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就是要迁就女生”:你还在有这样错误的观念吗?

这些年,女性题材的电影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女性地位的崛起

。《钢琴别恋》作为一部有关女性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绝妙之处在于,这部电影的女主爱达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妇女,她的想法都靠琴声来表达。

她不是真正的聋哑人,她有说话的能力,只是她不愿意说。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无声。这就仿佛放大了男权主义下的女性地位。就算可以表达,但是她们的声音不会被人倾听,也不会有人在意。

爱达在整部电影中都只通过琴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后来与她相爱的邻居乔治就是能够听懂她琴声的人。电影的高潮部分是爱达的丈夫发现她与邻居私通,愤怒之下砍掉了她的一根手指。

在暴雨中,疼痛让爱达晕厥,但是她自始至终没有发出过一点声音。而就是在她无声的反抗中,让她的无声胜有声。她的丈夫最终妥协,让乔治带着爱达离开。女权主义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男生就是要迁就女生”:你还在有这样错误的观念吗?

在这部电影中,女性在男权主义的压榨下,女主表现的坚强不屈和独立自主是每一位女权主义者的榜样。然而近年来,真正的女权主义往往被隐藏在了“田园”女权下。到底什么才算真正的尊重女性?

“田园”女权是男女平等的绊脚石,真正对女性的尊重是男女平等而不是女性优越感

“田园”女权其实就是“大女子主义”。它们打着要求男女平等的旗号,实际上却是要求男生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女权为借口追求女生至上。

“男生就是要让着女生。”

“过节就是要男生给女生送礼物。”

“男生就是应该赚钱养家。”

这些都是不正当的要求都产生于“大女子主义”。因为过于抬高女性地位或故意表明女性的柔弱其实都是一种不平等的想法。这种想法过于强调女性的优越感,其实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女性的能力不足,必须受到来自男性的保护。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每个女生是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是不需要过分迁就的。


“男生就是要迁就女生”:你还在有这样错误的观念吗?

从日常用语中做出改变,做到对女性的尊重。

日常用语中如何判断是否男女平等,“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把‘女’换成‘男’读一读看看会不会奇怪。”

在日常生活中,男权意识是无处不在的,很多时候因为习惯,人们往往也很难判断到底有没有出现性别歧视的语言。而在微博上有人总结了最简单的方法来鉴别,那就是把词语中包含“女”字改成“男”来读一读,会不会别扭,如果不习惯了,那就是性别歧视的词汇了。比如将“女强人”改为“男强人”,“妻管严”改为“夫管严”。读起来就会觉得很奇怪。

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你跑步比男生还快。”,如果对一个男生说:“你跑步比女生还快。”意思听起来是不是就很别扭。因为男生被贴上了一定“跑步快”的标签,而女生就一定跑步不快。如果想要避免对女生的不尊重,倒不如直接夸奖这位女生:“你跑步真快。”或者“你跑得真好。”

在联合国发布的《中文性别包容性语言指南》中提到:“随着女性的社会参与度和重要性日益提高,中文也在与时俱进。使中文更具性别包容性的工作包括消除对妇女的偏见和歧视,避免使用带有性别定型观念的表述,并以更积极的方式提高妇女的可见度。”所以在日常用语中就要做到性别平等,拒绝歧视,才能为男女在社会上的平等打下基础,才是真正的尊重女性。

在社会生活中,怎样做到男女平等?

既然要达到真正的平等,那男女之间就应该互相尊重,就算要迁就也是互相迁就。比如做家务这件事,它不是女生的事,也不是男生的事。一起做家务的时候,也不应该是男生帮女生做家务,而是应该两人互相分担。比如我做了饭,你洗了碗,我拖了地,你倒了垃圾。并不是规定了谁一定要做什么事,而是一种互相尊重和互相帮助的意识下自然而然产生的合作。

在过节时互相想到对方,送上给对方的礼物,而不是一味的等待对方送礼物,女方不需要过度要求得到什么礼物,男方也不把送礼当作一个负担或任务。

在婚姻与恋爱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依旧存在。有许多打着为女生着想的旗号,为女生在恋爱和婚姻中指路。如果男生结婚的标配是有房有车有彩礼,那么女生呢?为什么对男生就要有更高的要求,而女生却没有。

还有甚者,已经是2020年了依旧会有人说:“女生学历那么高找不到结婚对象的。” 女生所有努力的一切都是为了结婚吗?女生就一定要结婚吗?如果可以活出自己,照顾好自己,在没有找到合适的人之前,为什么不可以保持单身呢?

当今社会,在男权主义的背景下,生理条件的约束下,女性角色依旧被遮盖。我们能尽量做到的就是互相尊重,不要小瞧女生的能力,也不要过于弱化女性的角色。职场中也不是只有男性就可以承担重任,女生的能力也不容小觑。

真正对女性的尊重不是抬高女性在男性面前的地位,而是做到男女平等相待。


一个天马行空,正在努力研究人生课题,数学超不好,墨尔本大学艺术管理研究生在读的95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