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愛的專家,別再蹂躪白酒了

敬愛的專家,別再蹂躪白酒了

這是輝月有話說的第 49 期分享

純糧固態白酒怎麼釀造?酒企恨不得你能背下整個流程,詳細介紹給身邊每一個酒友。

當他們喝固液法白酒的時候,至少還能想象一下純糧酒的美好。

新工藝白酒怎麼生產?目前市場佔比多少?專家三緘其口,行業協會默然不語。

前兩天手賤,買了一本關於新型白酒生產工藝的圖書,內容越看越有意思......

01 起步

酒,在專家眼裡是有原罪的,這個玩意生產需要糧食

50年代百廢待興,白酒開始替代黃酒成為主流。糧食都不夠吃的年代,釀酒屬於敗家行為。

如何提高出酒率,成為專家們急需解決的問題。

1956年,山東煙臺試點開始,重點研究生產工藝和操作方法,各大酒企建立化驗室,開始原料與成品酒化學分析。

經過專家努力,出酒率大幅提升。尤其人工老窖技術,讓濃香型白酒產量有了飛躍提升。

02 跑偏

60年代三年自然災害,白酒限量供應,“三精一水”大行其道。由於酒精、香精質量差再加上水平有限,這種“酒”不僅上頭,而且口乾舌燥。

一出場就結束,第一代新工藝白酒宣告失敗。

隨著煙臺試點、汾酒試點、茅臺試點、永川試點以及各省輕工所的不斷研究實驗,獲取的數據越來越多,白酒面紗被掀開一角。

為解決酒精風味問題,專家開始借鑑董酒生產工藝,把底鍋小曲白酒替換為酒精,然後加熱串蒸香醅。這樣串香得到的白酒,具有了固態法白酒風格。

為鼓勵支持新工藝,山東坊子酒廠採用串香工藝生產的坊子白酒,在1979年第三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國家優質酒。

70年代,液態酒精除雜,固態香醅增香的工藝取得極大進展。其中氣相色譜分析法(分析白酒香氣成分)在生產中的應用,為調配技術提供了依據。

只需要酒精加少量固態發酵香醅進行串蒸,再根據色譜數據進行酸酯調節,就可以生產出媲美固態發酵的白酒。

80年代,為節約糧食,推廣新工藝。在稅制改革中,傳統白酒消費稅調整為25%,配製酒10%。

為參與市場競爭,很多酒企開始生產固液白酒,既符合政策,還能多掙錢,何樂而不為?

90年代,調配白酒已經佔據全國市場的半壁江山,調配技術也取得長足進步,調配方法也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傳統純糧固態酒企大量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隻生產酒卻不釀酒的新工藝白酒搬運工。

發展到此刻,專家都喝不出調配酒與固態酒的區別。

03 突破

新工藝白酒大概分為兩種:固液結合法純液態法。據某些專家估計,目前市場上新工藝白酒已經佔據70%以上市場。

固液法既有固態法生產的白酒,也有液態法生產的酒精,不同的是添加比例。

這種方法充分利用固態法殘糟、殘香、殘液,增加自然香味,可以彌補液態酒的不足。

這種物盡其用的方式,也能生產出質量很高的白酒。

純液態法白酒通過添加香料和調味液來模擬傳統白酒風味,目前只能生產一些低檔次白酒。

固態法白酒香味是制約純液態白酒的關鍵,比如說窖香、醬香、陳味等等。

專家們正在通過不斷實踐,想徹底擺脫固態白酒的束縛。

可喜可賀的是專家們已經有突破性進展,調味液的質量也在穩步提升。

調味液生產原料五花八門,窖香與醬香需要動物的骨頭和肉,陳味調味液甚至有蟑螂曲蟲腐爛的沙蟹

敬愛的專家,別再蹂躪白酒了

敬愛的專家,別再蹂躪白酒了

敬愛的專家,別再蹂躪白酒了

經過幾十年努力,專家已成功讓大多數人喝上標著純糧固態的固液法白酒。

接下來他們還想讓你喝骨頭渣滓、爛肉和各種蟲子屍體的混合液!

敬愛的專家,純糧固態白酒已不多見,放它一條生路可好?

現在的酒企啊,缺糧的很少,缺德的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