?

我不禁又想,那場饑荒如果就發生在當下,那些人性的本質是否會暴露無疑?人性是否依舊自私,母性是否依舊偉大,人性是否依舊冷漠呢?我想答案是確然的,即便是在幾百年乃至幾千年之後,這些人類的本性都不會改變。

《古典愛情》是一個具有探索意義的顛覆型作品,它講述著動人愛情的同時也對於人性的本質做出了深度的挖掘,我想正是這深度得以使他永不過時,意義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