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丨狗肉禁食對河南人影響大嗎?專家:河南人吃不習慣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楊書貞張瞧攝影張琮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佈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指出,狗已從傳統家畜“特化”為伴侶動物,國際上普遍不作為畜禽,我國不宜列入畜禽管理。一時間“狗肉或將禁食”的消息衝上熱搜。4月10日,河南農業大學附屬動物醫院院長、河南省寵物醫院協會副會長仝宗喜表示,不管狗肉會否禁食,河南人大多沒有吃狗肉的習慣,此舉對河南“吃貨”影響不大。

調查丨狗肉禁食對河南人影響大嗎?專家:河南人吃不習慣

  【調查】近8成網友贊成狗肉禁食

  近日,在大河報兩微一端發起的“狗肉禁食”網友投票中,76%的網友支持狗肉禁食,18%的網友“不支持禁食狗肉”,6%的網友屬於中立派,表示“不好說”。還有網友在留言區表示:“眼前不是吃不吃狗肉的問題,是時候應該管管不文明遛狗了!”

  網友“芝士粉子”表示:“憑什麼禁食狗肉?!有一種專門食用的狗,叫肉狗!堅決反對一刀切。”

  網友“左右優雅”表示:“那麼多美食不夠你們吃嗎?怎麼還想著吃狗肉呢?!”

  網友“動物飼養員”表示:“支持!善待動物是一個城市素質和文明程度的表現,願大鄭州越來越有溫度。

  網友“墨墨”:“堅決支持禁食狗狗。中華有好犬,生於田園間。臨危不懼險,捨命護家園。”

  【專家】“正規廠家的狗肉飼養成本挺高”

  “河南人多對狗肉沒啥興趣。我在東北待過,那裡有個少數民族就特別喜歡吃狗肉,蘸上辣醬吃。河南人吃狗肉,會有一股怪味,河南人也吃不習慣。”仝宗喜告訴記者。

  狗家族中有一種狗,叫肉狗,以食用為主,據說“肉香味美、滋補強身”。如果禁食。那這類狗怎麼辦?仝宗喜告訴記者,中原地區規模型養肉狗的其實很少,因為養肉狗的成本挺高,不同於雞魚的飼料高轉化率,肉狗被餵養飼料的轉化效率很低。

  仝宗喜介紹,肉狗是雜食性動物,正規廠家會餵養其雜糧和動物臟器,這種飼料成本挺高。還有一些“黑心場”用動物屠宰雜碎餵養肉狗,這種狗肉重金屬含量高,類似“垃圾豬”,吃了對人體健康肯定有損害。

  在狗肉生產流通監管上,仝宗喜表示肉狗的養殖屬於特種養殖,涉及的比較少,目前多地在此方面存在盲區。“僅是聽說相關部門對狗飼料進行合格性抽查,但是有些肉狗不一定吃正規的飼料。”仝宗喜說。

  【聲音一】禁食狗肉可杜絕寵物狗流向狗肉市場

  鄭州領養日誌願團隊,通過領養日平臺已幫助1400多隻流浪動物迴歸了家庭,每月定期舉辦領養活動也向社會傳遞了“領養代替購買,絕育代替捕殺”等動物保護理念。

  “喜大普奔!感覺終於盼來了!”鄭州領養日核心志願者趙碧霄告訴記者,8日,農業農村部官網公佈《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目錄(徵求意見稿)》(簡稱《目錄》),她懷著激動地心情看了很多遍。“《目錄》也在微信各小動物保護群內被轉來轉去,大家都為這個好消息而感到高興,雖然現在還是徵求意見稿!”趙碧霄表示,狗、貓等小動物都屬於陪伴人類的伴侶寵物,導盲犬、搜救犬、海關監管工作犬等犬種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不少貢獻,因此不應該食用狗肉。

  從另一個角度看,目前市場上一些販賣供人食用的狗肉存在來歷不明等問題,“誰來保證市場上狗肉的來源是否可靠,運輸宰殺過程符合檢疫標準呢?”趙碧霄說,由於個別地方狗肉市場供不應求,不僅流浪狗慘遭毒手,甚至家狗也成了不法分子盜搶的目標,“在鄭州就曾有伴侶寵物狗最終流向了狗肉市場。”

  【聲音二】“很可怕!狗肉沒有屠宰檢疫規程”

  “禁食狗肉,我們呼籲儘快立法!”鄭州領養日核心志願者呂女士在受訪時表示,根據《動物防疫法》,貓狗等動物只有產地檢疫規程,沒有屠宰檢疫規程,這與其他食用性家畜不一樣。

  呂女士稱,據媒體報道,首都愛護動物委員會曾經委託獸醫對2011年4月15日京哈高速非法運犬車上的400只狗中的89只檢測,患病率達到100%,從細小病毒、犬瘟等傳染病到腫瘤,各種疾病應有盡有,“這樣的狗作為食品放到餐桌上,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我認為禁食狗肉,有助於保障公共衛生和食品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